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江蘇 南通 2264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疾病之一,90%以上都由單純病毒感染引起[1],常見癥狀為流清涕、鼻塞、咽痛、干咳、發(fā)熱等,通常采用抗病毒藥物加對癥治療即可,不需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筆者選取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342例,分別單用喜炎平注射液或頭孢呋辛注射液以及兩者合用,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342例,年齡為2~14歲,排除心肌炎、腦炎及泌尿道感染等并發(fā)癥,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2]。將其隨機分為3組,喜炎平組(A組)101例,其中男46例,女55例;頭孢呋辛+喜炎平組(B組)151例,其中男86例,女65例;頭孢呋辛組(C組)90例,其中男55例,女35例。3組患兒的性別及年齡構(gòu)成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A組給予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5 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B組給予喜炎平5mg/(kg·d)+頭孢呋辛鈉(悅康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100 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分別靜脈滴注;C組給予注射用頭孢呋辛鈉100 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根據(jù)情況酌情給予物理降溫或退熱藥物等常規(guī)治療。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3組3 d內(nèi)退熱情況及平均退熱時間結(jié)果見表1。
表1 3組3 d內(nèi)退熱情況及平均退熱時間比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應用抗生素既不能減輕癥狀,也不能縮短病程。目前,國內(nèi)普遍存在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不僅造成經(jīng)濟浪費,更會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加和藥物毒副反應的產(chǎn)生[3-4]。兒童應用抗生素可能會增加患哮喘的危險性。故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沒有進一步的細菌感染前,不應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
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穿心蓮內(nèi)酯磺化物,其藥理作用包括:抗病毒,尤其是對腺病毒、消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顯的滅活作用;抗菌,對革蘭陽性細菌包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金黃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均有明顯的殺菌和抑菌作用;清熱消炎,對多種內(nèi)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的發(fā)熱有解熱作用;可抑制炎癥時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減少炎性滲出物的滲出量,提高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對細菌、病毒的吞噬能力;鎮(zhèn)咳,舒張氣管、支氣管平滑肌,緩解平滑肌痙攣,抑制漿液分泌,祛痰鎮(zhèn)咳;增強機體免疫,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提高血清備解素水平,增強白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內(nèi)T細胞、B細胞密度、促進免疫球蛋白形成[5-7]。本研究表明,單用喜炎平注射液與合用抗生素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熱程無明顯影響,且單用喜炎平注射液毒副作用少,值得臨床推廣。
[1]王慕狄.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74.
[2]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 140.
[3]黃斌學,黃愛萍.我院兒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07,18(14):1 059-1 060.
[4]羅中凱.兒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8,15(1):552-523.
[5]余 洋,叢 艷,權(quán)曉丹,等.注射用喜炎平藥效學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7(11):198-200.
[6]陳海平.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嬰幼兒肺炎100例療效觀察[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27(3):280-281.
[7]袁曉靜.注射用喜炎平[J].齊魯藥事,2006,25(7):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