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てしまう)定義及概念所表達的是客觀事物的現(xiàn)實意義,由于這種現(xiàn)實意義的概括性較強,學習者難以通過定義掌握其真實意義及用法。因此,本文對(~てしまう)定義及概念的意義作出更深層次的微觀分解,希望能對今后的學習及研究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てしまう) 任務性 非可控性 完全性 瞬時性
1 引言
日語動詞加(~てしまう)作為動詞的完成體的表達形式,在許多場合都被使用,是日語表達上是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表達形式。但是,從實際的學習者的日語交際考察中得知,和日本人相比,日語學習者使用(~てしまう)的語言意識差距較大,一般的學習者不論日語水平的高低,(~てしまう)的使用率都顯得較低,而且可以說是盡量回避使用。即使是用了,也出現(xiàn)較多的誤用和錯用的情況。為此,筆者作了進一步的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日語水平低的學習者容易出現(xiàn)漏用的錯誤。如某同學訴說自己弄丟了錢時:“昨日 財布を落としました?!币驗樯儆昧?~てしまう),在語言感情上體現(xiàn)不出丟了錢包這件事情發(fā)生的結果對自己的心理和情緒的影響。而日語水平高的學習者則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恰當?shù)氖褂?,如某同學敘述假期去旅游了:“旅行に行ってしまいました?!痹跊]有任何語言背景下,多用了(~てしまう)的表達是不恰當?shù)?,明顯是和(~ます)的平述句的用法相混淆了。另一方面,學習者在使用(~てしまう)時,多數(shù)是用在表示后悔、遺憾的心情方面,至于用于表達動作、作用的完成的語言意識顯得較差,而且,在這一方面表達上出現(xiàn)的錯誤也較多。
學習者對(~てしまう)的用法存在著以上這些普遍性的錯誤,究其原因就是沒能很好的理解(~てしまう)表達形式的真正意義。那么,(~てしまう)表達形式的實質意義是什么呢,它和(~ます)表達形式有怎樣的差別,本文圍繞這一中心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2 (~てしまう)句與(~ます)平敘句的語義區(qū)分
(~てしまう)的定義:是動詞的完成體,表示動作、作用的全部完成和結束,相當于完了。當動作完成體表示的結果不是講話者期望出現(xiàn)的,或講話者做了無意要做的事情時,句子會產生因無可挽回而感到遺憾、惋惜、后悔等語氣。(來源于《新編日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例)a.約束のことをすっかり忘れてしまった。
b.もう長い間使っていないから、使い方は忘れてしまった。
從定義可見,(~てしまう)的定義強調的是“完成”和“結束”,如果把“完成”和“結束”刪除,“表示動作、作用”這就變成了(~ます)平敘句的定義了。由此可見,(~てしまう)的意義較之(~ます)平敘句的意義多了“完成”和“結束”的限制。
但是,在既往的研究中,較多的是把(~てしまう)和(~ます)放在“時”的范疇上作對比,這是不科學的研究方法,因為(~てしまう)是屬于“體”的范疇,雖然“體”的意義和“時”的意義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但它們不可以各自隔離起來對比。日語中“時”的范疇意義是由平述句(~ます)來表達出來的,當“時”的概念意義確定之后,要在語言中增添某種感情色彩的意義的話,這就是“體”的范疇意義了。(~てしまう)和(~ます)平敘句的區(qū)別就在于多了心理感受的這種感情色彩。
在語義聚合關系上,(~てしまう)句與(~ます)平敘句的語義所表達的意義是屬同一關系的表達,也就是說,它們表達的意義是相近的。既然(~てしまう)句與(~ます)平敘句是類屬近義,那么它們的意義存在著怎樣的實質上的差別呢,由于定義概念只是概括性地表達了(~てしまう)的意義,所以顯得抽象難以掌握,如果只憑定義概念,相信學習者還是難以掌握(~てしまう)的正確用法的,這也是以上分析的造成學習者出現(xiàn)較多誤用的主要原因。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定義概念的意義作更深層次的微觀分解。
3 (~てしまう)意義的微觀分解
從語言形式上,與(~てしまう)對應的現(xiàn)實意義就是“動作、作用的全部完成和結束”,但是在其微觀層次里還蘊藏著語言體系或言語體系中都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意義,只有這些微觀層次意義的組合才能表達出現(xiàn)實意義。例如,“哥哥”的意義有四個微觀意義:“親屬、同胞、年長、男性”,它們是由分解了“哥哥”的意義而得來,并不存在于自然語言。與此同樣,(~てしまう)本身也存在著復雜多樣的微觀層次的意義,這也就是形成(~てしまう)的意義及用法的復雜多樣性。
雖然(~てしまう)表達的意義復雜多樣,但是,其內容也就是在(~ます)平敘句的定義“表示動作、作用”上添加了“完成”和“結束”的意義,也就是說,(~てしまう)表達形式可觀察到的現(xiàn)實意義是“完成”與“結束”的兩種意義,因此,只有對“完成”與“結束”表達的意義作更深層次的微觀分解,才能夠全面正確地理解(~てしまう)的真實意義。根據(jù)(~てしまう)在現(xiàn)實的語言表達中的各種用法,本文對其微觀意義作以下的分解。
(1)(~てしまう)的完全性和瞬時性
對于(~てしまう)完成體的完了的特性,我們不妨用以下的例子來作分析,為了明了起見,我們把(~てしまう)能夠和(~ます)同等使用的句子用“○”來注明,否則,用“×”。
