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一 穆俊林 魏愛環(huán) 魏延麗 馮淑艷
1.河南省人民醫(yī)院神經電生理室,河南 鄭州 450003;2.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電生理研究室,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2
隨著老年人口在社會人口比重的增加,開展對老年人認知狀況和其受教育層次相關因素的研究項目逐漸增多,此類研究的開展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生命質量,實現(xiàn)健康的和積極的老齡化政策,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事件相關電位P300作為判斷大腦認知功能的一項客觀的電生理檢查,廣泛應用于精神科臨床和心理學的研究[1],現(xiàn)通過P300電位測定和認知能力篩查實驗(CASI)的兩種方法的測定,對122名老年人的認知狀況進行了分組的研究,現(xiàn)將研究報道如下。
調查對象共計122名,分為兩組。高學歷老年人組(高學歷組):隨機抽取62名退休人員,職業(yè)以科技和教育為主,學歷均在大學專科以上,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齡60~75歲,中位年齡65.5歲。低學歷老年人組(低學歷組):工作單位為科技和教育部門退休職工,學歷均在高中以下水平,共60名,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58~75歲,中位年齡64.5歲。以上兩組均排除明顯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和精神疾病,測定過程配合狀態(tài)良好。
1.2.1 P300電位測定 全部對象采用日本光電Neuropack-5504肌電誘發(fā)電位儀,受試者采用仰臥位,保持清醒狀態(tài)和精神集中,全身肌肉放松,按照國際腦電10/20系統(tǒng),記錄電極置于中央中線(Cz),參考電極置于右耳垂(A2),前額(FPz)接地,電極間阻抗<5 kΩ,分析時間為1000 ms,實驗采用短音刺激,非靶刺激(頻率為1000 Hz),概率為80%,強度為80 dB,規(guī)律出現(xiàn)。靶刺激(頻率為4000 Hz),概率為20%,強度為80 dB,隨機出現(xiàn),穿插于非靶刺激中,受試者需對靶刺激作按鍵反應,儀器自動記錄反應時間及命中率。每例重復兩次,取平均值。
1.2.2 CASI測定 此實驗為美國南加洲大學李眉教授(E.L Teng)等編制的一套神經心理學測試量表[2],本量表共20個題目,總分100分,受試者需對注意、心算、定向、舊記憶、新記憶、思維流暢性、語言能力、構圖能力、概念判斷等作出定量評價,本研究采用CASI-2.0量表對全部對象進行檢測。
以上所得數(shù)據(jù)均輸入計算機,由SPSS10.0數(shù)據(jù)軟件包統(tǒng)計完成,計量數(shù)據(jù)均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
低學歷組與高學歷組相比,低學歷組P300電位成分中N2、P3波潛伏期均延長,P3波幅降低,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而N1、P2波潛伏期及波幅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量表評定中的9個因子分和總分值相比:低學歷組均低于高學歷組,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或P<0.05),見表2。
表1 兩組P300電位各波潛伏期(PL)及波幅(Amp)結果比較()
表1 兩組P300電位各波潛伏期(PL)及波幅(Amp)結果比較()
組別 n N1pl(ms) P2pl(ms) N2pl(ms) P3pl(ms) P3amp(μv)高學歷組 62 96.8±18.7 186.4±19.2 229.8±21.2 336.2±24.5 7.12±2.48低學歷組 60 98.7±19.6 183.7±17.9 252.3±21.6 368.1±25.8 4.65±2.30 t 1.56 1.69 3.84 4.23 4.62 P>0.05 >0.05 <0.01 <0.01 <0.01
表2 兩組CASIC-2.0評定結果比較()
表2 兩組CASIC-2.0評定結果比較()
CASI因子 滿分值 高學歷組分值 低學歷組分值 t P注意 8 6.29± 1.62 4.61 ±2.10 2.58 <0.05心算 10 7.01± 1.82 4.96± 2.27 3.78 <0.01定向 18 13.02 ± 2.73 9.86± 2.92 3.92 <0.01舊記憶 10 8.01± 1.61 6.87± 1.32 2.42 <0.05新記憶 12 9.64± 1.87 7.43 ±1.75 4.03 <0.01語言 10 8.17± 1.24 6.44± 0.87 2.29 <0.05構圖 10 7.28± 0.83 5.47 ± 0.79 2.35 <0.05思維流暢性 10 6.72 ± 1.63 3.99± 1.44 3.61 <0.01概念判斷 12 8.43±2.26 4.78±2.13 4.68 <0.01總分 100 74.57± 15.61 54.11± 15.59 4.43 <0.01
雜的心理過程。心理量表測定雖較常用,但易受到個人主觀因素、測試者的水平等狀態(tài)的影響,劉焯霖等[7]報道量表測定不足以篩選人們認知功能的缺陷。因此根據(jù)本研究結論認為:P300電位測定在客觀評價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方面優(yōu)于量表結果。
P300電位做為一項定量化的神經電生理學指標,能早期反映老年人的認知狀況。通過對兩組不同學歷層次老年人的認知狀況對比研究,P300測定能對老年人認知狀況和認知能力的評估作出客觀的、有效的評價,說明認知功能狀況的良好度與受教育層次高低呈正相關性,揭示了提高國民教育水平是實現(xiàn)健康積極老齡化的重要基礎,亦為老年人退休后再接受適當程度的教育經歷對其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近年來,關于教育因素及教育程度對人的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發(fā)現(xiàn):高學歷者在多種認知能力方面的數(shù)據(jù)均占優(yōu)勢[3-4]。本研究通過對122名老年人分組測定,結果顯示:低學歷組的P300電位成分中N2、P3波潛伏期明顯長于高學歷組,低學歷組P3波幅降低,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江波等[5]研究發(fā)現(xiàn)N2、P3潛伏期反映認知功能障礙的程度,P3波幅決定于受試者對信息的感受能力。P300測定結果高學歷組的認知功能明顯優(yōu)于低學歷組,對信息的感受能力強于低學歷組。CASI評價中9個因子分及總分高學歷組均高于低學歷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或P<0.05),與P300測定結果相一致。
P300電位分成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成分,外源性成分包括N1、P2波,潛伏期短,受刺激模式的物理學特性影響較大。內源性成分包括N2、P3波,與刺激模式的物理學因素無關,受心理因素影響較大,和人的注意、判斷、思維、記憶和計算能為等認知功能過程相關。N1、P2是聲刺激時在頭皮上記錄到的遠場電位,為評價受試者的注意力及合作程度的可靠指標[6]。本研究P300測試中N1、P2波潛伏期兩組相比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受試者在檢查時是合作的;而P300的潛伏時和波幅與靶刺激呈正相關,反映的是腦內信息加工、符號運算等復
[1]孫瑜,冉春風,劉世文.內源性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進展與臨床應用[J].醫(yī)學綜述,2011,17(4):565-568.
[2]Teng EL,Hasegaha K.The cognitive abilitives screening instrument(CASI) on a practicat test for crosscultural epidemidogical studies of dementia[J].Inte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1994,6(1):45.
[3]李德明,陳天勇,吳振云.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22(7):543-549.
[4]易尚輝,呂媛,楊華清,等.6819名老年人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評定影響因素分析 [J].中國老年醫(yī)學雜志,2008,27(4):305-308.
[5]江波,陳玉妹,孟曉落,等.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神經心理和事件相關電位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2):145-147.
[6]趙浩皓,黃莘莘,黃智恒,等.事件相關電位對阿爾茨海默病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診斷價值[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1,37(5):290-294.
[7]劉焯霖,張成,陶思祥,等.第13屆國際帕金森病會議紀要[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0,33(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