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面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fā)于神農(nóng),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茶,產(chǎn)于江南的明山秀水之間,與青山、云霧為伴,以清風、明月為侶,聚山川之靈氣,集天地之風露,含英咀華,吐香蘊玉——茶,大自然的“珍木靈芽”。
云霧繚繞的天際,是茶與世人交匯的地帶,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單叢之鄉(xiāng)品香茗,鳳凰展翅欲騰飛。在茶的世界里,淡淡茶香,清新純凈。凝神深吸一口,便觸摸到了靈魂久違的顫抖。是文化底蘊也好,是人生境界也罷,拋卻浮名身外事。一盞香茗何所求?
從神農(nóng)得茶解毒的神話傳說,到親自種茶的“別茶人”:從吳王孫皓“密賜茶蘚以當酒”,到王安石泡茶驗水……詩情畫意的茶事掌故,構(gòu)筑出品茗清樂中一片異彩紛呈的奇妙天地。也許,那品的不是茶,正是生活。
可是生活又是另一幅紛擾的畫卷。茶清凈了為生活疲憊的心,茶透視了人生,人生如茶,恰是一種淡泊的理想……
品茗。當上升到心靈的感受,情因境生,境由茶來。茶乃大自然的精靈。質(zhì)樸無華自然天成,致清導和,塵心洗盡,回歸了人的一顆平常心。如茶般淡泊既是一種人生方式,也是一種人生境界,恰似孔明“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悠悠茶韻中歸于沉默,在沉默中揚起遐思:“絢爛之極,歸于平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