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及其價值

        2011-04-13 04:12:23
        關(guān)鍵詞:考工周禮

        李 秋 芳

        (河南師范大學(xué) 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及其價值

        李 秋 芳

        (河南師范大學(xué) 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鬳齋考工記解》是現(xiàn)存最早的《考工記》插圖單行注本,在《考工記》學(xué)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以圖解經(jīng),形象生動;文字“明白淺顯,初學(xué)易以尋求”;援道解經(jīng),別具一格;批判繼承,敢于疑古,另立新說。這些特點使該書具有很高的價值:普及《考工記》,居功甚偉;集宋代《考工記》研究之大成,獨樹一幟;解經(jīng)方式方法,為后世所效法;學(xué)術(shù)觀點影響深遠等。

        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解經(jīng)特點;價值

        《鬳齋考工記解》是南宋著名理學(xué)家、詩人林希逸的代表作之一。作為現(xiàn)存最早的《考工記》插圖單行注本,該書在《考工記》學(xué)史上是獨樹一幟、影響深遠的。然關(guān)于是書,長期以來學(xué)界關(guān)注不夠,除有聞人軍《考工記導(dǎo)讀》略有介紹及書目提要類著作有所著錄外,尚無專篇研究成果。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試對之加以評析,權(quán)作引玉之磚。

        一、林希逸及其《鬳齋考工記解》的撰著

        林希逸(1193-1271?),字肅翁,號鬳齋,南宋福清(今屬福建)人,是南宋有名的理學(xué)家、艾軒學(xué)派代表,同時又是著名詩人、老莊學(xué)家。他精于儒學(xué)易論、老莊道學(xué)、王弼玄學(xué)和邵雍象數(shù)等學(xué)說,熔陰陽家之唯心論和道家之辯證術(shù)于一爐,有著樸素的唯心辯證法思想。他以儒、佛解莊、解老,著有《莊子口義》《老子口義》,公開主張三教合一,在老莊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林希逸留下許多非常有價值的作品,除《莊子口義》《老子口義》外,存世的還有《鬳齋續(xù)集》《鬳齋考工記解》《列子口義》《鬳齋十一稿》和《詩集》《竹溪集》等數(shù)十種。

        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理學(xué)家,注經(jīng)解傳似乎并不奇怪,然而林希逸注《考工記》卻有著特殊的背景和原因。概而言之,大致有三個方面。

        其一是受時代的推動。宋代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朝代,封建統(tǒng)治階層幻想實行《周禮》中所說的一些制度以求強盛,如宋儒李覯非常推崇《周禮》,認(rèn)為按照《周禮》辦事,就可以解決積弱的問題。他在《周禮致太平論·并序》中說:“覯竊觀《六典》之文,其用心至悉,如天焉有象者在,如地焉有形者載。非古聰明睿智,誰能及此?其曰周公致太平者,信矣?!参迨黄?,為十卷,命之曰《周禮致太平論》。噫,豈徒解經(jīng)而已哉!唯圣人君子知其有為言之也?!盵1]因此他的《周禮致太平論》非簡單的注經(jīng)之作,而是一部政論,是“有為言之”,他是要把《周禮》的精神當(dāng)作當(dāng)時改革的依據(jù)。又如王安石做宰相,不僅提倡《周禮》,還作《周禮新義》,為其變法服務(wù)。不僅如此,他還規(guī)定,考進士須讀《周禮》,影響了當(dāng)時一批學(xué)者。這樣就推動了學(xué)者對《周禮》進行深入研究,所以宋代的《周禮》研究呈現(xiàn)出較為繁盛的局面,研究整理《周禮》的著作約有一百多部。可以說,宋代的《周禮》學(xué)以熙豐變法為契機而展開。隨著學(xué)者對《周禮》研究的不斷展開,作為《周禮》中一部分的《考工記》,也受到學(xué)者的重視。宋代以前,學(xué)界對《考工記》的研究都是隨著《周禮》而進行,到了宋代,學(xué)界開始出現(xiàn)了單獨注釋《考工記》的著作,如陳祥道的《考工解》、王安石的《考工記解》、鄭宗顏的《考工記注》、林亦之的《考工記解》、王炎的《考工記解》、葉皆的《考工記辨疑》等,這些著作的出現(xiàn),對林希逸產(chǎn)生了很大的推動力。

