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與其他課的教育形式不同,學生主要是在室外操場上或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跑、跳、投、體操、游戲和球類等身體練習,是以身體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授課方法。為了保證體育課有組織、有次序和安全地進行,使學生既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技能,發(fā)展身體素質,增進健康,同時又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使課上的生動活潑,井然有序、卓有成效,就必須建立體育課的課堂常規(guī)。
一、影響
課堂常規(guī)問題對新教師來說是個大難題,即使有多年教齡的教師,也未必能夠抓好。引起學生違反課堂常規(gu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須進行具體分析,然后才能對癥下藥,采取相應的措施。根據觀察研究,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有的上課之前無故曠課有事不請假;不按服裝要求來上體育課;攜帶小刀等硬物上體育課。另一類又有兩種形式:一是做一些多次強調禁止的事情;有的兩三個學生一起做小動作造成同學間的小摩擦等。二是不能達到教師所規(guī)定的練習任務或不愛惜器材。
在體育課教育中出現以上的幾種違規(guī)現象總體來說有些是學生有意識造成的,如不愛惜器材,不認真看教師示范;有些是學生無意識造成的,如小動作造成摩擦,跑時體力較差而造成跑時距離減少。這些違紀現象我們只要通過總結其造成的原因就能夠找到解決方法。
二、原因
(1)學生對課前的事情還耿耿于懷造成注意力不夠集中沒有完全投入本課學習;對宣布的內容不感興趣;教學內容沒有因人而宜,有些學生無法完成。
(2)教師的講解語言不夠精辟,不清晰,學生聽不懂,聽不見;教師的示范不夠全面,不成功;教師教學方法不新穎,組織不嚴密,教態(tài)不和藹,處理問題不當,不公正。
(3)教學的場地準備不充分;練習同伴及場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學生練習不按要求;受外界因素的干擾。
(4)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動機不端正;對體育課或教師有成見、偏見;以為體育課不是一門小學教育的主課不重視,上與不上沒有太大的關系,或主課作業(yè)沒有完成就不來上體育課,在班級里做作業(yè);害怕參加各種體育練習,怕苦、怕累;學生之間存在矛盾等。
三、策略
(1)建立必要的體育課課前常規(guī)、課中常規(guī)、課后常規(guī)。體育課課堂常規(guī)是體育課中老師和學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規(guī)范和要求,是體育課的基本內容之一。從中學七年級開始,學生每周要上三堂體育課。而體育常規(guī)是推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剛剛開始上課的時候,一定要狠抓常規(guī)的執(zhí)行,待學生逐漸適應并形成習慣后,這樣才能有序地開展課堂教育。
(2)充分關愛學生,調動學生。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從上第一堂體育課開始,他們就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友愛、溫暖、情誼和教誨。當這種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后,他們便會以更大的激情上好體育課。這種情感建立在師生情感交融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兩個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同時在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時有意識地選擇某些學生作為小組長,最大限度地運用學生、督促學生,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出現違紀行為,即使學生出現違紀行為教師應用以上的基礎在處理事情上也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3)及時妥善地處理違規(guī)行為。在體育課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出現一切違紀行為教師必須迅速作出反應并及時處理。一般來講,如果一個學生只是消極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不必立即公開處理,可采用沉默、目視、走近、哨音等方法處理。如果一個學生的違紀行為已明顯干擾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必須立即處理,并按情況采取針對這個學生有意識地講笑話提示,甚至批評的方法。總之,在處理違紀行為時盡量不要中斷教學的正常進行,尤其是不要頻繁地中斷教學來處理違紀行為。
(4)理性地運用獎勵與懲罰。課堂紀律的有序進行在很多方面要運用獎勵與懲罰。獎勵是課堂管理維持紀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當學生的積極性行為和練習完成質量較好行為得到教師肯定,得到獎勵后,這種行為將起到鞏固與帶頭的作用。體育課中的獎勵方式通常是口頭贊揚,如贊許的目光和微笑;或走到學生面前輕輕撫摩一下。但是為了維持課堂紀律,一定的懲罰是必要的。懲罰是體育教師有意識地使學生通過經受難忘的體驗,以達到糾正學生違規(guī)行為的一種手段。在體育教學中,懲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挫折型。即暫時終止違紀學生參加體育學習活動的權利,叫學生出列。二是否定型。即當眾批評、教訓,課后留下來,罰做俯臥撐、跑步等。在運用懲罰時,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懲罰是對違紀行為而不是對人而行,一般情況下不搞集體懲罰,禁止體罰與變相體罰。
(5)嚴密課的組織,提高練習密度。一堂好的體育課一般學生表現都非常活躍,學生都樂意參加練習,但是體育教師要注意嚴密課的組織,充分考慮中學生的身體因素,如有些學生體力、自制能力較差等問題;有些學生好動容易發(fā)生摩擦等;有些學生害羞,有學生怕苦、怕累等。同時教師要針對以上問題合理運用現有的場地器材,合理分組,優(yōu)化教育內容,增加學生感興趣的練習內容,減少違規(guī)行為現象的發(fā)生。
(6)教師及時進行總結。每一次課后教師必須進行教學小結,這樣能夠總結教學經驗,給改進教學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能夠及時給學生一個客觀評定的標準,使學生明確知道體育常規(guī)對教學任務完成的重要性,教師能夠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今后體育課上出現違反常規(guī)現象進行有經驗的處理。
(7)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素質。體育課堂的紀律狀況主要是依靠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教師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所決定,所以為了上好體育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在政治、業(yè)務方面的素養(yǎng)水平,熱愛、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并且應該把學生看做是教育中的主體,妥善處理違紀行為和進行課堂管理,使體育課充分體現出自主、快樂的教育摸式。
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管理效果與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等因素密切相關。只有樹立整體觀點,下決心促進各因素同步發(fā)展與協(xié)調配合,及時有效地處理各種違規(guī)事件才能從根本上增強體育教學過程的整體效率和效益,保證體育教學的課堂管理沿著科學化、制度化的方向發(fā)展,使體育課充分體現出自主、快樂的教育模式。
(宜興市官林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