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一聲清脆的嬰啼,緊跟著的就是媽媽臉上兩朵燦爛的微笑,宣告“十月懷胎”的酸甜苦辣已成回憶。此后,母愛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牽掛。就說孩子的穿戴吧,不又是縈繞媽媽心頭的一件憂心事么?別憂,看完本文你就胸有成竹了。
順應生理特點
穿衣戴帽歷來被視為人生的一件大事,其地位不輸于“民以食為天”的一日三餐,被排在“衣食住行”的首位。
對于寶寶,穿戴的要旨之一是要順應其生理特點。他們的最大生理特點是形體在不斷地變化,諸如身長、體圍、皮膚等,不像成人已經(jīng)定型。另外,孩子的熱量代謝以及皮膚的保暖能力都尚在發(fā)育之中,不夠穩(wěn)定。
所以,衣、褲、帽、鞋等穿戴用品也應隨之變化。那種將兒童服裝看成大人服裝的縮影是錯誤的,務必以孩子各個時期的體型與生理特點為依據(jù)來設計、制作或選購。
下面是幾個與穿戴密切相關的生理特點,家長要了然于胸。
身長寶寶出生時平均身長為50厘米,1歲時約75厘米,4-5歲時約100厘米。
頸部寶寶出生時的頸長只有身長的2%左右,2歲后可達到3.5%左右,6歲時達到4.8%左右,與成人相差不多。
胸腹部新生寶寶的胸腹部較為凸出,1歲以后胸腹部較為飽滿,2歲時腹圍與腰圍大體相等。
腿部寶寶大腿各部位的周長差別較大。
體溫新生寶寶最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為32~33℃(最低環(huán)境溫度不應低于25℃),以后逐漸降低,1歲后接近成人。小寶寶的汗腺發(fā)育不完全,極易出汗,汗水蒸發(fā)可帶走一定熱量。
皮膚寶寶的皮膚一薄(僅為成人皮膚厚度的1/10)二嫩,緣于肌膚的角質層還沒有發(fā)育成熟,抵抗力低,容易擦傷,發(fā)生濕疹、風團等過敏性皮膚病的幾率較高。
代謝寶寶每日的水分交換總量為成人的3倍。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10個月前的小寶寶排尿、排便很隨意,不能自控。
根據(jù)寶寶的上述特點,合格的穿戴用品應具備以下條件:
面料盡量選擇天然纖維如夏裝以柔軟細致的純棉細平紋布、純絲織物為佳:冬季服裝則應具有良好的保暖功能,如棉、毛、羊絨等織物。
盡量去掉服裝上的配飾少用或不用金屬拉鏈與別針,紐扣盡可能用布帶代替,以提高安全度。因為小寶寶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喜歡吸吮或舔咬領口、前襟、袖口等處,必須防患于未然。
色彩以淺色為主淺色不會干擾小寶寶的心理,還可減少染料的用量,因而更環(huán)保更健康。
用品款式要寬松與安全兼?zhèn)淙缧律鷮殞氁运?、睡袋為主?個月內寶寶應選用寬松的斜開襟衫,縫邊翻在外面,不用紐扣而用布帶;4個月后可穿帶背心的連腳褲,既保暖又便于活動;6個月到1歲宜選擇寬松的兩件套服裝,松緊帶不宜太緊,褲襠的門襟要便于打開與關閉;1-3歲衣褲應足夠寬松,給身體發(fā)育留下充分的空間,款式簡單,前面開襟,便于孩子自己穿脫。
留心健康隱患
除了要符合寶寶的生理特點外,穿戴用品的要旨之二就是要留心潛在的健康隱患,父母應將此作為寶寶肌膚護理中的重要一環(huán)。來自穿戴用品的健康隱患有:
隱患1:細菌
孩子總是“喜新厭舊”,可新用品卻往往有不少細菌。以一件成衣為例,往往經(jīng)歷剪裁、縫制、熨燙、檢驗、包裝、運輸、銷售、選購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中間插過無數(shù)人的手,沾染細菌之多不言而喻。而嬰幼兒的肌膚抵抗能力又相對較差,造成的感染威脅可想而知。
反擊策略 新買的衣褲必須認真清洗、充分護理后再穿。
隱患2:殘留物
衣褲面料加入了種種印染劑,因而殘留有甲醛、鉛等有害化學物質,雖然殘留量被控制在安全標準范圍內,對于成人是安全的,但孩子皮膚柔嫩,吸收力強,也可能因逐漸積累而中毒。如甲醛可傷胃、損肝,導致發(fā)育不良;而鉛則有誘發(fā)多動癥,降低智力之虞。
反擊策略 選購正規(guī)廠家的品牌。并仔細嗅聞。不要購買太鮮艷的(面料越鮮艷含鉛越多)、經(jīng)抗皺處理以及有刺鼻氣味(甲醛多)的童裝。另外,甲醛能在水中溶解,將新衣褲買回后多清洗幾遍,清洗時在水里泡久一點,中間多換幾次水,可大大減少服裝中的甲醛殘留量。