        其二是出于對《考工記》的推崇。林希逸在文中說:“《周禮》六官,其五官體制皆同。而冬官以《考工記》補之,又自一體,似造物之意。特亡彼而存此,以成此經(jīng)之妙也。”“……多有偽作,如此等文字,非后世鉛槧書生所及也?!薄按藭m(xù)出闕略不全……惜乎其不全見也?!睆倪@些文字來看,他對《考工記》是非常推崇的。正是對《考工記》的推崇備至,促使林希逸對其進行注解,并欲普及之而后快。

        其三是受師長的影響。林希逸推崇《考工記》,作《鬳齋考工記解》,當(dāng)與其師長的影響有密切的關(guān)系。林希逸的學(xué)術(shù)淵源于陳藻(樂軒),陳藻的學(xué)問來自林亦之(號網(wǎng)山),林亦之之學(xué)本于林光朝(艾軒先生)。林希逸學(xué)術(shù)思想深受林光朝的影響,這種影響明顯地反映在林希逸的作品之中。他曾說:“少嘗有聞于樂軒,因樂軒而聞艾軒之說?!盵2]《原序》樂軒乃陳藻,艾軒乃林光朝?!遏e齋考工記解》中保留有不少艾軒先生的觀點。對林亦之,林希逸也是非常推崇的,林亦之所著《考工記解》自然會對林希逸有很大影響。在此學(xué)術(shù)背景下,林希逸的《鬳齋考工記解》不免受這些師長尤其是林光朝、林亦之有關(guān)《考工記》研究的影響。

        二、《鬳齋考工記解》的解經(jīng)特點

        前儒解經(jīng)或動輒數(shù)十萬言,或深奧難懂,雖意在解經(jīng),卻越解越讓經(jīng)離普通人遙遠,泛而成注疏之學(xu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偏離了注疏經(jīng)典的初衷。作為《考工記》注解本,《鬳齋考工記解》解經(jīng)有著不同往人、獨樹一幟的特點。概而言之,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圖解《考工記》,形象生動

        圖文并茂是《鬳齋考工記解》最為明顯的特點。為《考工記》附圖,是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相當(dāng)了不起的創(chuàng)舉。圖之于文字,有著直觀、簡潔、明白的特點,尤其是反映科技工藝方面的內(nèi)容,圖的作用尤為重要?!犊脊び洝分杏涊d了大量的古代器物形制,單靠文字,有時人們很難體會它的具體意思,故有“諸工之事非圖不顯”之說。為此,林希逸采用以圖示經(jīng)的方法,從五代末聶崇義《三禮圖》中取圖片47幅,配在《考工記》相應(yīng)的內(nèi)容之中。這些直觀的示意圖極大地方便了人們對《考工記》旨意的理解,也對《考工記》的流傳起到了相當(dāng)大的推動作用。故《四庫全書總目》云:“故讀《周禮》者,至今猶傳其書焉?!盵3]152

        2.文字“明白淺顯,初學(xué)易以尋求”

        鑒于《考工記》“經(jīng)文古奧,猝不易明”,林希逸在《鬳齋考工記解》中多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注解和評述,使得初學(xué)者可以很容易理解,故《四庫全書總目》云“希逸注明白淺顯,初學(xué)易以尋求”[3]152。如注解“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則不時,不得地氣也”時,林希逸云:“天時,隨物所宜也。如冬伐木,夏伐竹是也。地氣所宜,如瘦地宜粟,陽坡種瓜是也。材之美,如燕角荊干之類是也。”[4]又,注解“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粵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時,林希逸云:“此皆爍金為刃之事。鄭出良刀,宋出良斤,如運斤成風(fēng)之斤也。削,書刀也。古人未有紙筆,以刀雕字,謂之書刀,亦如筆也。吳粵之劍,如干將莫邪,萬世得名,均此鐵也?!敝T如此類淺顯易懂的注解,在《鬳齋考工記解》中隨處可見,加之卷末附有《考工記釋音》,注音淺近,大大方便了人們對《考工記》的理解,故今人有“注解明白,便于初學(xué)”[5]之評價。

