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校本培訓提升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都體現(xiàn)的是“能者為師”。事實上,能者畢竟是少數(shù),而“輪流說作共同評”活動則不同,它體現(xiàn)的是人人都是能者、人人能為師。“輪流說作共同評”再加上“接力式”,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一次比一次效果好。如果能持之以恒,那么一個人人自覺參加培訓、自覺提高的局面就會自然形成。
我歸納了四句話:輪流說作共同評,圍繞專題接力聽,顯示風格橫縱比,學習思想持之恒。
所謂“輪流說作共同評”,是指輪流說課、作課,共同參加評課。以往公開課、觀摩課是領(lǐng)導、教研員和極少數(shù)典型教師的專利,根本沒有普通教師的份兒;少數(shù)人參與,多數(shù)人觀看?!拜喠髡f作共同評”則完全改變了這種局面——通過“說”,集體備課,重點研究教材;通過“作”,公開教課,重點提高教學能力;通過“評”,參與評課,重點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教師人人參加,人人接受培訓,人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過去多數(shù)人由于自己沒動腦筋或沒充分動腦筋,對典型的甘苦得失感受不深、理解不透,或者學不來、仿不成,或者生搬硬套、機械模仿。現(xiàn)在通過“輪流說作共同評”,教師平時更注意學習外地經(jīng)驗了,聽別人課更加認真了,向別人學習更加虛心了。
所謂“圍繞專題接力聽”,是說對一個專題進行接力式的研究。過去一個專題由少數(shù)幾個人研究過就算完成了?,F(xiàn)在不同,后一個人在前一個人的基礎(chǔ)上接著研究下去。比如古詩應該如何教,學科組共同研究之后由一人說課、出課,大家共同評課;在此基礎(chǔ)上第二人接著“說作”,大家評;第三人再在第二人的基礎(chǔ)上“說作”,直到大家滿意為止。這樣不但調(diào)動了多數(shù)人的積極性,而且還能把少數(shù)人的智慧變成多數(shù)人的智慧。
所謂“顯示風格橫縱比”,是說為了顯示教師各自的風格,既要作橫向比較,也要作縱向比較。比如同一課有不同的教法,聽(看)過甲的再聽(看)乙的;同一教師,這次用這種方法,下次用另一種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能發(fā)展。
所謂“學習思想持之恒”,是說轉(zhuǎn)變觀念,學習教學思想不能一勞永逸,要持之以恒。有些人只知道從方法中學方法,生搬硬套,機械模仿,最后如同那位邯鄲學步者,他人的步法沒學成,自己的步法也丟了。重要的是學習名家的教學思想,不要就方法學方法,就技巧論技巧。豈不知,教這課時人家用了這樣的方法,教下一課時用了另一種方法;教這個班時用了這種方法,教下一個班時用了另一種方法,這就是古人說的“病萬變,藥亦萬變”。正是:“學方法,不走樣,得死法,用不上;從方法,學思想,得活法,多獨創(chuà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