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楊建英
(1.杭州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2.浙江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教學部,浙江 杭州 310018)
論社會老齡化背景下太極拳的科學開展
王曉燕1,楊建英2
(1.杭州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2.浙江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教學部,浙江 杭州 310018)
以我國日趨嚴重的老齡化社會壓力為背景,指出太極拳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意義。通過分析目前太極拳運動開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一從個人方面加強技術指導,以提高老年人自身鍛煉的科學性;二從政府方面加大開展與扶持力度,從而構建太極拳科學化健身平臺,科學開展太極拳運動。
老齡化社會;太極拳;科學開展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qū)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按此標準我國1999年就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截止到2008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到1.6億,老年人口比重達到12%,預計到2014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個億,到本世紀40年代后期,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將超過4.3億,屆時老年人口的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一左右。社會的老齡化日趨嚴重,在此背景下,如何促進老年人的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
1.1我國老齡化社會面臨的三大壓力
1.2健康老齡化是有效緩解老齡化社會壓力的有效途徑
所謂健康老齡化[1]就是要求盡可能排除病理性衰老,把器官組織功能受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時間壓縮到生命的最后和最短時期,甚至到達無疾而終。健康老齡化可縮短老年人傷殘期護理期,使老年人健康壽命和獨立生活能力更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輕國家醫(yī)療系統(tǒng)的壓力和由此產(chǎn)生的諸多社會問題。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其憲章中對健康做出如下定義:“健康是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tài),而不單是沒有病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于健康的界定是強調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整體健康觀”。因此,對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應從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三方面進行分析。
2.1老年人生理健康需求
進入老年,隨年齡增高人體從外觀到內在生理代謝、器官功能都有相應變化,這一過程可因疾病及外界因素影響加速或延緩?,F(xiàn)代醫(yī)學證明,運動能使人體機能調節(jié)到較高水平。微度運動由于負荷強度很低,不能給予人體機能提高所必須的刺激;過度運動由于追求負荷強度,會給練習者機體帶來損害。因此老年人需要一種能夠給予機體有效刺激,而又不會導致機體損傷的適宜負荷,以達到理想健身的效果。老年人進行適度的體育運動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延緩衰老。
2.2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性需求
如圖3所示,在9月的調查中,221名解戒人員,保持跟進(目前仍能持續(xù)聯(lián)絡以及知曉情況)為103人,失聯(lián)、拒絕跟進或親屬不清楚情況的有75人,43人已確定出現(xiàn)復吸??傮w操守率為46.60%,其中實驗組共59人,29人遵操守,失聯(lián)14人,拒絕跟進1人,復吸15人,操守率為49%;對照組共162人,74人遵操守,失聯(lián)或親屬不清楚情況50人,拒絕跟進10人,復吸28人,操守率為45.68%。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隨著解戒時間的推移,實驗組與對照組操守率較上次調查均有所下降,數(shù)據(jù)從原本差距較大變?yōu)榛鞠喈敗?/p>
