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紅 查 艷 程世平 左 麗
1.貴州省人民醫(yī)院腎臟內(nèi)科,2.貴陽醫(yī)學院免疫干細胞研究室,貴州 貴陽 550002
近年循證醫(yī)學證實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 1),結締組織生長因子(CTGF),和熱休克蛋白47(HSP47)為腎臟進入纖維化的前驅(qū)因子。若能抑制這幾種因子的表達,則可以延緩腎臟進入纖維化進程,甚至逆轉其纖維化程度。我們通過建立急進性腎炎大鼠模型,觀察大劑量氯沙坦鉀治療前后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結締組織生長因子(CTGF),和熱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達,為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拮抗劑在臨床上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提供實驗依據(jù)。
取20只200g左右雄性成年大鼠,分為急進性腎炎組(N=和15)和正常對照組(N=5)。急進性腎炎組采用切除右側腎臟,并在第1周、2周靜注抗Thy1.1抗體(1.2mg/kg)造模,在第4周建立急進性腎炎模型后分為:陽性對照組(N=5),無藥物干預組;低劑量組(N=5)予氯沙坦鉀(20mg/L);高劑量組,予氯沙坦鉀(80mg/ L)。分別在第4周、8周檢測各組大鼠的24小時尿蛋白、鼠尾血壓和血肌酐;4周末予急進性腎炎大鼠行腎活檢,8周末將其殺死,取出左腎,留取4周末及8周末部分腎組織做PAS, Masson等組織學標本。部分腎組織于液態(tài)下凝固保存-80℃,行免疫組化、Rt-PCR、in situ bybridization等檢測TGF-β1、CTGF、HSP47等的分子病理學表達,觀察高劑量氯沙坦;低劑量氯沙坦及陽性對照組組織學上腎小球,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的減少有無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1 收縮期血壓、24小時尿蛋白、血肌酐的比較 8周末高劑量組血壓明顯低于4周末血壓,[血壓分別為(101±5)mmHg、(135±6)mmHg](P<0.05)。8周末低劑量組尿蛋白較無藥物組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尿蛋白分別為(108±20.5)mg/24h、(297±96.3)mg/ 24h](P<0.01)。8周末高劑量組尿蛋白較4周末顯著減少[尿蛋白分別為(29±6)mg/24h、(156±48.7)mg/ 24h],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8周末高劑量組及低劑量組血肌酐較無藥物組明顯下降[血肌酐分別為(0.57±0.02) mg/dl、(0.64±0.03)mg/dl、(1.35± 0.21)mg/dl](P<0.05)。
2.2 腎臟病理形態(tài)學的比較 4周末腎小球內(nèi)部分硬化及腎小管間質(zhì)部分間質(zhì)纖維化, 8周末無藥物組成球性硬化,腎間質(zhì)小管纖維化明顯增多.8周末低劑量組腎小球硬化程度較4周末有所減輕,腎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程度有所逆轉.8周末高劑量組腎小球硬化程度明顯減輕,腎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明顯減少,基本恢復正常.
2.3 腎小管間質(zhì)損傷評分比較 (沒有損傷為0分;<25%小管間質(zhì)損傷為1分;25-50%小管間質(zhì)損傷為2分;50-75%為3分;75-100%為4分)
表1 各組大鼠各項指標比較
8周末高劑量組損傷評分明顯低于4周末及8周末低劑量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與無藥物組相比則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8周末低劑量組損傷評分低于無藥物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4 腎臟TGF-β1,CTGF,HSP47的表達的比較
8周末高劑量組及低劑量組TGF-β1表達明顯低于4周末及無藥物組,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8周末高劑量組CTGF表達明顯低于4周末及8周末低劑量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8周末高劑量組及低劑量組CTGF表達明顯低于無藥物組,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 <0.01).8周末高劑量組HSP47表達低于低劑量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8周末高劑量組HSP47表達明顯低于4周末及無藥物組,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 001).8周末低劑量組HSP47明顯低于無藥物組(P<0. 01).8周末高劑量組及低劑量組CTGF及HSP47較4周末及無藥物組明顯減少(P<0.01).8周末高劑量組及低劑量組TGF-β1較4周末及無藥物組明顯減少,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8周末低劑氯沙坦鉀組CTGF和HSP47的表達僅明顯低于無藥物組,與第4周組比較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
腎素-血管緊張素II-醛固酮系統(tǒng)對腎小官間質(zhì)的纖維化進展有促進作用.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 1),連接組織生長因子(CTGF),熱休克蛋白47(HSP47)是腎間質(zhì)小管纖維化的前驅(qū)因子.其在損傷的腎間質(zhì)小管中都有高表達,可促進細胞外基質(zhì)的增生,導致纖維化的進展.近年來許多研究報道:血管緊張素-II(AT-II)可促進腎小管TGF-β1, CTGF,HSP47的表達.本研究通過大劑量血管緊張素-II 1型受體拮抗劑-氯沙坦鉀的投與發(fā)現(xiàn)在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動物模型中,低劑量及高劑量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可以明顯減少其24小時尿蛋白,可以使血肌酐水平明顯降低.可以使損傷腎組織中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明顯減輕.特別是高劑量血管緊張素II 1型受體拮抗劑能使腎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明顯逆轉. 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可通過降低腎組織TGF-β1,CTGF,HSP47的表達從而減少細胞外基質(zhì)的生成,減慢纖維化進程.且對腎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有明顯的逆轉作用.尤其是大劑量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逆轉纖維化作用更顯著.
1.王海燕,主編.腎臟病學.第三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801-804.
2.吳廣宇,張亮.慢性腎臟病患者腎纖維化的臨床治療研究[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0,02:24.
3.徐亞光.腎間質(zhì)纖維化機制及防治進展[J].國際泌尿系統(tǒng)雜志. 2010,05:30.
4.肖靜,李紅.依那普利聯(lián)合纈沙坦對慢性腎功能衰竭大鼠腎臟纖維化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02.
5.顧玥,邵鳳民.腎小管間質(zhì)纖維化機制的研究進展[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