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加強技巧、武術訓練等教學工作入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持之以恒的訓練,可以活躍課外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學生;體育訓練;課外活動
初中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但學校集體活動主要以文化學習為主,而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家長的溺愛使他們回家一般也很少參加體力勞動,坐著看電視的時間比較長。這些原因,使他們一般缺乏鍛煉的機會,所以大多具有體力較弱、靈巧性等身體素質欠佳的生理特點。教師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這些素質,可以從加強技巧、武術訓練等教學工作入手,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
一、 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
要使初中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具有靈巧性、敏捷性、柔韌度、協(xié)調能力等身體素質的鍛煉,除了要向學生講清鍛煉的意義之外,教師還要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教師要堅持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提高自己的體育基本功,在體育課上作出優(yōu)美、準確的示范動作,對每一個學生在體育方面表現出來的點滴進步都給予及時表揚和鼓勵,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在學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指導者,那樣會拉長師生之間的距離感,教師還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所以,教師要和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多溝通、多交流。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和學生在一起共同訓練,和學生一起互幫互學,教學相長。這可以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主動地向老師和進步比較快的同學學習,掌握各種動作要領,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二、 持之以恒的訓練
為了鞏固和提高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水平,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持之以恒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基本功。在每一節(jié)體育課上,教師都可以安排技巧和武術相關的教學內容,并使之有適當的密度和運動量,做到講練結合,與其他運動項目的教學結合。如在教學100米跑時,可讓學生先練弓步、撲步的壓腿、縱叉、二起腿等動作,增強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和彈力,提高學生的短跑速度。訓練競賽項目4×100米接力跑時,可以先組織學生打幾路拳,提高靈敏性、協(xié)調性等身體素質,使交接棒等動作穩(wěn)、準、快。這樣,堅持每一堂體育課都進行持之以恒的訓練,學生的體育基本功才會扎實,才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三、 活躍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讓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得到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課外體育活動中,不但要組織全體同學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還可以根據分層教學的需要,把平時有體育天賦和特長并且對體育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組織起來,組成技巧、武術訓練隊作為課外活動興趣小組,訓練教材上的項目和選練一些難度較高的動作。這樣,訓練隊在體育課上可以起到老師的小助手作用,在體育運動會上,可以是競賽的好運動員。教師還可以把技巧和武術等項目的訓練與球類等體育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針對初中學生喜愛唱歌、跳舞等文藝活動的心理特點,教師還可以把技巧和武術等項目的訓練與文藝排演結合起來,在歌唱和舞蹈中穿插技巧、武術等有關動作。歌舞動作既新穎又健美,充分調動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的基本功得到鞏固和提高。一舉而多得,事半而功倍,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
筆者長期以來在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中,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靈巧性、敏捷性、柔韌度、協(xié)調能力等身體素質,學生在體育中考中體育達標率較高,競賽中的單項成績和集體項目成績都較高。實踐證明,持之以恒的訓練,可以活躍課外體育活動,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有效達成體育與健康終身體育的教學目標。
(東??h平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