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是兒童能夠自己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倍S著社會的日益發(fā)展,家庭經(jīng)濟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對子女愛護倍增,要什么給什么,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動手,特別是一些爺爺奶奶,愛孫心切,就更加溺愛了。由于這類現(xiàn)象,導致現(xiàn)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特別差,什么事都依賴家長。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我們就要從小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為此,我想通過調(diào)查了解、個案跟蹤的方式,探索指導家長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指導模式和有效策略。
一、個案情況介紹
幼兒姓名:天天 性別:男 年齡:4歲
幼兒性格比較內(nèi)向,適應集體生活環(huán)境的速度比較慢,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比較弱。
二、個案實錄
每天午睡時總有許多小朋友說:“老師,我不會脫?!庇谑?,班中的三位老師便一起幫助孩子解決,每天重復著如此大的“工程”,總是讓我們氣喘吁吁、滿頭大汗。
當孩子們都睡下去的時候,老師又開始巡查,看看孩子們的被子有沒有蓋好?當走到天天小朋友床邊時,發(fā)現(xiàn)他被子沒有蓋好,于是就準備幫他蓋好,沒想到剛一拉被子竟發(fā)現(xiàn),天天一件衣服也沒有脫,“你怎么一件衣服也沒脫就睡覺了啊?這樣起床后容易感冒的?!薄袄蠋煟也粫摗!薄澳悄闫綍r在家里怎么辦的啊?”“平時都是我奶奶幫我脫的?!薄澳谴┮路?”“也是她幫我的啊!”
哦,原來是家長給包辦了,難怪天天一點也不會。于是我就一邊幫天天脫衣服,一邊教他脫衣服的方法,并鼓勵他以后自己脫,天天點點頭,一會就睡著了。
三、診斷與分析
1. 幼兒情況分析
從以上現(xiàn)象可以看出,天天是一個生活自理能力及差的幼兒。吃飯、穿衣都需要老師提醒和幫助,比較依賴成人。因此,需要老師與孩子多親近減少距離感的基礎(chǔ)上,從心理環(huán)境的適應來實施有效的教育手段。
2. 客觀現(xiàn)象分析
目前我班留守兒童占總數(shù)的2/3。許多祖輩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認為這些瑣事,大人隨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讓孩子勞神;還有的認為孩子還太小,缺乏應有的能力,一切代勞也是理所當然;長此以往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并使孩子產(chǎn)生了一種依賴心理。通過觀察還可以看出由祖輩家長帶養(yǎng)的幼兒不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差,適應的時間也比其他孩子長。因此,轉(zhuǎn)變和提升祖輩家長教養(yǎng)觀念是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根本。
四、措施與指導
1. 家園攜手,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
首先,我們通過家訪改變家長的教養(yǎng)觀念。把為什么要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即培養(yǎng)的重要性向祖輩家長闡述清楚,鑒于這樣的指導方案,我們與他的家人進行了面談,希望其引起重視(尤其是奶奶這方面,因為平時確實她管的比較多)。用真誠、關(guān)心的話語感化家長,讓家長明白了生活自理是一個人自立于社會的基礎(chǔ),一個不會自理好自己生活的人,是不能獨立于社會的。
其次,我們還通過家長園地、家園聯(lián)系手冊、手機短信等形式,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向家長介紹正確的教養(yǎng)知識——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洗襪子、吃飯這些簡單的事情可以放手讓幼兒試著做一做。
2. 寓教于樂,讓孩子識得自理的方法
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寓教于玩、寓教于樂,通過游戲使幼兒自己組織并展開游戲,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如我把穿脫衣服的方法編成了一首生動的兒歌,“抓領(lǐng)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左鉆鉆,右鉆鉆,吱喲吱喲上房子。”孩子們成了一只只機靈的小老鼠,左鉆鉆,右鉆鉆,學穿衣服的興趣很高。此外,我請小朋友來當爸爸媽媽,給“娃娃”穿衣服,還進行了“誰的小手最能干”的比賽。在游戲中,孩子們學會了穿衣服。午睡時,原來的“老師,我不會穿”不見了,隨之而來的是“老師我自己穿上了?!薄袄蠋熌憧次掖┑煤脝?”
3. 品嘗成功,進一步提高
獲得成功的愉悅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當幼兒取得點滴進步時,一句“你真棒”“你真能干”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自理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幼兒的能力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應耐心指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我相信你會干好的。)必要時還需協(xié)助幼兒實現(xiàn)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性。
五、結(jié)果與反思
通過經(jīng)常性的雙向交流,讓我們和家長、孩子都走的更近了。我想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F(xiàn)在天天的全家人,已經(jīng)開始嘗試在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中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天天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提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不斷學習,練習才能學會的,孩子的塑造能力是非常強的,請大家相信,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相信他們一定能成功。人生路上,沒有誰能夠替代誰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放手”。做那個站在他身后的人,讓他心中時刻都有依靠,而不是依賴;讓他回過頭去,總能看到你鼓勵的、溫暖的笑容,而不是一張總是緊張兮兮的面孔;讓他在風雨中變得堅強茁壯,而不是脆弱不堪。有一種愛叫做放手,讓我們學會放手,收獲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如皋市桃園鎮(zhèn)新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