        3.援道解經(jīng),別具一格。

        林希逸作為宋代艾軒學(xué)派的末代名儒,與師輩不同的是,他公開兼收佛學(xué)和老莊。他的老莊學(xué)名著《莊子口義》《老子口義》以儒、佛解莊、解老,公開主張三教合一。這種融儒、道、佛為一體的解經(jīng)方法,實際上在《鬳齋考工記解》中也有體現(xiàn)。《鬳齋考工記解》中就有不少地方征引老莊之語來解釋《考工記》。如注解“圜者中規(guī),方者中矩,立者中縣,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繼者如附焉”時,林希逸云:“莊子曰,附贅縣疣,附亦生而有也?!睂τ凇稗b欲弧而無折,經(jīng)而無絶,進則與馬謀,退則與人謀,終日馳騁,左不楗,行數(shù)千里,馬不契需”,他評說,“契需,古語也,亦難強解。行千里而安,則馬亦不費力。其意大扺如此,若以契為鍥薄之意,曰不傷蹄,需為濡,遲曰不留滯,皆是牽強,如莊子之謑髁輐斷”。又如注解“清陽而遠聞,于磬宜。若是者,以為磬虡,故擊其所縣而由其虡鳴”時,他說:“銳,尖也,以吻決物而食之,鳥雀皆然也,數(shù)緊急也,其目視急也,鷹之屬也。肩頁,音慳,又音肩,長貌也。莊子曰其脰肩肩是也?!边@種援道家思想來注解《考工記》的方法,在中國古代《考工記》研究中還是很有特色的。

        4.批判繼承,敢于疑古,另立新說

        宋代學(xué)者在研究經(jīng)學(xué)時,“務(wù)攻漢儒”,林希逸也不例外,“其書多與鄭康成《注》相剌繆”[3]152。在注解《考工記》時,他很注意批判繼承前人的觀點。雖與鄭注觀點有不一致之處,但他并非全然否定鄭玄的成就,認(rèn)為正確的,他在文中就直接指出,或者直接引用。如“于倨句一矩有半,解仍鄭氏《注》”[3]152。而對鄭注中,林希逸認(rèn)為錯誤的,則予以糾正。如注“匠人為溝恤”,他說:“溝恤一事乃周禮大節(jié)目。蓋《匠人》之制與《遂人》不合。故鄭氏以為《遂人》所言鄉(xiāng)遂之制,《匠人》所言,乃三等采地之制。王畿之內(nèi)環(huán)以六鄉(xiāng),又環(huán)以六遂,其地窄,故其所述至萬夫有川而止。三等采地散在王畿之內(nèi),地頗寬,故《匠人》所言至方百里也。然仔細推算,大有差殊處。鄭氏之說,難以牽合。若知《周禮》自為一書,《考工》自為一書,本不相關(guān),皆非周公舊典,則無復(fù)此拘礙矣。”這一處雖然在攻駁鄭氏注,但對《周禮》和《考工記》二書能具有如此深刻的認(rèn)識,實屬難能可貴。

        在繼承先儒、前輩的解經(jīng)觀點的同時,林希逸還敢于疑古,另立新說。除了有宋儒解經(jīng)“務(wù)攻漢儒”的共同特點之外,對師長的解釋,他也敢于提出異議。如解釋“摶埴之工陶旊”時,他對艾軒先生的解釋“冶氏為殺矢,裘乃皮匠,恐是學(xué)為射垜”之說進行了質(zhì)疑:“此說亦未穩(wěn),然裘氏已失,安知其所主何事?雖曰攻皮之工如韋軍人為鼓穹,是木匠也,亦預(yù)攻皮之?dāng)?shù)冶氏又未必為矢匠,古人言語不可強解,冶氏、裘氏想有干渉處,其書已失,亦難言矣?!迸c此同時,在《周禮》備受推崇的政治背景和學(xué)術(shù)環(huán)境下,林希逸對《考工記》進行了客觀評論,并指出缺陷。他說:“《考工記》不特為周制也,蓋紀(jì)古百工之事。故匠人以世室重屋明堂并言之,三代制度皆在此也。但書不全矣。此書續(xù)出,闕略不全,不止韋氏、裘氏、段氏等官而已,其先后次序亦自參錯不齊?!痹谶@段文字里面,林希逸不僅看到了《考工記》所載不特為周制,而是記三代以來的古百工之事,更重要的是他指出《考工記》篇章次序的“參錯不齊”問題以及《考工記》以官系事體例的局限性。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認(rèn)識。

        三、《鬳齋考工記解》價值評析

        1.普及《考工記》,居功甚偉

        《鬳齋考工記解》的最大價值莫過于對《考工記》這部科技作品的普及和傳播了。由上文所述,《鬳齋考工記解》在解經(jīng)上采用附圖的方式,形象生動,易于理解。這使得該書成為現(xiàn)存最早的《考工記》插圖單行注本,在《考工記》學(xué)史上也是獨樹一幟的。另外,為了方便人們理解《考工記》,《鬳齋考工記解》在文字表述上“明白淺顯,初學(xué)易以尋求”;在解注風(fēng)格上援道解經(jīng),別具一格。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一個宗旨服務(wù),那就是普及和傳播《考工記》,進而普及和傳播中國古代的自然科學(xué)知識。附有插圖和釋音、文字通暢、文意淺近的《鬳齋考工記解》自然勝過前代某些注解繁瑣、冗長,文字拗口的《考工記》注解本,也勝過同時代王安石的以文字訓(xùn)詁為特征的《考工記解》?!霸诮?jīng)學(xué)界強手如林的情況下,他的普及型的《考工記解》居然能夠長期占據(jù)一席之地,流傳較廣,恐怕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6]150-151。