隱患3:靜電
主要見于化纖類服裝,相互之間摩擦而產生靜電,冬季等干燥季節(jié)尤易發(fā)生。靜電的危害不小,如吸附的塵埃中含有多種病毒、細菌與有害物質,導致寶寶皮膚起斑發(fā)炎;改變血液的酸堿度,使鈣質減少,影響寶寶的骨骼發(fā)育。更有甚者,引發(fā)抵抗力弱的寶寶發(fā)生氣管炎、哮喘和早搏等心律失常。
反擊策略 盡量選擇全棉等天然面料,少接觸化纖產品。若一定要選擇化纖產品,務必注意pH值,pH值代表產品的酸堿度。須知人的身體表面呈弱酸性。目的是保護皮膚,防止細菌入侵,故最好選擇與人體皮膚酸堿度比較接近的品牌,挑選內衣尤應注意這一點。如針織內衣的pH值就容易偏高,要留心才是。
隱患4:變形
衣褲穿著一段時間后,由于污垢的累積和纖維的老化,衣物可能變得堅硬甚至變形,增加與寶寶皮膚的摩擦,引起皮膚受損或產生瘙癢感,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脫皮或發(fā)炎。
反擊策略 一是對不同質地的衣物采用不同的洗滌水溫,如羊毛織物在309C以上的水溶液中要收縮變形,故洗滌溫度不宜超過30℃;二是針對性地選用衣物柔順劑等衣物護理產品,包括全棉衣物在內,以保證久不變形。已經(jīng)變形的衣褲可考慮更新。
3種褲裝優(yōu)劣談
背帶褲、松緊褲、開襠褲是孩提時代不同階段的必用品。了解各自的優(yōu)勢與不足,也大有裨益。
背帶褲、松緊褲
先說背帶褲,最大優(yōu)勢在于可以解放孩子的腰部,尤其利于3歲以下幼兒的下半身發(fā)育。
相比之下,松緊褲的最大敗筆也在這里,如給胸、腹部帶來一定的束縛,影響內臟以及生殖器官的發(fā)育,松緊帶部位容易引起痱子、皮炎、濕疹等皮膚問題。另外,幼兒肋骨較軟,長期處于松緊帶的壓力之下容易向內凹陷,導致下面的肋骨向外翻出,形成肋外翻,影響健美。
不過,背帶褲也有缺點,如不便穿脫,上廁所不方便等。
因此,3歲內的孩子不妨以背帶褲為主,而上了幼兒園后,為了孩子方便,可考慮選擇松緊褲。趨利避害的竅門是:
◇松緊帶宜寬些,盡量減少對腰部的壓力。
◇褲子不要穿得太高,以臍上l寸為宜,不要壓到胸部,以免造成肋外翻。
◇松緊帶不要過緊,以孩子的小手放進不感到受勒為度。
◇回家后換成背帶褲,讓腰部放松。
◇睡覺時勿穿松緊褲。
開襠褲
對于已能下地走動,但尚未形成大小便習慣的幼兒也是必需的階段性用品,具有穿脫方便、夏季涼爽等優(yōu)點。
不過,隱患不容疏忽,最大的險情是將會陰部及生殖器官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傷害,農村孩子尤其危險。這樣的教訓很多,如一個男孩子蹲著玩耍時,“小雞雞”露了出來,不想被旁邊的一只鵝發(fā)現(xiàn),追過來對著小陰莖狠狠啄了一口,頓時疼痛異常;女孩子將谷子、麥粒等塞進陰道引起炎癥的病例也時有所聞。
所以,穿開襠褲與穿松緊褲一樣,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采用補救措施。如男孩子可用一次性尿布保護會陰部,小女孩則可在開襠處釘上子母扣,大小便時一拉就開,便后再系上。
◇用布做幾個小墊子,孩子坐著玩耍時墊在屁股底下。
◇2歲左右則應該穿滿襠褲。
強化對孩子的監(jiān)護,隨時留意小兒會陰部的健康狀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察看。如孩子陰部紅腫、流出分泌物或者用手搔抓陰部,或者尿尿時哭鬧,表明可能存在“疫情”,及時送醫(yī)院為上策。
◇家有女孩的家長更要留神,由于小女孩的陰道開口比黃豆還要小,懷疑有異物侵入時父母不可隨便將手指伸向里面探查,應該經(jīng)肛門伸入直腸,因為直腸與陰道僅有一壁之隔,而這道壁又是由一層薄薄的軟組織形成的,故能通過直腸壁而觸摸到陰道里的異物。
探查前大人先將小手指涂上潤滑油,手法要輕柔,不可粗暴或急躁行事。另外,更不可輕易動用夾子、鑷子等金屬器械,直接伸入陰道內去夾取異物。奧妙在于陰道黏膜相互挨得較近,金屬器械極易損傷黏膜,引起出血、發(fā)炎或者粘連等近期或遠期問題,留下憾事,甚至遺禍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