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真正把學習當成是自己的事,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偶然間的一個創(chuàng)意,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把自己的做法記下來,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示。
一、聘請“導學員”
期中考試前,為了搞好各項測查,我請出16名語文素質較高又有責任心的同學做我的“小助手”,這便是語文“導學員”的前身。為了激勵他們切實負責任地做好測查工作,我宣布要在學生中間聘請一批“導學員”,并擬訂了一份“聘書”。 聘書的內容是這樣的——
聘書
經多方考察,發(fā)現(xiàn) 同學對語文學科有濃厚的興趣,有相當好的語文素質,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品質優(yōu)秀,故聘請為語文“導學員”。特發(fā)此證,以資鼓勵。
聘書下面,我親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把聘書打印出來在班上展示,告訴大家,誰認為自己符合條件,就可以提出書面申請,考察兩周后將正式聘用。班上半數(shù)以上的同學都積極地遞上了申請。一份份申請書上,個個都充分描述了自己的優(yōu)點,大表學好語文的決心。
一紙聘書,在期中考試的前前后后的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期中考試后,在小組推薦、民主評議的基礎上,我先聘請了14位語文“導學員”,建立起了班級的“語文學習委員會”。
二、“導學員”職責的拓展
起初,“導學員”的工作被定位在“檢查作業(yè)、督促并指導班級同學學習”上。他們個個認真負責,干得很出色。一次偶然的機會,“導學員”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內涵——
我一直在搞“開放式作文教學”實驗,在作文的交流與評價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一絲不茍、字斟句酌和妙語連珠、點評精彩的同學,我決定獎勵他們,同時也刺激一下不積極發(fā)表意見的同學?!皹s譽證書”制成了,我在表彰內容部分留出了很大一片空白,落款處打上了“六一班語文學習委員會”字樣。我想考驗一下這些“導學員”的語文功底。“批改行家”“點評專家”評出來了,我讓每個“導學員”選擇自己最欣賞的“行家”或“專家”并為他們填寫“榮譽證書”(其實是夸夸他們)。結果大出我的意料:同一項表彰內容竟無半點雷同,基本上都抓住了這些“行家”“專家”的特點。我不禁驚嘆于孩子們詞匯的豐富,思維的靈活。其中兩份是這樣寫的:
碧月同學在作文交流與評價中善于發(fā)現(xiàn),態(tài)度認真,視別人的作文為自己的作文,字斟句酌,一絲不茍,深受大家好評,堪稱“批改行家”。
康佳同學在作文交流與評價中語言風趣幽默,簡單明了,點評恰到好處,充滿詩意,富有哲理,被大家一致評為“點評專家”。
我對他們的“點評”大加贊賞,并念給大家一起欣賞,同學們不由得嘖嘖稱贊。
三、“導”與“學”中的精彩互動
學期過半,不少同學已完成了一本日記,一本甚至兩三本的讀書筆記,放在我的案頭,很高的一摞。很想給每個孩子寫上幾句話,一直擠不出時間。機會來了!讓孩子們選擇自己信賴的“導學員”,為自己的日記、讀書筆記寫上幾句“賀詞”,然后蓋上老師的大紅印章,放進“成長記錄袋”中,不是很好嗎?
結果更是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的評價語內容精彩紛呈,他們這種年齡特有的真誠、熱情、活潑、幽默深深打動了我。其中有幾份是這樣寫的:
恭喜你已經記了滿滿一本讀書筆記,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勤記常摘抄,對我們的學習大有幫助。不要翹尾巴,繼續(xù)努力吧!
小書迷,你又記完了一本讀書筆記,我真為你高興!順便送你兩句話:“處處留心皆學問?!?“滿瓶不響,半瓶咣當。”你可不要驕傲啊!
在平凡的日子里,有許多可貴的東西值得我們記憶。你都如實地記錄了下來,這將是你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我真心地祝福你。
……
品味著孩子們蘊涵人生哲理的評語,我欣慰地感覺到:“導學員”們在真誠激勵別人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鞭策著自己,提高著自己;而那些得到賀詞的同學,無異于剛到“加油站”加了一次油,充足了“馬力”。
還是聽聽孩子們自己的心聲吧——
“導學員”李曉琳興奮地說:“老師,這一段時間,我覺得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真的?!彼悬c不好意思,“要是我媽聽見,又該說我臭美了,不過,我真不是自己夸自己?!卑嚅L李佳誠懇地說:“評價別人的時候,我有一種感覺——山外有山,樓外有樓,我再不努力,就會落后?!毙愿窕顫姷内w曉青說:“我看了‘導學員’給我的賀詞,真是太高興、太滿意了。不過,他們已經很優(yōu)秀了,還一個個那么謙虛,真有點不可思議?!?/p>
顯然,“導學員”的這些賀詞、評價語“散布”在孩子們中間,無形中起到了“輿論導向”的作用,像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力量,正促進著孩子們你追我趕、健康發(fā)展。讓導學員參與評價竟產生出如此強大的互動效應,的確讓我始料不及。我相信:孩子們的語文素質一定會在這種“導”與“學”互動的良性循環(huán)中穩(wěn)步提高。
我慶幸自己偶然間的創(chuàng)意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使他們的潛能如原子能般爆發(fā)。
“導學員”的作用還不止于此。
功課剛剛結束,馬上要轉入全面復習測查,我詢問大家的背誦測查進展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半數(shù)以上的同學已經全部完成背誦(包括課文和古詩詞)的測查,班上的幾個“特困生”不但沒被拉下,反而沖到前頭,爆了“冷門”。當班上個別同學對他們的背誦持懷疑態(tài)度時,幾個孩子被激怒了,跑上臺來,遞上自己的《背誦聽寫表》,主動要求當眾點背。我有些為難,但為了給他們“驗明正身”,我只好讓大家點背了其中的兩位。說實話,我真為這倆學生捏著一把汗。結果,他們把課文背得滾瓜爛熟。大家一致同意給滿分?;仡^看看他們的成績表,這兩課的背誦均不是滿分(分別是 8.2分、8.5分)。這是怎么回事?原來,他們不滿足自己第一次的背誦成績,正準備補考呢!兩個人的表現(xiàn)使大家心服口服,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吹健昂筮M生”都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大家自主復習的積極性更高了。(責 編 辛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