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今年江蘇高考作文中呈現(xiàn)出以下問題:題材單調(diào),立意低幼;三段泛濫,既偽且淺;偷換話題,穿靴戴帽;形散神散,東拉西扯。正視這些問題,可作為日常教學及復習備考的參考。
【關(guān)鍵詞】高考作文 問題分析 日常教學 復習備考
今年有幸參加了江蘇高考作文的閱卷工作,感觸良多。整體情況,自有專家點評,勿庸贅言,這里僅談談閱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問題,作為日常教學及復習備考的參考。
一、題材單調(diào),立意低幼
今年的作文題材大都是“環(huán)?!?,千篇一律。我為此寫了一首打油詩,僅搏一笑:
爺爺奶奶覺悟高,節(jié)水種菜行環(huán)保。還有娃娃語驚人,哥本哈根斥美佬。菜場專挑綠色找,竹籃也是少不了。家里餐桌全是素,忙給主廚做檢討。戀家的人可不少,一有功夫往回跑。幾天不見全變樣,不是太差就太好。梭羅淵明正趕巧,瓦湖南山訪客跑。無奈滿目皆瘡痍,只好穿越夢里找。動物頻繁開大會,聲淚俱下討環(huán)保。剩下孤鳥到處飛,可惜沒地可落腳。寫作累積最可靠,萬萬不可抱佛腳。若憑考場急行文,一世功名隨浪漂。
這里有些題材還是不錯的,但大多考生所寫的卻只有平淡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粗糙的文字描寫、直白的流水記敘、膚淺的主旨立意,這就注定了他們只能在三、四類文徘徊。
那怎么才能在高考當中拿到高分呢?在審題正確的前提下,關(guān)鍵還是立意,這是評判等級的最關(guān)鍵所在。
江蘇卷“綠色生活”這個文題由兩部分組成,中心語雖是“生活”,但對于“綠色”的理解,卻決定了文章立意的高低。這個題目中“綠色”是一種隱喻,提示語中也給出了三個方面的提示,其核心喻義為生命、生態(tài),最終指向是“自然”。由此推彼,“綠色”還可表達人們希望的、美好的、健康的、低碳的、積極的、和諧的、詩意的等含意。從精神層面出發(fā),立意往往要比從物理屬性或單純的環(huán)保要高。比如有篇我在閱卷過程中打的剛好被專家組選中刊登的滿分作文,就比較注重心靈的感受。小作者借散步不經(jīng)意地引出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文明的沖突,飽含著對寧靜和諧的生活狀態(tài)的追求和渴望。例文節(jié)選如下:
我無法想象外面熱鬧的城市上空漂浮著多少浮躁不安的靈魂,他們像一個個野游的孩子,不知何去何從。習慣了霓虹燈的眩目,熱衷于名利的追逐,有誰愿意留住這一塊沒有任何商業(yè)價值的綠地呢?又有誰意識到“人工綠化工程”正吞噬著我們的綠色生活和綠色心靈?
二、三段泛濫,既偽且淺
用三段論寫議論文能使文章議論層次清晰,中心突出。但現(xiàn)在考生只得其形而忘其神。以為隨便拉上三個分論點,再往中心論點上一靠就行,導致今年議論文可能超過一半是這種偽淺的三段論。最典型的就是這種:
綠色生活需要從我做起。
綠色生活需要從國家做起。
綠色生活需要從全世界做起。
文章緊扣綠色生活來說,而且是從怎么辦這一角度出發(fā),并且還由小到大、層層深入來寫,可這樣寫有意義嗎?拿專家組的話來講,這都是正確的廢話。
但三段論也并非一無是處,這里有一篇滿分三段論式的議論文,值得借鑒。例文節(jié)選如下:
綠色生活,并不意味著文明的倒退,并不標志著人類的返祖?!?/p>
綠色生活,不必要如魯賓遜般地浪跡荒島,也不必如陶淵明似地逃離都市樊籠?!?/p>
綠色的生活,已不僅僅是還自然一個原貌,還地球一分安寧,它更是人類心靈的特殊的自我救贖。當周圍盡是陌生的身影,當路口車流讓你迷茫,當城市高樓遮住了清晨的霞光,綠色生活就成了解除心靈桎梏的“救命稻草”。當人們意識到應有自由、寧靜靈魂,那么,他們就會自然地去保護身邊來之不易的綠色。污濁的心靈,向往的只是臭水溝!當人們倡導綠色生活時,莫忘記綠色之芽應該從心田萌發(fā)。心中有綠芽,世界才有盎然綠意!
這篇滿分作文的作者對命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緊扣現(xiàn)實,從生態(tài)到心態(tài)對綠色生活進行全方面深層次的解讀,并且非常理性地提出了“正視生命的本質(zhì)”的呼告,引導人們正確地追求綠色生活。
三、偷換話題,穿靴戴帽
閱卷過程中有一類文章注定是五類文以下的,那就是偷換話題、穿靴戴帽類的。他們把“綠色生活”當作一個無所不包的“筐”,沒有聯(lián)系地把“寬容”、“堅強”、“奮斗”、“愛國”、“母愛”、“科學”、“創(chuàng)造”之類生拉硬扯到文章中去?;蛘唛_頭結(jié)尾切合題意,中間放一個事先準備好的文章,主旨與試題游離,似是而非。這兩種最高賦分都不超過42分。
學生如果在考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不經(jīng)意之間游離了主題,怎么辦?以“綠色生活”為例,專家指導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掛靠”,即可挽救。
“堅持”、“堅韌”類的可以這樣掛靠:由于堅持、堅韌、有毅力、不畏艱辛,自己的心胸變得開闊了,能平靜地、大氣吞吐地、目光深遠地對待榮辱、沉浮、成敗、生死等等,這種人得天地之正氣,他們的精神、意念和行為可用“綠色”來隱喻。這樣寫就可以正常評分。
“母愛”類的可以這樣掛靠:由于母愛,使“我”懂得了要熱愛自然,要護衛(wèi)自然,要順乎自然,這種“母愛”可以被喻為“綠色”。這樣寫也可正常評分。
總之,無論如何,在高考作文中一定要切題!
四、形散神散,東拉西扯
閱卷過程中有一種文體是閱卷教師最頭疼的,那就是文化散文類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秋雨體。這類文本往往探討的不是精神的綠色就是文化的綠色,立意原本可算上等,但全文或僅是浮于表面的羅列,或純屬無病呻吟,或壓根與主題無關(guān)。文章美則美矣,可再華美的外表也難掩空洞無物的內(nèi)在。因此,這類文章多為四類文,如果主題再隱晦點,語言再艱澀點,被人認為屬于不好好說話那種類型的,便很容易落于五類文中。
還有一種東拉西扯型的,文章從頭到尾不斷出現(xiàn)種種沒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東西,甚至有些也是寫的“環(huán)?!鳖}材,但他們常常沒有邏輯,用專家的話講,這叫“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這就被定義為寫作基本功很差,不得超過41分。
因?qū)懽髋c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關(guān)聯(lián)極大,所以寫作技能從本質(zhì)上來講是不可復制的,這就給作文教學帶來了重重困難,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我們?nèi)晕凑业揭环N能大規(guī)模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教學方法。但不管有多艱難,我們有義務更有責任去追尋理想的作文教學方法。希望這次閱卷能給我的作文教學注入新鮮元素,也希望我的這篇心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