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言表達方面,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在基礎(chǔ)等級和發(fā)展等級中分別提出了相應(yīng)的要求。針對這些要求,只要我們掌握一些為語言著色添味的技巧,包括活用、移用、疊詞等,還是大有可能讓自己的筆端流麗的。
【關(guān)鍵詞】語言表達 表達技巧 活用 移用 疊詞
一、活用:轉(zhuǎn)化的風采
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中是一個極其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古代詩人在煉字鍛句方面就出過不少因詞類活用而取得異常效果的例子,諸如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孟浩然“微云淡河漢”的“淡”,蔣捷“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紅”、“綠”,都是因為詞性活用而帶來了醒目的效果。現(xiàn)代漢語表達上借助詞性活用,同樣能夠產(chǎn)生異乎尋常的效果。請看下面幾組例句:
(1)愛情是生長在絕崖邊緣的光明的花瓣,要想采摘必須英勇無憾。羅密歐與朱麗葉為愛的美艷與甜蜜,付出了生命的哀婉,文學(xué)史至今難承這沉重的悲愴。(2010年山東考生《光明與陰影構(gòu)成美麗的花》)
(2)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在編織著夢想與希冀。遙望蒼穹,星空閃爍訴說著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誠的禱告;那夢想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遙遠,因為那是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浮于現(xiàn)實的繁華與幻想。(2010年北京考生《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3)一條幽徑,曲折迂回中總會激起賞心悅目的向往;一波巨瀾,潮起潮落時更能疊出驚心動魄的鳴響;一個故事,缺憾悲婉里才有肝腸寸斷的凄涼;一種人的生活,跌蕩困頓中方顯驚世駭俗的豪壯。(2010年山東考生《相擁而行》)
例(1)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為愛的美艷與甜蜜,付出了生命的哀婉,文學(xué)史至今難承這沉重的悲愴”若改作“羅密歐與朱麗葉為美艷與甜蜜的愛,付出了哀婉的生命,文學(xué)史至今難承這悲愴的重量”,則味道盡失?!懊榔G”、“甜蜜”、“哀婉”、“悲愴”四個形容詞置于句末被活用作名詞后,不光因位置的調(diào)整而得到語意的強化,而且形容詞原有的對某種情態(tài)的表現(xiàn)被凸顯,能激發(fā)人的想象,加強感染力。例(2)中的“先人祈福的呢喃”遠不是“先人呢喃的祈福”可比,擬聲詞“呢喃”后置凸顯活用作名詞,情態(tài)感全出,讓人如聆其聲、如臨其境。例(3)中的“向往”、“鳴響”則是動詞活用作名詞的形式,與前面的修飾語搭配,形象生動,神形畢現(xiàn)。
二、移用:嫁接的魅力
移花接木,別有心巧,這或許正是遣詞用語上移用手法的觸發(fā)點吧。把慣用于描寫甲事物的詞語移過來描寫乙事物,往往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感到別具一格,蘊味獨到。朱自清散文《威尼斯》中“這方場中的建筑節(jié)奏其實是和諧不過的”一句里就把用于描寫音樂的“節(jié)奏”一詞移用過來形容建筑物的和諧搭配,令人玩味。高考作文中巧借移用激發(fā)語言獨特風味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試舉幾例:
(4)飛鳥過往間,生生滅滅,千年的過客擷來冷月吐織馨香的巾絹,為你擦亮迷離的雙眼,去發(fā)現(xiàn)塵封于天地之間的美麗。輕馭遐思,找尋曾經(jīng)難以磨滅的一抺瑰麗。(2010年福建考生《馭思,輕吟韻調(diào)》)
(5)美麗,棲居在光明與陰影的樹枝上,于是醞釀了寶黛,醞釀了天上街市的燈盞。(2010年山東考生《光明與陰影構(gòu)成美麗的花》)
(6)手里捧著書,在幽幽荷香中,溫一壺月光下酒,在字里行間聆聽來自遠古的清音。(2010年甘肅考生《深閱讀之美》)
例(4)中的“吐織”本是用以寫蠶的,移用來寫月,形色俱出,這與上文例(2)中的“編織著夢想與希冀”意趣一致;此外用“塵封”寫“美麗”,用“輕馭”寫“遐思”,一下子便化無形為具體,變抽象為形象,使意象活了起來。例(5)中讓“美麗”“棲息”,賦予“美麗”以形態(tài);例(6)中變“月光”為“溫酒”,則是輕巧地打通了欣賞的視覺、聽覺與觸覺。移用手法運用得體,便可就物生情、即物生相,情味令人咀嚼不盡。
三、疊詞:重奏的神韻
說到疊詞的妙用,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讀來朗朗上口,珠圓水潤,情致歷歷在目,楚楚動人。疊詞在語言表達上收效顯著,可強化詞義,可美化音韻,更可讓描寫對象神氣活現(xiàn),風姿盡顯于讀者眼前。請看下面的例子:
(7)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一床光潔的月光,裹著淡淡的清輝,覆過被黑暗籠罩的凄凄心扉。多少歡聲笑語,都逝去了,但一曲《二泉映月》卻永遠凝結(jié)在兩根弦上,滿腔的愁怨似泉水般汩汩溢淌而出。(2010年福建考生《馭思,輕吟韻調(diào)》)
(8)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家呀,一間房,一張灰不溜秋的滿是坑坑洼洼的桌子擺在同樣坑坑洼洼的屋子的中央。他正孤零零地一人坐在桌邊吃飯,見了我,便忙著架火燒水泡茶。(2010年重慶考生《難題》)
(9)仿佛是一夜之間的事,十八歲款款地走到了我的面前,讓我捉摸不透。十八歲是一朵花,慢慢賞來,粉嫩嫩,芳幽幽;十八歲是一首詩,輕輕吟來,情深深,意綿綿;十八歲是留在相冊里的絢爛歲月,悠悠品來,笑盈盈,光燦燦。(2010年浙江考生《角色轉(zhuǎn)化之間》)
例(7)中“淡淡”、“凄凄”準確地寫出月光的亮度、心情的色調(diào);“汩汩”則既寫出了愁怨之重,又使愁怨具有了形象性。例(8)“坑坑洼洼”疊詞反復(fù),一個破落不堪的家室躍然文字之間,簡練傳神,發(fā)人想象。例(9)疊詞串接,聲韻玲玲,文字間閃爍著十八歲鮮活的生命氣息,燃人心魄。
上述三種遣詞煉句的方法,只是就特定角度對語言運用技巧的一點闡發(fā)而已,但如能堅持有意識地揣摩訓(xùn)練把握,達到自如運用的地步,那么對于改變作文語言平板無味的狀況定然會產(chǎn)生不小的幫助。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明達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