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飛,鄭小罕,郭 暉
我科于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間共收治胸部創(chuàng)傷125例,其中嚴重胸外傷46例,發(fā)生急性呼吸綜合征(ARDS)26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齡11~80歲,平均42歲。均為鈍性閉合性胸部外傷,肋骨骨折4~9根;雙側肋骨骨折7例,左側連枷胸10例,右側連枷胸9例。其中多發(fā)傷8例(ISS均≥16,平均26),合并肝脾破裂5例,脊柱或四肢骨折3例。胸部均有明顯的骨擦感和反常呼吸。本組病例入院時均伴有血氣胸及肺挫傷并有不同程度休克表現(xiàn)。
2 治療 加強呼吸、循環(huán)管理和并發(fā)癥的監(jiān)護,保證呼吸道通暢,補充血容量,積極抗休克。應用抗生素、利尿劑及激素類藥物,同時有效鎮(zhèn)痛。
本組中合并嚴重血氣胸的病人,及時行胸腔閉式引流,如術后仍有大量氣體及血液引出,則行剖胸探查,清除血胸,尋找出血點,止血,修補肺挫裂傷。對于胸壁塌陷嚴重的病例,手術時行可吸收肋骨釘和(或)爪形肋骨鋼板內(nèi)固定;合并其他部位的損傷,包括腹部閉合性損傷、顱內(nèi)血腫,急診入院手術時盡量一并實行,四肢外傷可視病情暫緩手術。
ARDS一經(jīng)確診均積極采用機械通氣治療,首先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預期機械通氣時間>1周者早期氣管切開。輔助呼吸模式SIMV+PSV+PEEP,機械輔助呼吸參數(shù):呼吸頻率(RR)16~24次/min,潮氣量(VT)8~10ml/kg;PEEP 5~10cmH2O(1cmH2O=0.098kPa);FiO2:0.40;PSV:8 ~12cmH2O;I:E=1:1.0~1.5。隨時監(jiān)測血氣分析,據(jù)血氣情況調(diào)整參數(shù)。
3 結果 本組23例搶救成功,痊愈出院,死亡3例,死亡原因有嚴重的合并傷或MODS,死亡率13.03%。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2例,機械通氣治療+胸腔閉式引流14例;急診剖胸+機械通氣治療8例,術中均發(fā)現(xiàn)不同程度肺挫裂傷行肺修補術,肋間血管斷裂出血2例,胸壁浮動采取可吸收肋骨釘和(或)爪形肋骨鋼板內(nèi)固定5例。拒絕呼吸機輔助呼吸2例。呼吸機使用>1周的行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時間2~28天,平均12.4天。當患者自主呼吸好、咳嗽有力、血氣正常且穩(wěn)定后,可考慮脫機。住院時間12~34天。
嚴重胸外傷致ARDS,治療上首先應妥善處理原發(fā)傷。連枷胸的病人除胸部損傷外,大多合并其他部位的損傷,對于危及生命的顱內(nèi)血腫、內(nèi)臟破裂等情況應及時處理;四肢骨折、骨盆骨折、腰椎骨折等暫可予以臨時固定處理,待病情穩(wěn)定再進一步手術處理。對于連枷胸的處理以往多采用胸帶加壓固定法和肋骨牽引,但牽引使胸壁內(nèi)陷,加重肺損傷,同時限制健側肺的正常通氣,降低肺部順應性,限制咳嗽動作,固定期間病人活動受限,肺部并發(fā)癥多,且會遺留不同程度的胸壁畸形[1]。因此,適時手術止血并處理肺挫裂傷,同時采取適合的肋骨內(nèi)固定,大多數(shù)的連枷胸病人均可糾正反常呼吸運動,克服胸壁軟化,迅速糾正低氧血癥[2]。
在妥善處理原損傷后,第二步就是選擇機械通氣。但在機械通氣之前,必須先行胸腔閉式引流,對于嚴重胸外傷合并血氣胸的病人均應積極早期放置胸腔閉式引流。對于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在肺損傷或ARDS早期階段,可以予以面罩呼吸機支持呼吸。機械通氣目前仍是治療 ARDS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通氣模式及潮氣量的選擇,一般采用SIMV,并常規(guī)應用PSV,同時加用PEEP。加用PEEP的機制是:(1)提高肺泡內(nèi)壓使肺泡及小氣道張開,從而防止肺不張;(2)增加功能殘氣量;(3)減少肺動、靜脈分流,提高PaO2;(4)采用5~10cmH2O的PEEP對于心肺功能無不良影響,且可增加心輸出量。應盡量縮短呼吸機的撤離時機。撤機過程首先將FiO2降至0.4以下,隨后漸減PEEP壓力至0,然后逐步減少SIMV次數(shù)及PSV壓力水平,最后以單純PSV 5~8cmH2O輔助呼吸10~24小時后撤機。整個脫機過程,應逐步降低支持水平,使患者逐步鍛煉和代償呼吸功能。
嚴重胸外傷致ARDS時,病情往往較危重,治療的關鍵是胸腔閉式引流、開放氣道、機械通氣,妥善處理原發(fā)病,實施手術處理肺損傷并止血的同時行肋骨內(nèi)固定,同時結合其他綜合治療措施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1] Bibas BJ,Bibas RA.Operative stabilization of flail chest using a prosthetic mesh and methylmethacrylate[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6,29(6):1064 -1066.
[2] Balci AE,ErenS,Cakir O,et al.Openfixationinflail chest:review of 64 patients[J].AsianCardiovasc Thorac Ann,2004,2(1):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