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競鴻
毛細支氣管炎是由多種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癥,以喘憋、三凹癥和喘鳴為主要特點[1]。嚴重者可導致PaO2降低,PaCO2升高,而至呼吸衰竭。2009年1月~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毛細支氣管炎76例,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2009年1月~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住院患者76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齡52~22個月,平均5個月16天;病程1~4.5d ,平均2.6d;臨床表現(xiàn):所有病例均有喘憋,哮鳴音和三凹癥表現(xiàn),呼吸淺快,60~100次/分,心率140~180次/分;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基本正常;胸透可見肺紋理增粗,肺氣腫征象。排除嬰幼兒哮喘、粟粒性肺結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哮喘性支氣管炎等。對照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50天~23個月,平均5個月12天;病程1.5~5天,平均2.4天;臨床表現(xiàn)同觀察組。兩組在病例數(shù)、性別、年齡、病程等與觀察組相比,均有可比性(P>0.05)。
1.2.1 基本治療
兩組患兒均采用抗感染,解痙平喘、止咳、靜脈輸液等常規(guī)治療,重癥患兒還采用吸氧、糾酸及血管活性藥物治療。
1.2.2 霧化吸入
治療組布地奈德0.25~0.5mg,鹽酸氨溴索0.75mg(kg/次),a-細心腦5mg(kg/次)加入生理鹽水10ml,行氧氣霧化驅動吸入,氧流量5L/分,每次吸入10~15分鐘,bid。對照組:地塞米松2mg,a-糜蛋白酶2000u,鹽酸氨溴索0.75mg(kg/次)加入生理鹽水10ml,霧化吸入方法同觀察組。
治愈:治療5天后咳嗽、喘憋、肺部濕啰音消失。好轉:治療5天后咳嗽、喘憋減輕,肺部濕啰音減少。無效:治療5天后上述癥狀和體征均無明顯改善??傆行蕿橹斡?好轉。
應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38例,治愈35例,占92.1%,好轉3例,總有效率為100%;無效0例。對照組治愈26例,占68.42%,好轉9例,總有效率為2.1%。無效3例。兩組比較,治愈率差異有顯著性P<0.01。
毛細支氣管炎是由合胞病毒(RSV)及其它病毒引起的。RSV即是感染原,又是過敏原,近來對感染RSV的嬰兒和動物模型的研究表明在RSV感染時有大量的可溶性因子的釋放(包括白介素、白三烯、趨化因子)導致炎癥和組織破壞[1]。誘發(fā)氣道的非特異性炎癥。引起毛細支氣管上皮細胞壞死和周圍淋巴細胞浸潤,粘膜下充血,水腫和腺體增生。粘液分泌增多。毛細支氣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肺氣腫或肺不張,出現(xiàn)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1]。同時,RSV感染可以導致豚鼠肺組織β腎上腺素能神經受體功能降低[3-4]。神經肽物質P等釋放增多,神經肽物質P可引起支氣管收縮,誘發(fā)哮喘發(fā)作。
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強大抗炎作用,可抑制細胞因子與肥大細胞的產生,抑制氣道的高反應性,減少腺體分泌,增強β2受體興奮性[2]。氨溴索是臨床化痰祛痰藥,能激活纖毛上皮,活化纖毛運輸系統(tǒng),使痰液易于清除,調節(jié)漿液稀釋易于排出;刺激肺泡Ⅱ型細胞,合成及分泌表面活性物質,維持肺泡穩(wěn)定,促進無纖毛區(qū)外來顆粒排出。細心腦是中藥石菖蒲揮發(fā)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選擇性興奮體內受體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改善循環(huán)障礙,增強氣管纖毛運動,減少纖毛-黏液之間的黏合吸附,有利于痰液稀釋排出,還可以作用于咳喘中樞,緩解支氣管痙攣[5]。氨溴索能促使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質的形成,調節(jié)漿液性與黏液性物質的分泌,增加中性黏多糖分泌,減少酸性黏多糖合成,并促進代謝,使呼吸道黏液理化趨于正常,利于排出。實驗證實,用藥后,可使痰黏度下降50%。還可改善纖毛運動,增強呼吸道的消除作用。三要聯(lián)合霧化吸入,作用互補,效應相加。是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一種理想方案,值得借鑒[6]。
[1]楊錫強,易著文,沈曉明,等.兒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08-330.
[2]馮濤,董學軍.普米克令舒和氨溴索聯(lián)合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13(4):6.
[3]田曼,趙德育,陳榮華.呼吸道合胞病毒與兒童哮喘[J].中華兒科雜志,2005,43(6):425-428.
[4]田曼,葛傳生,李樺,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對豚鼠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3,19(8):1111-1112.
[5]林小堅.普米克令舒合用細心腦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肺炎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1):96.
[6]何英.a-細辛腦注射液佐治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0,16(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