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臻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在學生教育教學中,所有教學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將依賴于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媒體?!爆F在,不少教師仍承襲舊的、落后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只是簡單地做些PowerPoint幻燈片進行教學媒體的替換,其實“換湯不換藥”,本質仍然是電教設備的“知識灌溉”。
多媒體教學的魅力,一在于其新,二在于其妙。通過教師開發(fā)和利用它的新與妙,讓人感到從未有過的新鮮和活力,能使光、聲、色、形、動有機結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教學過程直觀、生動、形象,并起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具體、變苦學為樂學等“點睛”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為學生理解美術、表現美術、創(chuàng)造美術、表現自我提供了一種充滿樂趣和信心的途徑。那么,在美術課上應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課件是現代教學工具,確實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但它不是靈丹妙藥,過多地利用多媒體,放棄其他媒體,會使學生成為簡單的觀賞者,易華而不實,嘩眾取寵。如果不管什么課型,每節(jié)課都用課件,反而會因使用不當和過度而成為教學的干擾源,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只有認真設計制作適用的課件,那才會事半功倍,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應用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不可為了裝點門面而無的放矢地使用。
對學生來說,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因。課件的合理運用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件生動的影像、奇妙的動畫緊緊地吸引著學生,使課堂氣氛異?;钴S。學生興趣盎然,情緒高漲,通過形象鮮明的對比,討論分析及體驗,很容易就進入到美術思維里。此時,教師應當遵循審美的規(guī)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想象,通過比較、討論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尤其在“欣賞·評述”領域,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自己感悟“幾何圖形的構圖方法”,筆者利用Authorware課件里的動畫效果,乘學生情緒高漲之時,引導他們比一比、看一看,展開講述活動,然后學生再進行構圖的自我嘗試。最后,學生小組討論、爭辯、嘗試,重點和難點在自主學習中得到解決。
多媒體課件的信息是以網狀結構呈現的,這符合人類認識記憶的規(guī)律。要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在圖文聲像交叉的動態(tài)情景中展現美術技能的表現過程,降低難度。在中國畫教學中,雖然學生已有一定的經驗,但受中國畫材料特性的影響,仍是個不易解決的難點。為此,筆者在課件中制作4個動畫,從畫面效果比較、模擬潘天壽《壽者所喜》的構圖過程到中國畫獨特形式的介紹,降低難度,強化構圖意識;又安排一個“構圖游戲”動畫,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感悟構圖的基本方法及中國畫“詩書畫印”的獨特形式。在動畫演示時,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設定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探索和嘗試,將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納入教學程序中,引導學生自主尋求解決方法。
利用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對美術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從知識點和新穎性、趣味性等方面作多方面的思考和精心策劃。這樣,生動活潑的畫面以及多種媒體的共同參與,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創(chuàng)設一種理想的想象空間。而廣闊的想象空間則是使他們暢所欲言、打破思想束縛、自由發(fā)揮想象力的肥沃土壤,從而可以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咏邮苤R。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有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持。電腦展示的畫面有豐富的色彩,有有趣的動畫效果,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有優(yōu)美的音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在積極的參與中提高想象能力,進而激發(fā)學生進行求新求異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激情。這樣,在多媒體技術下的學生美術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利用課件的交流性與反饋性,在課件中插入校園網的BBS論壇,可以及時將前一課、前一班的學生作業(yè)及學生的課外作業(yè)通過網絡交流引入課堂,這樣既使課堂前后銜接起來,又使課堂內的知識得以在課外體驗與延伸。
在中小學美術課中實施電腦多媒體教學可以創(chuàng)造出生動、活潑、愉悅、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對美術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向一個更科學的方向發(fā)展,同時也讓培養(yǎng)了掌握先進教學方法的優(yōu)秀的美術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