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老子是天下第一大哲人,諸子百家由他開始,他被神化為太上老君;范蠡是中國歷史上足智多謀的政治家兼商人,并被后人神化為財神陶朱公。他們兩個人是師生關(guān)系,是我在2004年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老子與范蠡》一書上提出來的。
老子約生于公元前571年,范蠡助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滅了吳國,這是公元前473年的事。這年,老子九十八歲,范蠡約五十三歲,老子長范蠡約四十五歲。所以,他們都是春秋末年同時代的人。老子長壽,古者匕壽_一百二十歲,司馬遷說老子活了一百六十歲。據(jù)我看老子至少應(yīng)是上壽之人。范蠡從越國“功成身退”后,既泛舟五湖,又“居天天下之中”進行“國際貿(mào)易”,曾三次成為億萬富商;經(jīng)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他救濟大眾的故事流傳千古,其終卒于陶,享年約七十四歲。
古籍有明確的記載,“文子,老子弟子”,在漢及漢以前的文獻中都是明確的。如王充的《論衡·自然》篇:“以孔子為君,顏淵為臣,尚不能遣告,況以老子為君,文子為臣乎?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范蠡的老師恰恰又是文子。
老子在公元前516年周朝的王子朝之亂時,正當56歲,退休返鄉(xiāng),這時范蠡十一二歲,文子與孔子年歲相當,為36歲左右。這三人在老子退休后于老子故里(今安徽渦陽)相會,成了師生。范蠡是文子的學生,但同時又是老子的親傳弟子。
近年出土的《黃帝四經(jīng)》中的語言,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范蠡,他的言語、行為,無不繼承、運用和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說:“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狈扼粍偝龅?,即諫越王說:“臣聞兵者兇器也,戰(zhàn)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記·越世家》)等等。特別是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圣人為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也?!钡日撌?,可以說,范蠡是老子思想的最好的實踐者。
從思想線索上看,范蠡非常完美地繼承和實踐了老子的思想。在古代,思想的傳播是需要時間差的。而對于同時代,年歲僅差老子四十多歲的范蠡來講,除了他曾親自師從過老子以外,是很難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