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美紅
(南京市財經學校 江蘇 南京 210009)
職校數(shù)學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研究
薛美紅
(南京市財經學校 江蘇 南京 210009)
新理念下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單向傳遞過程,而是需要教師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的活動。把數(shù)學課堂教學內容真正地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求,利用課堂提問無疑是實現(xiàn)這一轉變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高效的課堂提問離不開精心的問題設計,教師只有在提高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方面多動腦筋,才能真正發(fā)揮提問的作用。本文結合實際教學,進行了職教數(shù)學課堂問題有效性設計的探討。
職校;數(shù)學;課堂問題;設計;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也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更是教學成功的基礎。而高效的課堂提問離不開精心的問題設計,從心理學認知理論的角度看,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意義建構需要有精心的問題設計,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問題設計來體現(xiàn),有價值的問題設計可以促進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潛能。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教師課堂問題的有效設計,不僅展現(xiàn)了教師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且使學生能夠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模仿和創(chuàng)新,使其思維品質得到提高,整個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更佳,并能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有利于教師成長 教師課堂問題的有效設計要始終將教材與學生的結合放在第一位,準確把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激發(fā)學生“快樂的、有價值的思考”。這些都需要教師精心策劃,備足教材和學生,從問題的形式到內容,從時間到人選,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有利于分層教學 面對職校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搞“一刀切”顯然是不可取的,而且會加快兩極分化。教師課堂問題的有效設計對分層教學的效果是顯著的,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關注各個層次學生的發(fā)展,真正使數(shù)學成為人人必需的數(shù)學,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發(fā)展的數(shù)學。
(一)采取對話形式,進行人性化設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育中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撞擊的重要雙邊教學形式。然而,多數(shù)職校生最厭學的文化課就是數(shù)學。在數(shù)學課上,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參與意識差,表現(xiàn)為上課不愛舉手發(fā)言,課堂討論問題氣氛不夠熱烈,與教師的交流逐漸產生隔閡感,這給數(shù)學教學帶來很大的障礙。作為教師,要了解、關心學生的思想和生活狀況,要有意識地經常與學生交流、溝通,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盡可能地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參與解決問題的機會,盡可能使學生通過解決數(shù)學問題獲得學習的快樂,讓學生感到“師可親,道可學”。
例如,在二項式定理的教學中,我問學生:“今天星期幾?”進一步問:“再過8天之后,是星期幾?”學生很快做出回答,再進一步問:“再過82天之后,是星期幾?”學生也能回答,最后問:“再過810天之后,是星期幾?”學生興致勃勃地大膽猜測,教師問:“到底星期幾?這節(jié)課我們學完二項式定理就能知道答案了”。
在上面的教學片段中,我利用對話的方法積極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下把課堂教學內容通過精心的問題設計貫穿在對話過程中,不但打開了學生心扉,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得到了激發(fā),促使學生生成新問題,并能通過積極的討論解決新問題,這讓我想起了課程專家劉慶昌教授的一句話:對話教學是“民主平等”的教學,是“溝通合作”的教學,是“互動交往”的教學,是“創(chuàng)造生成”的教學,是“以人為目的”的教學。
(二)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巧妙設問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指在教學中利用具體的場所、景象及境況等來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溝通了課堂與外界的聯(lián)系,拓展了學生的認知領域,將學生帶入了具有真實情感的社會化、生活化的氛圍,這就要求教師設計問題要“問由境生,問隨境異”。
如在教學中,我曾利用了《當代學生》刊物上刊登過的一篇“一個智者的故事——十萬換一分”的文章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大意是這樣的:一個聰明的乞丐和一個守財奴式的富翁做一筆交易——乞丐每天給富翁10萬元錢,而富翁只要第一天支付乞丐1分,第二天支付乞丐2分,第三天支付乞丐4分,第四天支付乞丐8分……。依次類推,每后一天富翁支付給乞丐的都是前一天的2倍。交易時間是一個月,乞丐問富翁是否愿意,富翁一聽1分換10萬,這等美事只有傻子才不愿意,于是滿口答應。請大家思考:一個月后結果怎樣?教室內沸騰了。接著要求學生分組討論計算:一個月(30天)乞丐應支付富翁多少錢?(不難:300萬)富翁支付乞丐應是多少呢?學生不能立刻回答,但都能列出算式:1+2+4+8+16+……+229。由此引入新課題“等比數(shù)列的前n項和公式”。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10萬和1分真是無法比較的兩個數(shù)值概念,智者怎能做這樣的交易呢?他是智者嗎?這就產生了認知沖突的矛盾,引起了他們學習新知的興趣,能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和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抓住知識的關鍵點進行靈活設問
知識關鍵點是指講授教材時提出的問題切入點,如新舊知識的銜接處、轉化處,以及容易產生矛盾或疑難之處。在此處設計問題可以說是“好鋼用在刀刃上”,抓住問題關鍵點進行問題設計,在提高問題設計有效性方面,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設計好的具有關鍵性的問題來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十分有好處的。
如在“拋物線”教學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拋物線與初中所學習的二次函數(shù)之間的縱向聯(lián)系;二是拋物線與物理知識間的橫向聯(lián)系。注重拋物線概念的建構過程,充分展示思維過程,通過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合理地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從而使知識系統(tǒng)化。
這樣,通過對關鍵問題采取連續(xù)設問,加深了學生對教學重點知識的理解程度,做到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主,結合學生、教學大綱和課程目標的要求的實際,“問在重點、問在關鍵點”,這對于提高問題設計的有效性將大有好處。
(四)采用漸進式,進行合理設問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接受一個概念和認識一個新鮮事物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逐步認識的過程。由此可知,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候,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問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以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啟思維的窗口。
如在學習立體幾何“空間兩個平面”這一單元時,我著意創(chuàng)設類比情境。
師:平面幾何中兩條直線有幾種位置關系?
生:平行和相交。
師:對。相交中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是垂直,這是一種很重要的位置關系?,F(xiàn)在,同學們想一下,空間的兩個平面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
生:平行,相交,相交中有斜交和垂直。
師:很正確。對于斜交和垂直的情形我們放在后面專題研究,現(xiàn)在先來研究平行的情形。什么樣的兩個平面叫做平行呢?
生:如果兩個平面沒有公共點,我們說這兩個平面平行。
師:對,根據平行直線的研究方式,我們下一步該干什么?
生:尋求兩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師:對。下面我們就先來尋求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通過以上短短的幾句導語,聯(lián)合新舊知識,巧妙地創(chuàng)設了類比情境,引導學生進入了探索新知的境地,學生每走一步便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怎么干。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因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課堂問題設計是一門教學藝術,課堂問題設計必須服從于全新的教學理念,問題設計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要在提高問題設計有效性方面進行不懈的探索,不斷進行總結反思,提高問題設計的有效性,努力利用問題設計達到啟發(fā)調動職校學生思維、促進職校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1]孔企平.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徐小芳.高中數(shù)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與評價[J].中小學教學月刊,2008,(9).
[3]王廣于.有效課堂——數(shù)學教學的永恒追求[J].中小學教學月刊,2009,(1).
G712
A
1672-5727(2011)04-0123-02
薛美紅(1976—),女,江蘇南通人,南京市財經學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數(shù)學教學。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