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一個下午,陽光明媚,心情愉悅的我手捧著教材走進教室,這節(jié)英語課主要介紹有關(guān)克隆的一些知識。我在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胸有成竹地走進了課堂。
經(jīng)過幾分鐘的Fall talk后,我通過幾張圖片引出課題The perfect copy,隨后在聽完課文錄音的基礎(chǔ)上提問:What do you know about cloning? What was the name of the first cloned mammal?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to clone? 由于學生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他們反應非常積極,有些甚至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就說,課堂氣氛十分融洽。
小王說:“The name of the first cloned mammal is Dolly. And I like dogs but I don’t like mice.”(世界上第一只被克隆過來的哺乳動物名叫多利。我喜歡狗不喜歡老鼠。)
“Why?”(為什么?)
“Because dogs are lovely, Mice are ugly. And I want to clone my dog which died three years ago.”(因為狗很可愛,老鼠很丑陋。并且我想克隆一只我以前養(yǎng)的寵物狗,它在三年前死了。)
小張說:“I want to clone Xiao Ming. He always laughs at me, so I want to clone a person who looks exactly the same as Xiao Ming that I can bully him. ”(我想克隆小明。因為他老嘲笑我,所以我要克隆一個跟小明長的一樣的人來欺負欺負。)
教室里立刻傳來一陣笑聲,有的人甚至都笑得趴在桌子上了。這時,我將課前設(shè)計好的一個問題告訴了學生,讓他們進行小組討論。
就在我指導一個小組同學的討論時,突然聽到一個女生大聲尖叫:“老鼠?!敝宦犛械娜嗽谡f:“老鼠在哪?真的還是假的?”就在這時,幾位眼尖的同學看到一只小老鼠順著墻角一直亂竄,所到之處無不引起一陣尖叫,班里很多女生都嚇得站到了凳子上。由于我第一次上課遇到這種情況,一下子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有幾個膽子大的男生拿起掃帚準備捉老鼠,可是老鼠速度很快,根本就逮不著。老鼠一直沿著墻角跑了好幾圈,最后從門縫里溜出去了。幾分鐘后,班級里還是不能安靜下來,很多人一直在議論紛紛。
說實話,我當時心里很惱火,真想脫口而出:“現(xiàn)在還是上課時間,有什么事情下課后討論,怎么這么大的人一點自制力都沒有?!笨墒沁@樣的話會一下子破壞剛剛的教學氛圍,學生也會起逆反心理,他們還會心甘情愿地回到課堂教學中進行互動嗎?突然,我想起一件事,在我以前上大學的時候,一次上英語課,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課堂里出現(xiàn)了一個不速之客——老鼠,只不過當時的角色不同,我還是一名學生。我和其他人一樣,嚇得大聲尖叫。那時我的英語老師雖然是個女的,可在那一刻的表現(xiàn)絕對賽過一個男人。只見她眼疾腳快,一下子就用那高跟鞋結(jié)束了那只小老鼠,并教育了我們一頓:“不就是一只老鼠嘛,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想到這里,我閃過一個念頭,何不把這個事情講給他們聽聽,先讓他們把注意力從老鼠那里轉(zhuǎn)移到我的身上,然后以老鼠為話題,說說他們是否喜歡老鼠,談談老鼠的惡習,以及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世界上第一只老鼠被克隆出來。這樣,不就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這節(jié)課的有關(guān)克隆的主題上了么?果然不出所料,學生們對這些話題非常感興趣,積極參與,有些同學甚至還提到了動畫片中的米老鼠,課堂上不時爆發(fā)出一陣陣笑聲。下課后,我感覺他們對這個話題還意猶未盡,一個個依依不舍的,從他們充滿笑意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回到辦公室,我思緒萬千,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幾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和諧融洽的氛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意外”,而這些“意外”經(jīng)常會擾亂教學節(jié)奏,打亂教學思路,破壞課堂的整體氛圍。如果教師能夠隨機應變,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并及時采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也許許多不曾預料的驚喜會不期而至。所以,我們應以平常心來對待課堂上發(fā)生的每一件事,發(fā)掘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并及時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堂,不同的環(huán)境,而課堂上的突發(fā)事件往往是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真實表現(xiàn),處理得當,它將成為課堂中極其亮麗的一部分,成為一個有價值的教育素材,這就是教育機智。教師的教育機智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活動和教育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磨煉與感悟而逐漸獲得的。在教育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有發(fā)揮教育機智的潛質(zhì)。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讓我的課堂煥發(fā)生機,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得到最真實、最全面地發(fā)展。
(鹽城高等師范學校綜合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