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求職擇業(yè)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大學生在求職擇業(yè)的過程中也逐步開始深入社會,成為社會關系網中的一份子,在某種意義上,大學生的良好個性特點和所擁有的社會支持關系網絡會對其成功擇業(yè)起到重要的作用。社會病理學家卡普蘭認為, 社會支持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 情感、自尊、評價、歸屬、身份,以及安全的需要等) 通過與顯著他者的互動而得到滿足的程度。身處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往往生活環(huán)境簡單,生存狀態(tài)安逸,客觀上缺乏社會實踐的機會,主觀上缺少了解社會的欲望。而在我們傳統(tǒng)觀念中,始終認為學習才是學生的主要任務,社會經驗被排在細枝末節(jié),可有可無。因此,研究大學生與社會群體之間的交往情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方法
以某高校應屆畢業(yè)班級為對象,采用“立意抽樣”方法進行數據收集,通過問卷法獲得相關數據,由pajek軟件進行相關分析。
二、采用E-I指數測量法,了解性別特征時候在學生擇業(yè)中起到決定作用
E-I指數的含義是:將網絡中的存在的關系數量分為兩類,派別之間的關系(External links)和派別內部的關系。前者對于組織的危機管理來說往往居于重要地位。據此構造出一個指數,稱為E-I指數(External-Internal Index ,簡稱為E-I Index)。
1.為了對學生之間的交互行為作進一步的分析,建立在以性別互動的數量比較基礎上,對每一位學生的E-I指數進行了測量,用以分析在班級群體人際關系交互中性別是否在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從表1中可以看出,女生在人際關系交往中的群體密度要高于男生,也就說明在班級群體中女生的交往關系頻率比男生顯著,相對溝通比較容易。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女生比男生更敏感,遇到問題更傾向于向同伴傾訴,尋求支持,因此在群體密度方面高于男生。正因為如此,表現(xiàn)出女生與社會支持網絡的聯(lián)系并不緊密,缺乏交際和信息的來源,很容易導致就業(yè)信息來源閉塞,就業(yè)技巧貧乏,求職成功率低。而男生因為性別特點能夠較多的脫離自己所在的小群體和小圈子,因此獲得社會支持屬性就更高,更容易獲得信息和職業(yè)機會。
2.學生干部是否在咨詢關系網絡活躍程度高,從表2中可以看出學生干部在咨詢網絡中密度最大,達到0.291,說明在咨詢網絡中學生干部要比普通同學掌握消息的來源和流通的方向。因為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更加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與自我疏導,因此學生干部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班級管理和學校活動,在平時為了開展各項活動,或者為了加強同學與老師之間的聯(lián)系,他們與同學的接觸比較多,也更容易了解同學,并獲得同學的信任,因此學生干部在咨詢網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學生干部更容易從老師和就業(yè)中心得到就業(yè)相關信息,也更善于聯(lián)系社會,并利用網絡、報紙等媒體活動就業(yè)的信息,這樣在老師推薦機會高,信息來源多,個人素質強的綜合優(yōu)勢下,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學生就業(yè)情況要優(yōu)于普
通同學。
為了具體了解班級職務屬性對每個班級成員在咨詢網絡中的影響,通過表3對咨詢網絡中的群體層次關系和E-I指數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班級層次相差比較大,表現(xiàn)出學生干部在咨詢關系中的核心性較強,但咨詢信息的傳遞因為成員個體的關系并不是均等和完全的。
3.就業(yè)支持關系網絡中的相關性。在就業(yè)支持關系網絡的調查中,關系數據分為知曉、情感、咨詢、協(xié)作交流關系網絡進行收集,各種指標的分析也是在這四個矩陣的基礎上進行的。為了驗證四個關系網之間的關系,我們還要研究一下不同的矩陣之間到底存在著多大的相似性。例如,情感的加深是否會促進雙方的情感關系、咨詢關系及協(xié)作活動情況。這就是矩陣相關性分析。這是一種以重新抽樣為基礎的方法,已經在社會網絡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計算結果包括一系列Pearson相關指數,采用Ucinet中的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簡稱QAP)對情感和咨詢兩個矩陣進行矩陣相關性分析。
從以上兩表可以看出,各矩陣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均在0.26以上,且顯著性水平均為0.000,說明各個矩陣之間均呈現(xiàn)正相關。情感關系與知曉關系矩陣之間的相關性最高,為0.432,說明良好的情感溝通是促進相互了解的基礎,按按Pearson相關系數值由高到低依次為:情感與知曉0.432,協(xié)作與咨詢0.394,咨詢與情感0.304,咨詢與知曉0.286,Pearson相關系數最低的是協(xié)作與知曉矩陣,為0.263。
因此說明,在大學生就業(yè)工作中,情感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情感溝通能夠對大學生就業(yè)起到促進作用,并能使其他的關系網絡結構進行優(yōu)化,發(fā)揮出最大的效力。
三、結論
本文將大學生個人屬性與就業(yè)支持網絡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從“量化”的角度展現(xiàn)出當今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因個人屬性問題對就業(yè)所產生的影響,希望能夠通過開展相關的分析,幫助大學生改進和優(yōu)化個人屬性特征,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就業(yè)求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