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華
第八次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各地各校紛紛組織積極行動,在“教”與“學”方式改革方面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我校審時度勢,也積極融入到了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的浪潮中來。對于我校偏居農(nóng)村、生源三流的現(xiàn)狀,我們一直在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發(fā)展的路徑。“有效課堂的方法探討”的確能給我們教學帶來很多的思考與啟迪,那么“有效課堂”如何體現(xiàn)“效”?筆者認為這一教學要求應以“問題”為中心:以分層次問題為課堂教學的起點,以解決問題展開課堂教學全過程,以問題解決的的效果、效率來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切以“效”來評價課堂教學的好與壞。如何實施?筆者談談自己的設想。
一、分層次問題的篩選
每節(jié)課開展教學前,先由學科組主備人設計好學案,集體討論修改后定案,學案以分層次問題為主線,設計出學生預習的A、B、C三類問題。A類問題為基礎性問題,這些問題一般要求學生課前解決并自主掌握;B類問題為理解性問題,這類問題一般要求學生通過預習和同學交流盡量解決;C類問題為運用性問題,這些問題一般要求學有余力的同學解決,教師通過批閱學生的學案查看學生學習情況,并帶著批閱學案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集體備課形成教案。
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課堂上教師通過檢測、引導學生展示交流、精講點撥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理清學生思路,解決學生疑難問題,生成新問題,并引導學生討論解決,學生通過課前的部分預習和課堂上的討論,質(zhì)疑交流等實現(xiàn)自主學習。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互相啟發(fā)、互相評定、互相補充、互相更正,實現(xiàn)合作學習,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可以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有效方法,實現(xiàn)探究學習,這樣課堂就實現(xiàn)了“教堂”向“學堂”的轉(zhuǎn)變,小組互動,展示多元、群言無忌是基本的特征。
三、實施的幾點看法
1.讓學案導學成習慣
學校應成立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積累大量的導學案素材,建成校內(nèi)資源共享的平臺。
2.小組互動促進發(fā)展
3.小班化(每班45-50人為宜)
教室座位調(diào)成會議模式分層建立互動合作的學習小組,使合作學習走向自覺。
4.展示手段多元化
用好各種展示方式,如黑板、投影、專用教室等,特別是因地制宜用好小黑板使學生展示的心理欲望得以較大程度的滿足。
5.群言堂
由“一言堂”轉(zhuǎn)變?yōu)椤岸嘌蕴谩痹俚健叭貉蕴谩?,限定教師講述的時間一般不超過課堂總的時間的1/3是實現(xiàn)課堂民主的有效途徑,體現(xiàn)出積極的學習氛圍和平等的師生關系。
6.強化集體備課,調(diào)整集體備課流程要求
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的集體備課,過去我們的集體備課,教師著重解決的是對知識的梳理,至于教師在課堂上對每一個問題的引導,學生解決的方式、方法基本不備。這樣的結(jié)果是素質(zhì)高的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比較科學,學生一節(jié)課下來感覺就比較輕松、充實。而一些素質(zhì)或經(jīng)驗比較差的教師的課堂,學生學起來比較累,效益差。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帶動作用是扭轉(zhuǎn)這種局面的關鍵。對集體備課流程要求做調(diào)整,就是要求各備課組改變過去單一知識點梳理型的備課方式,轉(zhuǎn)變?yōu)橹R點梳理和課堂教學流程、教學方法設計并重的形式。教案的設計,特別是重要的疑難問題,必須通過集體備課,形成統(tǒng)一的科學的教學方法。教案上大到重點問題的解決,小到學生活動設計都要體現(xiàn)集體備課的痕跡。
總之,有效課堂如何在“效”字上做好功夫是每一位教師必須認真思考,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者單位:江蘇灌云楊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