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躍平
(寧鄉(xiāng)縣中醫(yī)醫(yī)院 湖南寧鄉(xiāng) 410600)
疼痛(pain)是機體對組織損傷或潛在的損傷產生的一種本能的應激反應,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過程,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1]。痛覺是對機體受到傷害的一種警告,引起機體一系列防御性保護反應。因此,鎮(zhèn)痛(analgesia)是醫(yī)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2]。人們在研究疼痛時,通常采用測定痛閾(pain threshold)的方法。痛閾又可分為痛感覺閾和痛反應閾。因此在研究痛覺時需要采用多指標進行綜合性研究,特別是老年人已經進入了生命的晚期,及時有效的止痛,對老年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尤為重要。
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我科共收治45例需行腹部手術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齡66~83歲,平均75.6歲。其中6例是腹部外傷術后患者,27例是因胃腸道疾病術后患者,5例是因肝膽疾病術后患者,7例是行疝修補術后患者。
評估圖由人體平面解剖圖和三合一疼痛測量圖表兩部分組成。人體平面解剖圖:讓患者勾畫出具體的疼痛部位,護士做準確記錄,并對每一處進行評分:0為無痛;1~3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10為重度疼痛;>10為無法忍受的疼痛;疼痛的強度越大,分值越高。本組45例患者術后進行評分:100%的患者都出現(xiàn)術后疼痛,其中疼痛1~3級者10例,4~6級者25例,7~10級者9例,>10級1例。三合一疼痛測量圖表:一部分是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圖,包括微笑、悲傷、哭泣,無年齡、文化背景限制,使患者易于明白,易于操作?;颊咧恍柚赋鲎约禾弁礌顟B(tài)類似那種表情,也可以通過護理人員根據(jù)觀察選擇類似表情圖。
(1)術后的切口疼痛大多會引起患者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律不齊等,特別是有心臟病史的患者更容易誘發(fā)各種心臟病。術后患者還會因為麻醉藥的副作用引起惡心、嘔吐,這些都會加重患者的疼痛癥狀,在劇烈疼痛時可出現(xiàn)心跳急劇、加速或驟停、大汗等,這些都會引起患者體內激素、酶類等代謝系統(tǒng)的紊亂[3~4]。(2)術后因為切口疼痛患者會有情緒表現(xiàn),如:痛苦不安、煩躁、抑郁等,這些可能導致肺部的并發(fā)癥。有的病人還會因為腹部切口的疼痛而不變換體位,容易產生褥瘡,術后的切口疼痛還可引起患者人體免疫球蛋白下降,使機體免疫力下降,這些都會影響傷口愈合。
早期半臥位患者手術回到病房后通常給予平臥位,在生命體征正常、呼之能應的情況下可給予半臥位,床頭的高度應控制在200~400mm,因為在立位或者坐位和臥位之間重力對循環(huán)的影響最大[5],如果病人的體位對呼吸系統(tǒng)有促進作用則有助于增加肺容量和肺順應性,提高肺功能。早期半臥位有利于老年人腹部手術后的引流,能有效降低機體的炎癥反應,有利于提早康復。早期可以視患者情況鼓勵和協(xié)助患者下床活動,以避免老年患者體位性低血壓,可以先扶患者的兩腿下垂在床沿稍坐然后雙腳再著地,待站立片刻無面色蒼白和頭暈后再行走,活動量和活動時間要循序漸進,以不疲勞為度。
由于每個患者疼痛的閥值不同,有的患者閥值很低,看到醫(yī)護人員就訴疼痛,對這些病人,我們護士不能怕麻煩,要經常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如向患者解釋病情,進行心理安慰,還要給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病區(qū)環(huán)境,多和患者談心講訴一些新聞、故事、笑話等,給患者聽一些輕柔優(yōu)美音樂,使他們轉移注意力,保持心情愉快,醫(yī)護人員在進行日常操作時要注意動作準確、輕柔、避免粗暴、減少因刺激產生疼痛。
阿片類止痛效果因其直接作用于中樞要比非阿片類好,阿片類在劑量足夠的情況下可以緩解術后帶來的巨大疼痛。臨床常用的藥物有強痛定、嗎啡、杜冷丁、芬太尼等[6]。而非阿片類止痛藥因其止痛效果有限所以僅用于輕到中度的疼痛,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安定等。本組45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使用非阿片類制劑,有10例患者使用阿片類制劑。另外,護理人員應懷著高度的同情心,關心體貼患者。
通過對45例行腹部手術的住院患者進行精心全面的疼痛護理,使他們得以康復出院。因此我科護士要充分認識術后疼痛給老年患者的機體帶來的影響,學會對疼痛進行分析,及時準確地評估老年患者疼痛并進行有效的止痛,這樣能使患者早期活動,減少手術后并發(fā)癥。這些措施對于老年人腹部手術后康復顯得尤為重要。
[1]趙繼軍.疼痛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
[2]蘇冬梅,范嬌娥,劉廣萍,等.實用疼痛護理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3]張俐.疼痛評估及其處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8,17(6):257.
[4]吳錦明.重視術后疼痛護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5(7):24.
[5]柳韋華.體位護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7,19(6):253~256.
[6]趙東旭.術后疼痛護理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