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個性需求,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文就新課改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談點淺見。
關鍵詞:個性發(fā)展;分層施教;賞識教育
學生是自身學習的主體,學習是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過程。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教學過分強調認知性目標,知識與技能成為課堂教學關注的中心,教師傳授知識為本,學生的智力、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等其他方面的價值常常被忽視。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和控制者,是絕對的權威,而學生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是學生的促進者和引導者,通過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發(fā)展。
一、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分層施教,體驗教學樂趣
教學中的事實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品質,有的自信大方,喜歡挑戰(zhàn);有的性情剛烈,好標新立異;有的性格內向,但好沉思。每個人的學習風格、學習能力也千差萬別,既有優(yōu)勢,又有不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學設計時,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沒有出現那些機靈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頭腦遲鈍的、理解能力很差的柯里亞的形象,那么這種備課只不過是進行抽象的理論推敲而已?!币虼嗽诮虒W實踐中,教師應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個性差異,要不斷地觀察、分析、歸類,多考慮和設計一些針對不同個性學生的因材施教的策略。例如,根據一個班不同層次的學生劃分為ABC三級,制定與各層次相吻合的教學目標,布置相應的作業(yè)以及每個單元的分層考試。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學習中,可以設計分層遞進的教學目標:C級,了解主要的消費心理及四大消費原則;B級,怎樣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準確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含義;A級,在B,C級目標基礎上,根據理智消費的原則,模擬一份家庭消費計劃,并結合個人行為,說明怎樣才能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在教學的同時,還要求教師把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獨立的人來對待,把學生的人格情感和需求放在知識同等重要的位置,適當降低知識的起點,讓學生能跨進新知識的“門檻兒”,使每個學生都能朝著自己的目標發(fā)展,特別是讓后進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營造主動學習氛圍,發(fā)揮自主個性,讓個性飛揚
德國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曾經斷言:如果教育僅僅是向學生灌輸現成的知識,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人“有悟性,卻沒有靈魂;有知識,卻沒有精神;有活力,卻沒有道德欲望”。因此,改革傳統(tǒng)教學中壓抑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影響學生思維和智力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是新課改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是民主平等的對話過程,要求教師想方設法激勵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必須盡力去營造一種學生主動學、輕松學、有自主選擇權地學的課堂教學及課外學習氛圍。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一書中指出:人人都要表現自己,而且每一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尤其是每個人都想以一定的方式表現自己,此外,還想給他人一個我是怎樣表現自己的印象,而且讓人們想到我的“自我”。這里所說的就是通過表現來展示每一個人內在的素質,這是一個由內到外,以內養(yǎng)外的過程。每一個人在表現中給別人帶來了愉悅和啟迪,同時也從別人的反應態(tài)度中得到收獲。新課程倡導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提倡“以激勵學生為特色,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引導學生表現自我,主動地探索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在探索中逐步構架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政治教學中,可將一些熱點問題和課本知識結合起來設計成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如在講授落實科學發(fā)展這一知識點時,引導學生實地考察本地徐周村這一新農村建設的典型,開展學習討論,引發(fā)學生思維的開放,讓學生在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里張揚自己的個性,發(fā)揮自己的潛質、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造才華。通過討論,學生對以人為本這一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對于建設率先發(fā)展、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新江蘇、新農村有了更為直觀的印象,從而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賞識學生,建立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個性健康發(fā)展
教育就像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給學生帶來自信和歡樂。新課程倡導賞識教育,謹慎對待“批評”,“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教師只有把每一個學生都看成天才,所教的學生才會真正發(fā)出閃耀的光輝。人的發(fā)展具有差異性和多元性,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活動中的閃光點,激勵學生在活動中合作參與、思考探索,鼓勵他們交流思想、展示自我。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說過,稱贊對鼓勵人類的靈感而言,就像植物需要陽光一樣。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舍得夸獎學生,以親切熱情的態(tài)度,肯定贊許的詞語,讓學生感到一種崇高的精神獎賞。要做到該表揚的絕不吝嗇,該高歌的絕不低調,該委婉的切忌表露,努力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良好師生關系?!坝H其師,信其道”,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寬容自由的人際心理空間,是教育及教學的最好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處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珍惜他們的感受、體驗,敢于和善于運用贊許的方法,既要贊揚學生的優(yōu)點,也要“贊揚”學生可愛的缺點,給予開放性的評價,從而為學生的個性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心理氛圍。
“只有流動的水,才會清澈美麗;只有變化的教學,才會有生命力?!痹谛抡n程的實施過程中,政治教師應關注學習的整個過程,承認差異并采取適應差異的教學方式,努力使教學方式個性化,教學風格民主化,教學手段多樣化,時刻不忘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讓“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fā)展”這一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讓學生在個性發(fā)展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地位,接近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呂世虎,肖鴻民.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2]吳效鋒.新課程怎樣教——教學藝術與實踐[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4.
(靖江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