例(1)(~ます)句(~てしまう)句
a、少し読みました/×読んでしまいました。
b、詳しく読みました / × 読でしまいました。
c、ゆっくり読みました/×読んでしまいました。
d、やっと 読みました/×読んでしみました。
e、全部 読みました/○ 読でしまいました。
f、終わりまで 読みました / ○ 読んでしまいました。
g、あっという間に 読みました / ○読んでしまいました。
h、一気に 読みました/○読んでしまいました。
以上是一組狀語副詞修飾(~ます)句和(~てしまう)句的例子。由例句可見,(~ます)句和a~h里的任何一個副詞一起使用都不會產生矛盾。這是因為(~ます)句不涉及任何情感主題,是對客觀事實毫無感情色彩地描述,只是陳述過去“読む”的事情,所以無論狀語是“少し”也好“全部”也好、“ゆっくり”也好“一気に”也好,都可以修飾“読みました”。但是,“読んでしまいました”帶有完了的意義,a~d里的副詞“少し”、“詳しく”、“ゆっくり”和“読んでしまいました”一起使用的話就會感覺不相配了。與此相對,e~h的“全部”、“終わりまで”、“ あっという間”、“ 一気に”和“読んでしまいました”一起使用就非常匹配。由此可見,能夠使用(~てしまう)來表達的語句的意義首先是完全的、短時間的,也就是說,(~てしまう)具有“完全性與瞬時性”。
(2)(~てしまう)“完成”的任務性
(~てしまう)的現(xiàn)實意義是“動作、作用的全部完成和結束”。提到“完成”的意義,自然而然地存在著一個“任務性”的微觀意義,脫離了“任務性”意義來談“完成”是毫無意義的?!叭蝿招浴眲幼?、作用的發(fā)生并完成是由動作行為者的意志所驅使?!叭蝿铡钡男再|有兩種,一種是承受外界的指令而肩負的某種任務,另一種是出自自己一直想完成的事情。如:
例(2)a、1日に レポートを書いてしまった。
b、この仕事は今日中にやってしまおう。
c、言ってしまったよ、好きだって。
d、暇なうちに行きたいところへ行ってしまった。
a句表達的是面對“レポート”的任務,經過努力終于把“レポート”給寫完了,b句表達面對“仕事”的任務,決心在某時把工作做完。c句表達了說話人把積攢在內心已久的又難以說出口的心里話終于講了出來,d句表達了說話人趁著難得的空閑,去了自己一直以來想去的地方。
兩種情況都是行為者“本意的”、而且動作及作用具有“應該的、艱巨的”意義。
(3)(~てしまう)“結束”的非可控性及心理性
定義中所謂的“結束”即并非是動作的行為者或承受者能夠控制的動作、作用的發(fā)生并完了,而且其結果已無可挽回,并對現(xiàn)實造成某種影響。
例(3)a、財布を失くしてしまった。
b、社長に怒られってしまった。
c、思わず笑ってしまった。
d、急に先生に褒められて、顔が赤くなってしまった。
e、弟のケーキを食べてしまった。
f、彼女に怒ってしまった。
以上a、b兩句體現(xiàn)了定義補充部分的“當動作完成體表示的結果不是講話者期望出現(xiàn)的,或講話者做了無意要做的事情時,句子會產生因無可挽回而感到遺憾、惋惜、后悔等語氣”的意義。但從c、d兩個例子來看,與其說是“遺憾、惋惜、后悔”,不如說是“不可控的”。由此可見,無論是“遺憾、惋惜、后悔”,還是“不可控”都在“結束”的意義上體現(xiàn)出來了。因此,筆者認為定義中可以不加“遺憾、惋惜、后悔”的補充說明,加了反而容易是到學習者誤解。
e、f兩句表達的動作、作用雖然是出自于行為者的意志,但并非情愿,是處于某種無奈,不得已才這樣做,也屬不可控。e句表達了動作行為者可能出于肚子餓的原因,不得不把弟弟的蛋糕給吃掉了。f句表達了動作行為者本來不該生氣的,但由于某種無奈,最終還是對“彼女”生氣了。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非可控性的表達可以是“本意的”,也可以是“非本意”的,但是都具有“非情愿的、心理的”的意義。
4 總結
由以上的分析可見,(~ます)平敘句與(~てしまう)句屬于類屬關系,實際上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即屬概念和種概念的關系。屬概念是指一般的大概念,種概念是指具體的小類概念。類屬關系也就是上下位關系。上位即屬概念,下位即種概念。語言中具有類屬關系意義的表達是屬于上下位意義的表達。(~てしまう)句表達的意義是屬于(~ます)平敘句意義的下位意義。上下位意義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越是上位意義的表達,它的意義越概括、抽象,所以(~ます)平敘句能夠表達更加廣泛的意義。越是下位意義的表達,它的意義越豐富、具體。所以(~てしまう)句表達的意義較之(~ます)平敘句,更加強調了說話人的情感色彩。總體而言,(~てしまう)并非孤立的,由于(~てしまう)句是在(~ます)句的基礎上加上補助動詞“てしまう”,從而增添了“完成”和“結束”的意義。“完成”和“結束”是(~てしまう)的現(xiàn)實意義,其微觀意義包括了:“任務性或者非可控性、完全性以及瞬時性”。任務性具有“本意的、應該的、艱巨的”意義;非可控性具有“本意或非本意的、非情愿的、心理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酒入郁子,等.外國人が日本語教師によく100の質問.凸版印刷株式會社,2004.
[2]村岡英裕煮.日本語教師の方法論.凡人社,1999.
[3]田野村忠溫.現(xiàn)代日本語の文法.和泉選書,1990.
[4]陳訪澤.日語句法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5]于日平.日語疑難問題解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