人的心理問題隱蔽性較強,易被忽視。老年人退休離開單位,社會及家庭角色發(fā)生轉變,失落感油然而生。調查顯示,老年人發(fā)現(xiàn)疾病時,心理應激狀態(tài)與其心理健康直接相關,因此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尤為重要。如果應激輕微、短暫且迅速得到調整,則不易對機體產(chǎn)生大的危害,但是應激狀態(tài)強烈持久超過機體調節(jié)能力,就會影響健康,甚至導致身心疾病[2]。老年人愉快、高興,覺得生活有意義等正性情感體驗和憂慮、抑郁、悲傷、孤獨、厭煩、難受等負性情緒體驗直接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如能針對老年人心理應激狀態(tài)合理地給予心理指導,提高老年人正性情感心理應激能力,就能有效緩解心理壓力,促進健康生活。老年人退休后社會交往圈子逐漸縮小,子女忙于工作,老年人歸屬感嚴重缺失。因此,為老年人構建良好社會交往氛圍顯得尤為重要。
太極拳運動通過對人體精的蓄備、氣的滋養(yǎng)和神的調節(jié)不斷生化,能使人練精化氣、氣化成神、神能聚氣、氣能生精,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抵抗力,延緩衰老進程。太極拳屬有氧代謝運動,其運動量通過架勢高底可調整,屬中低運動量,比較適合老年人習練,因此太極拳對促進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3.1太極拳對老年人健康促進之生理分析
長期練習太極拳有助于提升老年人運動系統(tǒng)機能。研究表明,經(jīng)常練習太極拳可促進體內蛋白質合成,增加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縮退行性變化,降低衰老速度,預防骨質疏松。長期練習太極拳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太極拳運動以腰為中樞,通過感覺神經(jīng)、運動神經(jīng)以及其他中樞共同協(xié)作支配,太極拳強調松靜自然與舒展全身,全身可在自然忘我的境況下緩解過度神經(jīng)緊張。長期練習太極拳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機能,特別是腹式呼吸可升降橫隔肌,有效改善呼吸系統(tǒng)功能。長期練習太極拳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太極拳鍛煉可以使心臟搏動徐緩有力,有效提高心血管系統(tǒng)工作能力,防止老年人動脈硬化,增強心血管系統(tǒng)輸氧能力和機體利用氧的能力。
3.2太極拳對老年人健康促進之心理及社會適應性分析
老年人因退休而失去特定的社會角色,很難實現(xiàn)自身價值和社會尊重,極易產(chǎn)生心理壓力。如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會降低身體免疫系統(tǒng)抗病能力。太極拳強調松靜自然,以意志指導動作,要求“意到身隨”、“內外相和”、“身心皆休”,使人進入無憂無慮、無我無他的怡閑境地。這種回歸自然的狀態(tài)可消除心理疲勞,使人心情舒暢,樂觀向上,對生活充滿希望,使整個身心都得到極大的享受。
太極拳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社會適應性和社會行為水平。老年人集體練拳,大家是為健身而來,彼此無隔閡,容易親近,利于相互切磋技藝。在交流拳藝過程中,交流了感情,增進了相互間理解與信任,改善了人際關系,從而疏導了心理壓抑和感情危機,使人與人的關系更加和諧、融洽,達到心理溝通、心理相容。
4.1太極拳以其獨特的健身特點,成為老年人首選健身方式
太極拳運動作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體育運動,在傳統(tǒng)套路的基礎上向簡化方向發(fā)展,其發(fā)展有利于當代“全民健身”。太極拳動作舒緩、姿態(tài)優(yōu)美、套路各樣,屬中低運動量,比較適合老年人習練,在中老年群體中得到很快發(fā)展。有研究通過對我國體育人口主要參與項目與參與率分析指出,隨年齡增長太極拳的選擇率在壯年開始急劇上漲,老年階段達到最大值,太極拳已成為老年人健身鍛煉的首選項目。
4.2影響老年人太極拳運動開展的因素
4.2.1 缺乏科學指導。有些老年人習練太極拳缺乏科學指導,未能系統(tǒng)、正確地進行鍛練。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練習時間和場所誤區(qū);盲目跟練誤區(qū);盲目配樂誤區(qū);運動強度大小誤區(qū);未能科學有效地進入鍛煉狀態(tài)等。沒有科學的技術指導,很難打破鍛煉誤區(qū),致使很多老年人不僅達不到應有的健身效果,更有甚者造成身體勞損,直接影響身體健康。
