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秋芬
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的出院指導
陶秋芬
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其主要病理生理變化在于血壓波動對人體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它不僅可引起嚴重的心、腦、腎功能障礙,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發(fā)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高血壓病;出院指導
由于高血壓病的頭昏、頭痛、乏力、眼花等癥狀輕微,尚能堅持工作,稍事休息后血壓下降,癥狀隨之消失,往往不能重視。因此,高血壓病雖是家喻戶曉之病,但正確防止高血壓病的知識卻遠未達到家喻戶曉。以致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增高,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高血壓病一般需長期甚至終身治療,許多患者經過住院治療,血壓基本穩(wěn)定,可以出院休養(yǎng),護士應做好對高血壓患者的出院指導,充分發(fā)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做好自我保健,積極配合醫(yī)療,將患者的血壓控制在正?;蚪咏5乃?,可延緩高血壓病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和生理變化,延長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質量。對護理工作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護士應從以下幾方面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
嚴格按醫(yī)囑服藥,按照藥物的起效是教育血壓的雙峰以谷規(guī)律或患者動態(tài)血壓測定的結果,指導用藥時間,讓患者及家屬了解藥物的名稱、用量、劑量、注意事項及毒副作用,并學會處理毒副作用的應急方法,堅持長期用藥。
1.1 從單一小劑量降壓藥開始,經一階段時間治療,根據血壓水平,適當增減劑量,或加另一類降壓藥。
1.2 對血壓較高的患者、其血壓應逐步降低,因高血壓病患者平時就是靠高于正常人的動脈血壓,通過較高的壓力將血液送往冠狀動脈營養(yǎng)心肌的,若使用作用較強的降壓藥,或服用降壓藥劑量過大時,使血壓驟然大幅度下降,從而影響大腦血液供應,腦部血流緩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容易沉積形成血栓,阻塞腦血管而發(fā)生中風。
1.3 根據病情用藥。
1.3.1 早期輕度高血壓,血壓在18.5-21/12-14 kPa,器官無器質性改變,暫不要馬上服降壓藥。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排除心理因素,調節(jié)飲食、適當運動、減輕體重、戒煙酒等亦能降低血壓,必要時也可適當使用小劑量的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及鈣離子拮抗劑等。
1.3.2 中重度高血壓,血壓在24-28/14-18 kPa,前者心、腦、腎臟器動脈血管中至少有一項受損,后者這些重要臟器已出現癥狀和體征。這類患者應選擇安全有效、副反應小的藥物。如鈣離子拮抗劑,轉換酶抑制劑,可適當使用利尿劑或聯合用藥。并根據血壓的變化適當增減劑量。
1.4 適時用藥
1.4.1 如自測血壓降低時,應減少用藥劑量,大致在正常范圍時服維持量,如服藥后血壓降幅過大引起心慌、頭昏等不適時應采取臥位,防止心腦供血不足跌倒而致意外。
1.4.2 雖然常規(guī)服藥,但發(fā)現血壓較高、出血頭痛等癥狀時,應及時適當增服降壓藥,并臥床休息,入睡困難時,可服地西泮等鎮(zhèn)靜藥。
1.4.3 藥價與療效 用藥的重要指標是療效而不是價格,
應根據病情選用合適的降壓藥物,注重效果。
2.1 堅持低鹽飲食,食鹽攝入量每日在5 g以下,其血壓可明顯降低,有文獻記載[1]。成年男性食鹽的攝入量每增加1 g/d,其血壓收縮壓平均升高0.21 kPa,舒張壓升高0.11 kPa,可見低鹽飲食對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限制鈉的攝入還有助于增強利尿劑的降壓效應和減少利尿劑所致的鉀丟失。
2.2 適當控制體重,控制熱量攝入,避免暴飲暴食。
2.3 注意食品搭配,保證營養(yǎng)需要,少食高膽固醇的食物,多食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如山芋、土豆絲,既可保證營養(yǎng)需要,又可促進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
建立和養(yǎng)成有利于高血壓病的生活習慣。
3.1 戒不良嗜好,高血壓病患者應戒煙酒,避免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對血壓及身體的不良影響。3.2 避免各種不良刺激,保持情緒穩(wěn)定。
3.3 保持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
3.4 學會自己測量血壓,以便適當用藥及時就醫(yī)。
通過住院期間對患者思想、生活、工作狀況的了解,消除患者對生病的恐懼、緊張及悲觀情緒,對精神易于激動、偏執(zhí)的患者,在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的同時,做好家屬的工作,千萬勿與患者爭吵,避免引起情緒激動和精神緊張,應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明確高血壓是終身疾病,必須樹立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只要認真與醫(yī)護人員配合,將血壓控制在正?;蚪咏5乃剑耆梢匝泳徃哐獕簩π?、腦、腎等重要生命器官的損害,避免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能夠和正常人一樣的壽命和生活質量。
指導患者發(fā)生異常情況及時就診,并按醫(yī)囑定期復查。
[1]董承瑯,陶壽其,陳景珠.實用心臟病學:852.
655000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