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師的實踐智慧,專家學者有不少的論述??吹綄嵺`智慧這四個字,在我的腦海里首先出現(xiàn)的便是:教育藝術、教學機智、實踐能力……什么是小學教師的實踐智慧?我個人覺得我們這些一線的老師應該是最有發(fā)言權的,因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鮮活的教育現(xiàn)場,我們離孩子最近。
一、為什么陳景潤未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
陳景潤是一位偉大數(shù)學家,可是他在學校擔任數(shù)學教師期間卻感覺有些“力不從心”,是他的數(shù)學知識不夠淵博嗎?肯定不是。到底是為什么呢?原因也許就在于他對作為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的一種不足。
教師的工作僅僅有本體性知識是不夠的,還得有知識傳授的能力,這是一種實踐能力,一種實踐智慧!就有這樣的老師,他們懂教育理論、會寫作、懂科研,能夠把自己的課堂設計得很有深度,但他們上不好課,管理不了自己的課堂,學生也不喜歡他們。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他們?nèi)狈ψ鳛榻處熥钪匾膶I(yè)素養(yǎng)——實踐智慧。教師想要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就必須具有個性化的實踐智慧!面對洋溢著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實踐智慧一方面超越了教學理論的僵硬死板,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教學經(jīng)驗的單薄膚淺,它的顯現(xiàn)過程是使教學實踐活動趨于完善和合
理的有效保證。
二、為什么特級教師們依然站立在課改的前沿引領我們前行
課改之初有人說,課改后的教育界將會重新洗牌。為什么呢?因為從西方引進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讓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課改之前評出的一大批特級教師,課改之后有不少將要被淘汰,他們已有的觀點和經(jīng)驗很可能成為他們專業(yè)發(fā)展中的桎梏,而一大批年輕的教師則很可能會因為接受新鮮事物較快、已有干擾信息較少而很快脫穎而出。
幾年過去了,事實已經(jīng)說明原有的特級教師絕大多數(shù)依然還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領頭雁”。這又是為什么呢?教師實踐智慧的內(nèi)核其實就是他們內(nèi)在的思維方式,有了這種思維方式作基礎,再來一次變革,他們依然能夠站立在改革的前沿。實踐智慧從本質(zhì)上是一個人內(nèi)在的思維方式在起作用,這當中包括問題意識、分析問題的方法、觀察事物的角度等等。就教學過程而言,實踐智慧是對知識傳授的超越;就教學方法而言,實踐智慧是一種教育機智;就教師發(fā)展而言,實踐智慧則是對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三、為什么我們也能逐漸生發(fā)出自己的實踐智慧
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我在自己的教學中,也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如果說我也開始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從初登講壇到現(xiàn)在,我的教育智慧又是從哪里生成的呢?
1.在模仿中起步。剛起步的時候,我就是從模仿開始的,從模仿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手勢開始的。
2.在研究中深入。研究教材,教材中編了什么?為什么這么編?這樣編對我們的教學有什么啟示?……研究學生,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學生還想知道什么?……研究自己,只有了解自己的特點,明白自己的個性,才可能揚長避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而這一點可能是被我們很多人所忽視的。
3.在反思中提升。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著力提升自己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當然這種反思必須以讀書學習為前提,必須用再實踐去檢驗。
我們都能理解實踐智慧的生成,必須依賴于時間,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時間”只是教師實踐智慧獲得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要條件”,更重要的是看你的時間是怎么經(jīng)歷的,教師的實踐智慧更重要的是依賴于在時間軸線上的反思。
課程改革呼喚充滿智慧的教師演繹精彩的教育,用他們的實踐智慧去點燃學生的智慧!教師的實踐智慧是“用心的智慧”,是“愛和會愛的智慧”,它蘊藏在我們平常的教育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它需要我們反思教育現(xiàn)象,理性地看待每一個教育細節(jié),用真實的行動來詮釋我們的教育理念。教學實際上并非如人們所想象的那么簡單,它既是人為,又是為人的。教學是一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復雜過程,教學的復雜性決定了它不僅僅是教師展現(xiàn)知識、演練技能的過程,更是教師實踐智慧的體現(xiàn)過程。
(博主:儲冬生,海安縣實驗小學校長助理,全國優(yōu)秀課評比一等獎獲得者,為全國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實驗總結(jié)表彰大會、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頒獎大會等活動執(zhí)教展示課50多節(jié)次。獨立主持省級課題1項,作為子課題主持人或核心成員參與10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的研究,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小學數(shù)學教師》、《福建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江蘇教育》、《江蘇教育研究》等報刊發(fā)表文章100多篇,60多次在各級征文評比中獲獎,8次獲得江蘇省“教海探航”“師陶杯”征文一等獎。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