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在一所中學教高二,班里有一個學生特別聰明,但是不愛學習,成績一直處于下游,時常要違反紀律。我對他批評過幾次,也沒什么效果。
有一天,他的父親到學校為他送錢和饅頭。望著面前這位老人那寫滿滄桑的臉,我感到一絲酸楚。我不忍心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告訴他,就問他早上幾點從家走的,坐車是否方便。他說早上不到5點就從家開始走了,沒有坐車,因為舍不得那幾塊錢的車費。
天剛下過大雨,道路的泥濘可想而知。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泥濘中步行幾十里路來為兒子送錢,只是送很少的十幾塊錢。我忽然想到,作為孩子,學生能體諒到父母的辛苦嗎?在課下,我把這個學生叫到辦公室,對他簡單地批評了幾句后,問他幾個問題:你知道每一次家長為你送錢是怎么來的嗎?家長來看你一次要走多長時間?你來學校是怎么來的?他回答說知道家長是走著來的,但是每次要走多長時間不知道,而他自己都是坐車來的。我說:“這個周末你步行回家體驗一下吧,看從家到校步行需要多長時間。”
周日晚上,我問他:“你步行了多長時間?”他哽咽著說:“周五中午12點半從學校離開,晚上7點多到家。周日返校的時候是早上9點多出發(fā),下午4點多到校?!彼又f,“我從來沒想到路途有這么遠,真不知道父親是怎么拖著受過傷的腿來為我送錢、送饃的。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再讓父親傷心了?!?br/> 接下來的日子,他表現(xiàn)得出奇好,天天主動找老師補習功課。他成了全校學習最努力的學生,成績也不斷地進步,每次考試都要前進幾個名次。高考時,他考出了全校應屆生的最高分。
批評不是簡單的訓斥。批評方法如果不當,很多時候可能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會讓師生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為此,我們想要批評一個學生的時候,一定要像備課一樣,認真考慮批評的方式、方法,要結(jié)合面對的具體學生,把批評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批評后可能產(chǎn)生的效果、批評后對班級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都事先考慮進去,甚至把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先斟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