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萍 (浙江紹興市中醫(yī)院 312000)
肛周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皮膚病,好發(fā)于長期臥床、大小便失禁的患者。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骨科共有36例老年女性骨折患者因臥床排尿時尿液污染肛周而誘發(fā)肛周濕疹,通過精心整體護理,收到良好效果,現(xiàn)將護理要點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6例均符合急性肛周濕疹的診斷標準,意識清楚,排尿能自控,因疾病限制不能坐起、站立,均需臥床排尿,入院前無肛周濕疹及尿布皮炎。股骨頸骨折10例(27.8%),股骨粗隆間骨折、骨盆骨折各9例(各25.0%),四肢多發(fā)性骨折5例(13.9%),胸腰椎骨折2例(5.6%),頸椎骨折1例(2.8%)。年齡67~95歲。手術治療33例(91.7%),保守治療3例(8.3%)。36例分別于骨折后第5d、7d、12d、13d、14d出現(xiàn)肛周灼熱、劇烈瘙癢,檢查見局部腫脹、潮紅、丘疹融合成片,散在水皰,表面有淡黃色滲液,其中25例(69.4%)伴肛緣糜爛。
1.2 治療方法 中藥濕敷:枯礬10g,蛇床子、白蘚皮、苦參、地膚子各30g加水1000ml武火煎10min取汁,早晚各1次濕敷患處,每次濕敷后以WS-101C型周林頻譜儀照射肛周。用無菌棉簽蘸經高壓滅菌的六一散適量直接涂于患處,局部有滲濕或散劑脫落時隨時涂擦。
1.3 結果 通過精心治療及護理3~10d,肛周瘙癢癥狀消失,皮膚恢復正常,出院時手術切口一期愈合,骨折對位對線良好。
2.1 去除致病因素,避免誘發(fā)及加重因素 老年人皮膚組織萎縮、多皺褶、彈性差,皮膚防御功能減弱,骨折后易出現(xiàn)皮膚疾患,加上女性肛周皮膚隱蔽潮濕,臥床排尿時易被尿液污染,尿素附著對皮膚產生刺激導致濕疹。護理上忌用便盆接尿,以免尿液倒流污染肛周,禁用一次性紙尿褲。排尿時取平臥位或半臥位,雙腿分開,以女式弧形口尿壺輕輕抵住會陰部,待排尿完畢用溫水軟毛巾或濕巾拭凈、擦干。根據(jù)骨折類型適時取側臥位,平臥時臀下墊一高2~3cm、直徑大于病變范圍的環(huán)形棉圈,避免局部受壓。勤剪指甲,避免搔抓。忌用熱水、肥皂水清洗,保持患處清潔、干燥。保持病室干燥通風,溫度適宜,室內不宜放置致敏植物。衣被采用純棉布料,衣著寬松柔軟,根據(jù)四時寒熱溫涼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被,穿蓋不宜過多,以免出汗刺激局部皮膚。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保證充足的睡眠。配合醫(yī)生積極治療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及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可加重濕疹的疾病。
2.2 實施家屬健康教育 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家屬對疾病的了解及重視程度直接影響骨折及肛周濕疹的預后。責任護士向患者家屬講解骨折的相關知識、肛周濕疹的發(fā)病原因、誘發(fā)及加重因素、用藥注意事項、飲食宜忌,分發(fā)針對性的知識手冊,手把手指導弧形口尿壺接尿方法及骨折功能鍛煉方法,并隨時檢查家屬健康教育落實情況。
2.3 中藥濕敷護理 將溫度適宜的藥液倒入無菌容器內,置敷布于藥液中浸透(敷布由5層無菌紗布制成,面積大于濕疹范圍),用無菌鑷擰致不滴水為度,抖開敷于患處,每隔5~10min往敷布上淋藥少許,每次濕敷30min,2次/d。濕敷完畢以周林頻譜儀照射肛周,患處外涂六一散適量。
2.4 注意飲食宜忌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yǎng),忌食酒類、魚腥、辛辣、炙烤、肥甘厚味之品,宜食西瓜、冬瓜湯、綠豆、玉米粥、葫蘆等清熱解毒利濕之物,增加蛋、瘦肉等血肉有情之品的攝入以扶助正氣。多吃茭白、芹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以提高腸道內被吸收的負離子數(shù)量,促進排便、清腸瀉火。多飲開水使?jié)穸局半S尿而出。
2.5 保持情志暢達 骨折是突發(fā)性應急事件,一旦發(fā)生即對患者造成較強的生理、心理應激,加之骨折后疼痛、軀體活動障礙,患者極易產生恐懼、焦慮等心理情緒。中醫(yī)認為,性情易激急躁者易復感濕邪,可致濕熱內蘊,搏結于外,上蒸下竄,充溢肌腠,流浸肌膚發(fā)為濕瘡即肛周濕疹,故情志護理尤為重要。對郁、怒、悲、思者運用說理開導法,對過度緊張和焦慮者運用自我放松法調整心態(tài),使他們心情開朗、豁達樂觀、情志暢達,以使五臟安和,氣機調暢,促進疾病向愈。
2.6 杜絕交叉感染 醫(yī)護人員的手是院內感染重要的傳播媒介,接觸患者前后均應洗手。直接接觸肛周創(chuàng)面的用物也應高壓消毒。每日擦洗鄰近患處的皮膚皺褶、臀部,以切斷皮膚傳染源。
2.7 骨折康復指導 因人因病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骨折康復計劃,根據(jù)骨折類型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以主動鍛煉為主,被動鍛煉為輔,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