        2.集宋代《考工記》研究之大成,獨樹一幟

        《考工記》記載了先秦時代各種手工業(yè)生產(chǎn)的設(shè)計要求、制作工藝,還力圖闡明其中的科學(xué)道理,這使得該書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本最早、最詳細的科學(xué)技術(shù)文獻[7]。最初,是書是以獨立的體系存在的,后隨《周禮》而廣為流傳,受到很多學(xué)者的關(guān)注,人們在注解《周禮》的同時,對《考工記》也進行了一番注釋和研究,如漢代鄭玄的《周禮注》、唐代賈公彥的《周禮義疏》、孫詒讓的《周禮正義》等。宋代除《周禮》學(xué)著述大盛外,單解《考工記》的著作亦有數(shù)種。已經(jīng)失傳的有陳祥道《考工解》、林亦之《考工記解》、王炎《考工記解》、葉皆《考工記辨疑》、趙溥《蘭江考工記解》等,而傳世的只有王安石《考工記解》和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然王安石的《考工記解》(二卷),原非注疏單本,是由鄭宗顏從王安石的《字說》里輯出來的?!蹲终f》是王安石退休后閑居金陵時所作的一部文字訓(xùn)詁學(xué)著作,以與《三經(jīng)新義》相配合,其中寄托著王安石的政治思想[6]150-151。因此,可以說王安石的《考工記解》是以《三經(jīng)新義》附庸的面目出現(xiàn)的,重文字訓(xùn)詁,而輕經(jīng)義闡發(fā),對人們理解《考工記》幫助不太大。林希逸的《鬳齋考工記解》則是《考工記》的注疏單本,專為注解《考工記》而做,既批判繼承前人,又另立新說,可謂集宋代《考工記》研究之大成。

        3.解經(jīng)方式方法,為后世所效法

        《鬳齋考工記解》不僅集宋代《考工記》研究之大成,而且其解經(jīng)方式、方法也為后世所效法。受林書以圖解經(jīng)之法的影響,后世以圖解《考工記》者日多,不僅有圖文并茂的《考工記》研究專著,更出現(xiàn)了專門的《考工記》圖作。明林兆珂《考工記述注》中有圖一卷、清阮元有《考工記車制圖解》二卷、呂調(diào)陽有《考工記圖》一卷、戴震有《考工記圖》二卷等。其中林兆珂《考工記述注》后附《考工記圖》一卷,“亦林希逸之舊本,無所增損”[3]183。這些《考工記》圖作的出現(xiàn),對《考工記》的研究、中國科技知識的普及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然追根溯源,以圖解《考工記》、圖文并舉的做法可能源于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另外,《鬳齋考工記解》注重“章法、句法、字法”對后世影響也很大,如明人就很重視對《考工記》行文方式和寫作方法的研究。林兆珂的《考工記述注》、郭正域的《批點考工記》、徐昭慶的《考工記通》等都很重視對《考工記》行文方式和寫作方法的批講。其中,郭正域的《批點考工記》,選取《考工記》的文句,進行圈點批評,“唯論其章法、句法、字法”[3]183。徐昭慶的《考工記通》“多斤斤于章法、句法、字法,而考據(jù)殊少”[3]184。這種對“章法、句法、字法”的關(guān)注,意在方便讀者閱讀《考工記》,進而普及其中的科學(xué)技術(shù)知識,盡管于經(jīng)義闡發(fā)方面有所欠缺,但從科學(xué)普及的角度來看,實在是功莫大矣。

