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飛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剖宮產率過高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是產科醫(yī)師非常關注的問題。現(xiàn)將2005至2009年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438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者,其中陰道試產97例,情況分析如下。
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婦女438例,其中97例進行陰道試產。產婦年齡25~37歲,平均29.8歲;孕周38~42周,平均40+3周。前次剖宮產距此次陰道分娩的時間分別為剖宮產后超過3年者73例,<3年者24例;最短者為1年9個月,最長者為8年3個月。前次剖宮產的手術指征分別為胎兒宮內窘迫18例,臀位17例,過期妊娠12例,巨大胎兒4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征)6例,臍帶繞頸14例,胎膜早破10例。還有16例為要求剖宮產。此次選擇陰道試產的條件:①前次均采用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術,術后均無切口感染。②此次妊娠無相對頭盆不稱。③產婦及家屬了解陰道試產和再次剖宮產的利弊,自愿接受試產。
上述97例產婦入院后,詳細了解前次分娩史,作陰道檢查了解骨產道、軟產道情況及宮頸評分,作B超檢查胎兒、羊水、胎盤、臍帶及原子宮下段剖宮產瘢痕愈合情況。自然臨產82例,縮宮素引產11例,人工剝膜引產4例。臨產后,均接受密切的胎心監(jiān)護及產程進展觀察。宮口開大3cm時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情況;觀察子宮下段有無壓痛;縮短第二產程。若試產過程中出現(xiàn)產程進展不順利、子宮下段壓痛、胎兒宮內窘迫,均及時結束分娩。
97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婦女經過試產,陰道分娩78例,占80.4%。其中自然分娩75例,出口產鉗分娩3例。19例試產失敗者改行剖宮產術,其中胎兒宮內窘迫7例,繼發(fā)性宮縮乏力3例,持續(xù)性枕后位、枕橫位各1例,先兆子宮破裂1例,產程中途要求手術7例。
陰道分娩及試產失敗改行剖宮產分娩的新生兒Apgar評分均>8分。陰道分娩新生兒體質量平均為(3230±112)g,其中最大體質量4100g,最小體質量2650g。
剖宮術后再次妊娠的孕婦經陰道分娩,確有子宮破裂的可能,但不應是再次剖宮產的絕對手術指征。有報道稱,60%~80%有剖宮產史的產婦可陰道試產[1],如果前次指征已不存在,且為子宮下段橫切口,此次陰道試產機會與正常孕婦相似[2]。Flamm等[3]報道,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者,陰道試產成功率為74%,子宮破裂發(fā)生率僅為0.02%。所以,在無陰道試產禁忌證的情況下,對于前次曾行子宮下段剖宮產的妊娠婦女,應給予充分的試產機會。目前,除有存在與上次剖宮產相距的時間不到2年,有新的剖宮產指征,如胎兒宮內窘迫,胎兒巨大,估計>4000g,試產的時間相對延長等客觀因素而需再次剖宮產外,臨床醫(yī)患不愿選擇陰道分娩而再次剖宮產的原因有:①因醫(yī)患關系緊張,醫(yī)療糾紛多,醫(yī)師因規(guī)避風險,過分強調子宮破裂的危險性,也使產婦失去陰道試產的信心。②產婦需要同時選擇輸卵管結扎手術時,醫(yī)患雙方都會選擇做手術。③一些患者難以忍受試產過程中的子宮收縮痛,使試產也不能繼續(xù)或產婦怕痛不愿試產的。④高齡產婦,一般再次妊娠時更傾向于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臨床上選擇合理的病例,嚴格把握適應證是順利陰道分娩的關鍵,凡與上次剖宮產相距時間為2年以上,上次剖宮產的指征不存在,沒有新的剖宮產的指征,胎兒不大,前次剖宮產為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胎兒情況良好,產婦對陰道分娩有信心者均可陰道試產。在產程觀察方面,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成功率將大大提高。如有產程進展緩慢或停滯。要及時進行陰道檢查,尤其要注意早期子宮破裂的先兆,盡早做好剖宮產。
[1] 應豪,段濤.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流行病學調查[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4,20(5):260.
[2] Rosen MG,Dickinson JC,Westhoff CL.Vaginal after cesarean: a meta nalysi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J].Obstet Gynecol,1991,77(3):465-470.
[3] Flamm BL,Lim OW,Jones C,et al.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study[J].Am J Obstet Gynecol,1998,158(5):1079-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