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對下一代的個性發(fā)展和性格塑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的策略與方法已經(jīng)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本文重點從五個方面論述了新時期家庭教育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中學生;家庭教育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新的行業(yè)、新的理念層出不窮。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擺在了每位家長的面前。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對下一代的個性發(fā)展和性格塑造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的策略與方法宛如春風細雨,在潛移默化中滋潤著孩子,使之茁壯成長。新時期家庭教育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因而,掌握恰當?shù)募彝ソ逃椒?,加強與學校、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是當前為人父母所迫切需要的。下面,根據(jù)我多年來對家庭教育的認識談幾點膚淺看法。
一、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培育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育人觀是對怎樣培養(yǎng)人的基本看法。它指導著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的基本行為,家長育人觀的錯誤會導致教育方法的偏差。一些學者指出,教育從其本質上來講,第一重要的是完善人格,第二重要的是開發(fā)智力,第三才是傳授知識。因為健康人格是現(xiàn)代社會人才必備的素質,它的基本特征是:相對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堅韌的毅力,靈活的應變能力,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家長應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叭倭?,行行出狀元”,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需要各類有用人才,改革開放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應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志向確定其學習目標,使孩子確立切實可行、立足自我的奮斗目標,獲得立足社會的真才實學。我們還應創(chuàng)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應學點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知識,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給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鼓勵、多一份支持,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鍛煉的機會。
二、重視榜樣的作用,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它可激勵青少年不畏艱難,立志成才,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自強奮進?!白怨庞⑿鄱嗄ルy”,逆境更能激發(fā)人向上,驅使人向前。古代流放中寫出《離騷》的屈原,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忍辱不屈發(fā)憤著史的司馬遷,現(xiàn)代的科普作家高士其,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還有那些身處極度貧困之中,歷盡辛苦,自我救助,孜孜求學,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特困大學生們,他們自強不息的奮斗經(jīng)歷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教材,并可推薦一些優(yōu)秀小說,人物傳記讓孩子閱讀,引導他們向艱苦奮斗、頑強不屈的英雄們學習,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高尚情操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托爾斯泰說:“在一個家庭里,只有父親能自己教育自己時,在那里才能產(chǎn)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沒有父親的先鋒榜樣,一切有關孩子進行自我教育的談話都將變成空談?!蹦阒藶闃?,子女才能助人為樂;你下崗擇業(yè)時充滿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對挫折不斷追求。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家長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作為家長必須重視榜樣的作用,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和教育孩子。
三、鼓勵孩子主動參與社會生活,促進孩子在社會生活中成才
在當今社會,子女長大總要離開家庭,進入社會生活。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培養(yǎng)出來的人,并不是完全以家長的好惡來評定,而是要經(jīng)受社會生活的考驗和選擇?!拔锔偺鞊瘛薄皟?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任何人都要由社會生活檢驗并決定棄取?!伴]門造車”,出門很難合轍。把子女關在家門內(nèi),完全按照家長的主觀意志進行塑造,很難具備社會適應性。
家庭是兒童青少年進入社會生活前的“演習場”,家庭教育是實現(xiàn)社會化的必由之路。要造就一代新人,家長必須打開家門,放手讓子女接觸社會生活。以社會為課堂,以社會生活為教材,讓他們向社會生活學習,在社會生活中經(jīng)受磨煉、增長才干,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四、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讓孩子在困難和挫折中鍛煉成長
挫折情境即為了培養(yǎng)孩子耐挫折的能力,而創(chuàng)設的一些困難的“情景”“境地”。讓孩子們身臨其中,受到艱難困苦的磨煉,從而提高他們的挫折耐受力。
困難和挫折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培養(yǎng)自強精神。提供適度的挫折情境以鍛煉孩子的挫折耐受力,這對于青少年學生形成和鍛煉堅強的性格,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都是有重大意義的。我們的古人也告誡我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庇纱耍覀兊募议L應有意識地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些吃苦的情境,讓孩子學會承擔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性勞動及家務勞動,讓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克服依賴性,使他們具有強健的體魄,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并積極支持鼓勵孩子們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義務勞動等社會活動,以鍛煉他們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精神。還應讓孩子接受一些心理考驗,如人際交往中的誤解、委屈、冷落,學習或競賽中的失利等,增強心理耐受力,使他們個體人格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五、信任孩子,讓孩子在信任中愉快地養(yǎng)成好習慣
尊重、信任是現(xiàn)代教育的第一原則。它意味著愛護孩子純潔的心靈、支持孩子的決定、放棄權力和優(yōu)越感;也意味著一種涵養(yǎng)和寬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尊重孩子的人格,有助于孩子的自立意識的增大,有助于孩子自立。只有當孩子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時,孩子才不管有多幼小,也能以平等的“社會人”出現(xiàn)在社會交往中。
當你看到一個小學生哼著歌兒,滿心歡悅地主動幫父母做家務時,一定感到是一種精神享受和安慰吧。的確,任何好習慣都與孩子的自信、自尊、自立精神和輕松、愉快積極的情緒相聯(lián)系。只有尊重信任孩子,他才會自覺地、心甘情愿地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新時期任何一個家庭都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作為父母必須注重營造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適當?shù)慕逃椒ǎ屛覀兊暮⒆佣嘟?jīng)受一些困難和挫折的磨煉,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良好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袁良玉,陳世均,朱林海.現(xiàn)代家庭教育[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
[2]孔屏,金琰.牽手兩代——親子課程[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
(沂水縣諸葛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