4.2.2 政府和群眾未能完成良好對接,統(tǒng)籌規(guī)劃的健身平臺未能實現(xiàn)。政府行為的太極拳活動, 組織嚴密,機構健全,資金到位,宣傳得力,但一般覆蓋面較小,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很難將太極拳深層次推廣。群眾性太極拳活動主要研習各式太極拳套路,這些群眾性太極拳活動多以師徒流傳至今,以民間社團或小集體組織進行,組織渙散、機構不健全,即使有好的技術也很難得到推廣交流。
5.1加強技術指導,提高老年人自身鍛煉的科學性
首先,應對老年人身體狀況進行初步評估,使老年人了解自身身體狀況,把握自身練習節(jié)奏與強度。其次,進行太極拳健身的科學化指導,讓老年人科學掌握太極拳技術動作與內在要點。
5.1.1 合理選擇科學的健身時段和練習場所??茖W合理健身時段的選擇尤為重要。許多老年人喜歡早起晨練,但是由于夜間地面溫度低于高空溫度,空中形成逆溫層蓋壓在地面上方,空氣中各種污染物不易擴散,在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早練不僅健身效果不佳,甚至會影響健康,導致疾病發(fā)生。專家指出下午4時無論是外界環(huán)境還是自身狀態(tài)都是練習最佳時間。太極拳作為一項養(yǎng)生活動,很多人在身體出汗之后涼風進入體內很容易生病,因此選擇場所應避風避寒。
5.1.2 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強度。有效鍛煉的基本要求是有適宜自身的運動強度。適度鍛煉由于合理改善身體器官機能,有效調節(jié)生活節(jié)奏,利于健康。超負荷鍛煉因超出身體及心理承受能力,非但無益還會有損于健康。適度與超負荷是相對的,因人而異。運動強度是太極拳運動處方定量化和科學性的核心,練習強度應以第二天不感覺疲勞為宜。老年人健康狀況不一,氣血飽滿程度不同,經(jīng)絡運行狀況不同。太極拳講究以意領氣,以氣運身,綿綿不斷地產(chǎn)生氣化和運行以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因此,集體練習應注意練習速度因人而異,應根據(jù)自身狀況體會微妙變化,初學者避免產(chǎn)生斷氣、憋氣、呆滯現(xiàn)象,掌握自身強度,做到科學健身。
5.1.3 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和放松整理活動。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年人太極拳練習時未能有充分的準備活動。老年人肌肉韌帶相對老化,不經(jīng)過充分的熱身,身體各機能很難進入運動狀態(tài),極易造成損傷。結束后整理活動也非常重要,可有效消除乳酸堆積便于消除疲勞。整理活動應從小腿抖動、拍打開始,然后放松大腿,以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心率能夠在運動后的10~15min之內恢復到安靜水平時狀態(tài)是整理活動有效與否的標志之一,對于腿部有損傷者,整理活動后走路輕松自然是衡量整理活動效果的標志之一。
5.1.4 避免盲目追求配樂練習,以免影響真正的心靜體松。悅耳的音樂、熟悉的旋律確實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特別是24式簡化太極拳、32式簡化太極劍的配曲,根據(jù)動作結構譜曲,全套動作中肢體的曲伸、步伐的跟進以及腳的起落和手臂的伸展完全可按音樂的節(jié)拍協(xié)調如一,因此許多老年人喜歡配樂練習。但內功修煉不同于舞臺表演,每位老年人內氣的升降、開合、聚散未必都是音樂的節(jié)奏。太極拳內氣的導引應在心靜體松的情況下自然進行,刻意追求的配樂節(jié)奏不適合自身習練速度則對內練會形成一種干擾。在以形導引,以意領氣的練習中應配合個人內氣情況形成自身節(jié)奏,達到科學健身。
5.2政府應加大開展與扶持力度,構建太極拳科學化健身平臺
5.2.1 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yǎng)力度。社會體育指導員掌握體育健身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具備指導社會體育活動的能力,承擔著組織人們進行健身、娛樂、康復等活動,協(xié)助組織開展體質測定、監(jiān)測、評價等活動的任務。我國自1993年建立體育社會指導員等級制度以來,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不斷擴大,但是,目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shù)量還不能滿足練習者的需求。老年人接觸新事物的途徑較少,渴望得到科學的健身指導,因此,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yǎng)力度,加強太極拳師資培養(yǎng)十分必要。
5.2.2 完善太極拳協(xié)會組織工作,擴大老年人太極拳輔導站。老年人太極拳輔導站是目前有組織開展太極拳的有效方式,完善太極拳協(xié)會組織工作,加大太極拳輔導站的師資結構培養(yǎng)是提高太極拳練習者科學健身的有效途徑。擁有足夠的師資和輔導站點才能夠科學地組織和指導老年人習練太極拳。
