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個性化閱讀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閱讀方法,是適應學生學習的一種必然的選擇。作為教師,應根據(jù)學生閱讀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個性化閱讀,鼓勵學生思考感悟,與文本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要敢于跳出書本,擴大閱讀量。
關鍵詞:感悟;互動;創(chuàng)新;擴大
德國美學家沃爾夫?qū)ひ辽獱栐凇堕喿x活動·審美反映理論》一書中認為,“每一閱讀瞬間都在刺激記憶,而被激發(fā)的記憶則能夠通過不斷調(diào)整視角的方法使各個視角活躍起來,并且逐一個性化”。現(xiàn)就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從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 感悟閱讀
感悟閱讀即給學生自主學習、思考、感悟的空間,鼓勵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并不是毫無主見、毫無思想的人,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文化修養(yǎng)、性格愛好等個性因素都會影響乃至制約著他們對文本的感受。學生個性心理的不同決定了其閱讀感受和欣賞體驗的不同。今天,我們高頻率談論的“自主”理念主要是針對傳統(tǒng)學習方式中“他主”的概念提出來的。過去的閱讀教學,主要建立在學生的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成被動接受的客體??墒?,知識不能僅僅靠外界的強硬灌輸,這樣獲取的知識是僵化的,其效率也是極低的。“新課標”強調(diào)了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感受、體驗、理解,才能保護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才能使他們的語文答案豐富多彩,才能使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多樣化,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二、 互動閱讀
互動閱讀過程是文本的藝術形象、作者的情感意趣與讀者的認知感受相互作用的過程。首先,文本是作者心聲得以直接或間接吐露的載體。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與學生正是通過“藝術作品”——文本這一中介進行心靈的互動,情感的交融。這一活動的流程是:讀者進入文本——文本觸發(fā)讀者展開情緒化活動——讀者對文本的情智、意趣做出相對應的反應——讀者的原認知與文本的意蘊碰撞而產(chǎn)生情緒態(tài)度的變化。閱讀文本,是讀者與作者或作品中人物進行最真誠的對話交流,進行著“心靈的碰撞與靈魂的問答”。其次,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在給一位語文老師的信中說:“語文老師不是只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的。一篇文章,學生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教師經(jīng)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會提高……”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要求學生只接受某一種思維模式,只按照某一種認識結(jié)論來解答問題,而應從多方面以多種形式給學生以點撥、指導,讓學生超越自我認識的局限性,對自己、人生、社會、歷史的價值與意義做出更高層次的解釋,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另外,在閱讀中,學生要想獲得對世界的多種了解、建構出世界豐富多彩的意義,就需要廣泛借助他人的視角、頭腦、見識和智慧。例如,教學《我們愛你啊,中國》時,我情不自禁寫了一段抒情短文當堂誦讀。在這種氛圍中,有一位學生吟誦了美文《我驕傲,我是中國人》這首詩,有的學生畫一幅簡筆畫,有的學生唱一曲《我的祖國》。整個課堂沉靜在一種真切的感悟中,為濃郁的抒情基調(diào)奠定了基礎。
三、 創(chuàng)新閱讀
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痹陂喿x中,不應讓學生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應引導其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建構意義,甚至創(chuàng)造意義。教學中,我允許學生對同一問題發(fā)表不同的看法。針對作品情節(jié)、人物、主旨、結(jié)構所作的評論,我都予以充分肯定。在閱讀課中,學生的一點懷疑、一聲感嘆、一句批評,哪怕是一知半解,帶著稚氣,只要是自己的獨特體驗,只要是自己的獨立思考,都是可貴的。在閱讀《黃鶴樓送別》時,我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學生的自主閱讀,讓他們在細細欣賞長江邊的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美景的同時,體會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真情實感,從而感受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情感意境。
四、 擴大思考
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擴大閱讀是個性化閱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毋庸置疑,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課內(nèi)獲得,但課堂不是由教師“一統(tǒng)天下”,課堂是語文教學的起點,但卻不是語文教學的終點。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化已不再是新鮮話題。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盡可能多翻閱一些資料,及時補充新信息。要敢于跳出課本,從一個大的視野來把握課文,審視課文。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閱讀,還要擴大課外閱讀量,鼓勵學生讀整本的書和各種報紙雜志,勤做讀書筆記,同時把好句、好段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總之,個性化閱讀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閱讀方法,是適應學生學習的一種必然的選擇。作為教師,只要根據(jù)學生閱讀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個性化閱讀,就能激活并創(chuàng)造具有生命力的語文閱讀教學。
(連云港市贛榆縣塔山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