        4.學(xué)術(shù)觀點影響深遠

        正是由于林希逸注解《考工記》時秉承批判繼承、敢于疑古、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他的觀點不少被后來注解《考工記》者所接受。這里姑且以明代科學(xué)巨匠徐光啟《考工記解》為例說明之。徐氏《考工記解》“博采鄭注、賈疏、王林兩氏解說”[8]1,林氏之說即指南宋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如在解釋“豆”的容積時,徐氏說:“豆實斗、一曰四升?!盵8]9其中“豆實斗”的解釋也是采用林希逸的說法。而且上文所引林希逸關(guān)于《考工記》的評析文字也被徐光啟援引,徐氏《考工記解》云:“鬳齋林氏曰:‘《考工記》不特為周制也,蓋記古百工之事?!瓫r一官非止為一事,如輪人、梓人、匠人、車人,皆一官之事,而分主數(shù)事,惜乎其不全見也?!盵8]1二文相較,只在文字上有細微區(qū)別。由此可見,《鬳齋考工記解》對后人注解《考工記》的影響是很大的,也說明其在《考工記》學(xué)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林希逸在《鬳齋考工記解》中倡《考工記》作者齊人說,成一家言,影響深遠。關(guān)于《考工記》的作者,歷來有各種看法,但多認(rèn)為是齊人所作。實際上,這種觀點始發(fā)于林希逸。他在《鬳齋考工記解》中說:“槨字,箋注家,訓(xùn)度。艾軒云:恐亦是口相傳如此說。今且依之看來,《考工記》須是齊人為之,蓋言語似《谷梁》,必先秦古書也?!钡搅饲宕?,江永在其《周禮疑義舉要》中進一步指出:“《考工記》東周后齊人所作也?!溲蚤氽u淮而北為枳,鸜鵒不逾濟,貉逾汶則死,皆齊魯間水。而終古、戚速、椑、茭之類,鄭注皆以為齊人語,故知齊人所作也。蓋齊魯間精物理善工事而工文辭者為之?!盵9]郭沫若在《〈考工記〉的年代與國別》一文中也認(rèn)為“《考工記》實系春秋末年齊國所記錄的官書”,其依據(jù)是:書中無齊國國名,但卻有齊魯間的水名;文中多用齊國方言;書中記載的量制為齊制[10]。其后陳直、胡家聰都認(rèn)為是齊人所作?!犊脊び洝窞辇R人所作經(jīng)郭沫若的論證,在學(xué)界得到進一步認(rèn)可,其影響逐步擴大,屢被引用。然這一觀點的首倡之功卻應(yīng)屬于南宋的林希逸。

        從以上所述可知,林希逸的《鬳齋考工記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考工記》注解本,對普及和傳播《考工記》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在宋代還是在整個中國古代《考工記》學(xué)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經(jīng)學(xué)著作汗牛充棟的情況下,《鬳齋考工記解》能夠流傳下來且較廣傳播,不是偶然的。

        [1]曾棗莊,劉琳,等.全宋文[Z].成都:巴蜀書社,1992:425-426.

        [2]林希逸.莊子口義[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紀(jì)昀,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4]林希逸.考工記解[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黃開國.經(jīng)學(xué)辭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638.

        [6]聞人軍.考工記導(dǎo)讀[M].成都:巴蜀書社,1988.

        [7]戴念祖.古代物理學(xué)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9.

        [8]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徐光啟著譯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江永.周禮疑義舉要[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六.

        [10]郭沫若.沫若文集[C].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2:381-385.

        [責(zé)任編輯孫景峰]

        K245

        A

        1000-2359(2011)02-0209-04

        李秋芳(1975—),女,河南新鄉(xiāng)人,河南師范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講師,歷史學(xué)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科技史。

        2010-12-12

        猜你喜歡
        考工周禮
        《周禮》設(shè)官分職之結(jié)構(gòu)分析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7:16
        張滿菊 周禮平作品選
        “墻-壁”小考——《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jīng)濟匯編考工典》墻壁部的評述與考證
        周禮與儒學(xué)的機理
        《考工記》與中國傳統(tǒng)工匠精神內(nèi)涵
        新書介紹:《考工司南:中國古代科技名物論集》
        《周禮》大宰九式研究
        古代文明(2016年2期)2016-04-26 07:14:47
        《考工記》“和合”思想在古琴制作中的體現(xiàn)
        葉適門人孫之宏及其《周禮說》考述
        宋代《考工記》研究述論
        成人免费看aa片| 亚洲h电影| 偷拍女厕尿尿在线免费看| 美女人妻中文字幕av| 日韩一级137片内射视频播放| 自拍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 欧美激情区| av中文字幕少妇人妻| 亚洲国产线茬精品成av| 我和丰满妇女激情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 | 色婷婷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剧情麻豆女教师在线观看| av中文字幕少妇人妻| 国产91极品身材白皙|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日本a级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一区a| 老熟妇高潮av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国语对白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无码|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91华人在线| 街拍丝袜美腿美女一区|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国产真实夫妇交换视频| 欧美亚洲日本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精品| 国产日本精品一二三四区|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美女主播福利一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免费看| 少妇下面好紧好多水真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