5.2.3 社區(qū)設立群眾體育行政機構,進行組織和管理工作。老年人退休離開單位,社區(qū)應成為老年人非常重要的生活陣地,目前社區(qū)即沒有豐厚的可支配的經(jīng)濟實力也沒有與此相應的人員,相關政府部門應在社區(qū)設立群眾體育行政機構,組織和管理社區(qū)老年人太極拳的開展。積極發(fā)揮老年活動中心的作用,定期舉辦太極拳講座,設立協(xié)會小組,開展一系列比賽表演活動,構建社區(qū)老年健身活動平臺。
5.2.4 積極促進官方與民間太極拳的有效對接,加強良好互動。民間拳師主要以師徒傳承為主,主要研習各式太極拳套路,其中不乏高水平、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習練技術。因此,一方面政府應為民間太極拳推廣搭建活動平臺,另一方面民間拳師也應積極參與政府行為的太極拳普及與推廣,只有積極促進官方與民間太極拳的有效對接,加強良好互動,才能夠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太極拳的開展。
在社會老齡化日趨嚴峻的形勢下,通過開展太極拳運動減緩老年人衰老進程,促進健康老齡化,緩解老齡化社會壓力,具有愈加重要的意義。如何在老年人群中切實有效地科學開展太極拳運動成為重要課題。一方面應加強宣傳及技術指導,加強老年人自身鍛煉的科學性,一方面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加強組織積極構建科學化健身平臺,全社會齊抓共管,使太極拳運動更好地服務于老年人健康,促進健康老齡化。
[1] 鄔滄萍.健康老齡化的科學涵義和社會意義[R].中國老齡委,中國老年學學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老年醫(yī)療保健研討會報告,1995.
[2] 葉葶葶.預防醫(yī)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
[3] 許桂芝,林輝,朱宏.太極拳健身利弊談[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6-7.
[4] 李小利.淺析太極拳對老年人身體素質的影響[J].搏擊·武術科學,2010(11):37-38.
[5] 陳愛國,殷恒嬋,顏軍.體育鍛煉與老年人幸福感的關系:孤獨感的中介作用[J].中國體育科技,2010(1):135-138.
[6] 李年紅.體育鍛煉對老年人自測健康和體質狀況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2010(1):84-87.
[7] 陳青,王宗兵,龔云.中老年人太極拳健身運動處方[J].中國體育科技,2003(12):22-26.
[8] 陳玲.遼寧省沈陽市中老年人太極拳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D].西北師范大學,2007.
[9] 楊黎明.焦作太極拳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5):40-43.
TheResearchonTaijiquanDevelopinginaScientificWayForOldPeople’sHealthPromotion
WANG Xiao-yan1,YANG Jian-ying2
(1.Physical and Healthy Institute,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36,China; 2.Basic Teach Institute,Zhejiang Economic & Trade Polytechnic College,Hangzhou 310018,China)
Based on our more and more growing old-age society pressur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aijiquan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to promote the old people’s helthy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main problems of the developing Taijiquan, it gives some advice to develop Taijiquan in a scientific way.First,it must to enhance the exercise scientifically.Seco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develop and support our efforts to build up a scientific program.
aging society;Taijiqua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2011-02-18
王曉燕(1975-),女,浙江杭州人,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
1004-3624(2011)04-0092-03
G852.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