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集體生活環(huán)境中得到鍛煉、健康成長。幼兒園和家庭雙方共同承擔起了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重任。這樣一來,家園合作營造和諧統(tǒng)一的教育環(huán)境,就成為教師和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幼兒園如何和家長建立和諧互助的朋友關系,形成家園教育合力呢?
一、贏得家長的信任
家園合作的關鍵是教師和家長雙方教育觀念一致。如果觀念相悖,孩子在幼兒園受到老師的培養(yǎng)教導,也許家長一句話就使之前功盡棄。另外在合作中,教師的威信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教師的個人魅力合理地散發(fā)與釋放,能夠把家長吸引到教師周圍并對他們的教育觀念產(chǎn)生影響。
1.以坦率、誠實的態(tài)度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教師在與家長合作、溝通的過程中,應該坦率、誠懇地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的一切情況,以朋友的身份互相交流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體會。那種居高臨下地指導家長應該如何配合教育的做法是不合適的。此外,我們還要寬容大度地承受家長對我們工作的誤解和不滿,以一切為了孩子的正確心態(tài)慢慢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久而久之,教師一定可以贏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
2.以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贏得家長的敬佩和信任
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是家長衡量和選擇幼兒園的重要標準之一。教師不僅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更要有扎實的業(yè)務知識和文化積淀。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把握孩子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避免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教學,使他們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覺學習,從而發(fā)展能力。這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師魅力的最大體現(xiàn)。
3.以充滿愛心的行為贏得家長的配合
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教師對他們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組織各種活動的高超能力和照顧他們生活時細致周到的作風,都會讓他們感覺到“老師愛我”“老師本領可大了,什么都知道,什么都難不倒她”,從而信賴教師、佩服教師。孩子的健康快樂是家長最在意的,孩子在幼兒園能得到教師的關心和照顧,家長一定會放心和安心,會愉快地配合教師工作。
二、促進家園教育行為的一致性
家長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yè),對教育培養(yǎng)孩子有著各不相同的觀念和做法。家長考慮更多的是在孩子的身上實現(xiàn)自己預定的目標,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幼兒園就不同了,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是根據(jù)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實施的。教師以幼兒發(fā)展關鍵期為主線,正確引領家長轉(zhuǎn)變教育觀念,通過多種形式向家長明確各年齡段幼兒的發(fā)展特點。教師及時和家長溝通建立平等互動關系,使家庭教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延伸和擴展。
例如:小班上學期,這個階段家長應多關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心理、情緒變化。教師要堅持多看、多聽、多做、多交流、少指責的原則,加強與家長的平等互動。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家長對孩子成長的要求會相應變化,及時讓家長了解教師近期正在關注孩子的哪些方面,在做哪些工作,開展活動的目的等,牽手家長,可以使家園教育行為更趨一致性,家園教育形成互補。
小班階段注重關愛孩子的生活,與家長溝通的也多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我堅持的原則是:多看、多聽、多做、少說。
多看:多觀察孩子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多留心小事,把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看在眼里,記在心頭;
多聽:多聽家長講自己孩子的情況,盡量多了解幼兒入園前的成長情況和入園后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
多做:多做班上的具體工作,讓家長感受到他的孩子在幼兒園得到每一位教師的關愛;
少說:孩子剛入園,家長和孩子一樣存在著不安全感,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少說就是少說家長和孩子的不是,幫助家長克服恐懼心理。
在做家長工作時,多宣傳幼兒園的工作,班級開展活動的情況,孩子在幼兒園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成功之處。如:今天孩子自己吃飯了,沒有尿床,參加游戲活動了,或者和老師說了一句話。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都很在乎,老師隨口說幾句他們就會感到滿足,覺得老師很關心他的孩子。
到了中班,孩子有了一定的幼兒園生活經(jīng)驗,家長和教師之間也比較熟悉了。這個階段很多家長已經(jīng)把老師當做知心朋友,我們的方法和態(tài)度也應該有所改變。小班時對家長的心態(tài)可以說是小心翼翼,到了中班就可以稍微放開一點,向家長表明對孩子的關心由原來的生活照顧逐漸向幼兒的性格、興趣培養(yǎng)方向轉(zhuǎn)變,逐漸淡化幼兒生活中的小事,多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xiàn)。
大班對孩子的要求要嚴格,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和任務意識,要求孩子說到做到。同時必須向家長宣傳到位我們的做法和要求,讓家長意識到教師對孩子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教師在幼兒的各個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多指導少動手,勤說少做,做個稍微懶一點的教師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教師與家長建立平等、互信、互動的良好關系,有利于家長形成良好心態(tài)。教師的教育行為會得到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家長也愿意自覺地維護和樹立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家長對教師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幼兒園的教育效果。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再好,要想落實到孩子身上,也離不開家長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幼兒園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家長的配合,會使孩子更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形成家園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責 編 曉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