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實踐表明,幼兒園工作只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提升家長的教育理念,激發(fā)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實現(xiàn)家、園教育的同步,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概括說來,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與聯(lián)系方式有如下幾種。
一、個別方式
個別方式是指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家長一對一的聯(lián)系與進行工作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密切家園聯(lián)系、實行同步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和發(fā)展水平上的差異進行個別教育。同時,由于每個孩子家庭狀況、家長的教育觀與教養(yǎng)方式都各不相同,教師必須針對每一個幼兒和家長的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工作。
1.家庭訪問。家庭訪問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兒在家中的真實情況,家庭及其周圍環(huán)境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影響,以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態(tài)度和方法;介紹幼兒的在園表現(xiàn),進步與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幼兒的具體表現(xiàn)與家長共同商定教育措施。為此,教師家訪要把握好一些重要的時機。
(1)每學年開始,要對班級的孩子進行一遍家訪。訪問前首先要確定目的、要求。對新入園的孩子,讓幼兒在入園前先認識老師并建立初步的情感,以便入園后消除生疏感,減少焦慮,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教師應事前設計好調查表,對幼兒在家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學習習慣、性格、愛好以及家長的要求等進行調查,做到心中有數(shù)。中大班新接班的老師,在幼兒入園后一周,對班級孩子有個初步了解之后,再深入家庭進行家訪,反饋幼兒在園表現(xiàn),結合家長意見,確定幼兒近期教育目標。
(2)當幼兒偶發(fā)疾病、發(fā)生意外事故及有嚴重的行為問題時,要立即進行專題家訪。教師應當以親切負責的態(tài)度,安定家長情緒,以關愛幼兒的態(tài)度,明確提出問題,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3)當發(fā)現(xiàn)某些幼兒家長家庭教育方法得當、效果良好時,要及時總結經驗,加以推廣。
(4)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需要給予安慰和幫助時,要及時進行家訪,盡早作出應對。
2.個別談話。這是教師進行家長工作最簡便、最經常、最及時的方法。我園教師時常在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與家長交談有關教育孩子的情況,向家長反映問題,并提出家庭配合的要求。為此,教師在事前要做好準備,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設想,同時要營造一種寬松的氛圍,使家長消除顧慮,輕松參與交流。
3.電話。對于工作繁忙無暇接送孩子的家長,可以利用電話進行聯(lián)系,一般家園雙方要了解對方最佳的通話時間,適時聯(lián)系。
4.觀察記錄。觀察記錄是對幼兒每日情緒、進餐、午休、學習等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在離園時反饋給家長,使之一目了然。
5.書信、便箋。對于家長長期在外學習或工作的幼兒,雖然平時家中有祖輩或親戚、朋友作為監(jiān)護人,教師仍要設法與孩子的父母取得聯(lián)系,一般應用書信形式向家長匯報孩子的成長情況,及時進行溝通。
6.園長信箱。在出現(xiàn)問題時,有時家長不方便面談或者表明自己的身份,為了方便家長,我們專門設立了園長信箱,定期收集家長的意見與建議,以便及時了解班級的情況與家長的想法。
二、集體方式
集體方式是指幼兒園對家長群體進行工作的方式,如召開家長會,開設家長課堂,進行家教經驗交流,設立家園聯(lián)系欄,組織面向家長的開放日,給家長提供學習資料等。
1.家長會。我園的家長會分為班級和年級的兩種形式。除了對于年級的共性問題可召開年級家長會以外,通常都是采用以班級為單位的家長會,每學期召開2~3次,學期初向家長宣布班級工作計劃、教育目標及大型活動和工作重點,同時公布家長需要配合的內容,使家長對幼兒整個學期的生活學習安排有一個整體了解,期末再對全體家長總結班級工作,匯報成果,提出努力方向。
2.家長學校。家長學校是普及家教知識的有效渠道,是幼兒園開展家長工作的重要平臺。家長學校的任務是系統(tǒng)地向家長講授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由于我園班級多、家長多,我們常以年齡段為單位舉辦家教知識講座,每學期每年齡段兩次,由園長等分別主講;有時還會請家教方面的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由于同年齡段孩子在生理、心理上有著共同的特點,因此目標性更強,更具指導性。這些年來,我們通過家長學校向家長提供了較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育兒方法,解決了一些家長的教育困惑。
3.家園聯(lián)系欄。目前,我園和大多數(shù)幼兒園一樣,班班設立家園聯(lián)系欄,介紹有關家教新觀念、家教好經驗、保健小常識、季節(jié)流行病的預防等知識。同時介紹本班近期教育目標、家園合作內容、課程內容及一些有針對性的家長家教指導性文章。
4.開放日。我園每學期都要定時對家長實行半日活動開放,屆時邀請家長來園觀摩和參觀幼兒園活動,使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內容、方法,親眼看到孩子的表現(xiàn)與發(fā)展水平,以及跟同齡孩子相比的優(yōu)勢與差距。家長開放日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園的透明度,加大了家長的參與度,使家園關系更為密切,在合作教育孩子方面配合得更加默契。
5.親子活動。除了正常的半日活動開放外,我園分別在節(jié)日慶祝、課程活動、運動會中,邀請家長來到幼兒園,跟孩子一起表演節(jié)目、一起動手做游戲、觀看幼兒運動比賽等,家園雙方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共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6.社會活動。每學期初,由家長自愿報名參加班級成立的家長委員會,除協(xié)助教師做好家園溝通外,還負責組織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春季野游、夏季觀看麥收、秋天到果園里摘蘋果等。我們還經常結合教材內容,由家長委員會組織孩子和家長走進社會,長知識,開眼界,增見識,如在消防日參觀消防演習,或是在馬路上觀看交通指揮等。
(責 編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