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壩天驕年華小區(qū)內的陽光幼兒園小班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開學典禮。典禮上沒有小朋友,全是孩子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大家人手一份《陽光幼兒園父母學習協(xié)議》。協(xié)議用書面的形式,強制要求家長必須做到一些事項。否則,幼兒園會對家長采取相應懲處措施。(9月17日《重慶晚報》)
看意思,幼兒園很有雄心,兼職做起了成人教育學院。
中國的家長確實需要教育。推動世界進步的手,就是推動搖籃的手。問題是,推動搖籃的手也有高低之分,而且,中國的家庭教育問題多多,政府沒有把它提升到應有的高度,社會也沒有給予廣泛的關注。人性的荒漠化日趨蔓延,叢林法則無所不在,社會事件、家庭悲劇層出不窮。我認識的高學歷朋友中,甚至有一些身為人母者發(fā)愁,說自己的孩子太善良了,以后咋過呢?言下之意怎么想點法子讓孩子變得不善良。所以,教育家長很必要。問題是教育什么,如何教育,這涉及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等問題。
陽光幼兒園的第五條協(xié)議稱:孩子入園三年中每月必須抽出一小時參加幼兒園安排的父母學習課程,并按時向老師上交學習體會。無正當理由,累計三次不完成作業(yè),家長必須到幼兒園做一天義工。第六條和第七條提及,家長須在生活中努力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樣,如在孩子面前有說臟話、闖紅燈、隨地吐痰等不良行為,被院方記錄3次以上者,父母要組織父母學院學員學習沙龍一次并承擔經費。如果學校發(fā)現(xiàn)父母在孩子面前和別人吵架甚至打架,父母要承擔組織一次父母學院學員的親子活動并承擔經費。
園方聲明,引進的是國外先進理念。確實有國外色彩,比如義工與沙龍等概念,但是否先進另當別論。西方教育理念強調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不得妨礙別人的自由。西方教育理念還強調人權,認為人權是生命權、財產權與自由權的三者合一。延伸到課堂教育,就是,孩子在課堂上可以隨時提問并參與討論,但不得違背規(guī)則,比如干擾秩序。多次違背,教師無權對學生體罰,卻有權把家長叫來陪讀,直到孩子知道遵守規(guī)則為止。這里面也有強制性,但這種強制背后折射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人權以及為此而設立的人性化的游戲規(guī)則。
陽光幼兒園的動機也許是好的,但動機的正當性,遮不住理念與方式的失當。
首先是身段太高。西方的幼兒園教育,單從師資力量方面就比中國高超多了。人家用碩士博士,我們則是幼師中師職業(yè)高中生??傊?,諸多原因導致家長對于中國的幼兒園教育并不折服,遑論居高臨下教育他們本人呢?心里不服,表面上還不得不服,因為孩子交人家手里了。
其次是強制過分。強制參加學習并上交作業(yè)已經有些過了,怎么還要勞動改造呢?至于活動經費更像是經濟罰款了。在中國,只有強制權力機關才能這么干吧?
最后是程序失當。如果幼兒園有這樣的協(xié)議,招生時就應該公示家長,給其考慮的時間與選擇的機會。如果是中途改革,那么需要召開全體家長會,甚至邀請教育專家參與,就幼教與家教的銜接與輔助進行討論,形成共識,表決通過,才能推行。
這里也有特殊國情的原因,比如真善美等諸多常識問題在實踐中無法落實,語言系統(tǒng)有兩套,做事規(guī)則有明暗,表面上的文明,遮不住背后的世俗法則。魏晉名士嵇康教子,希望兒子長大小心做人,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要說的話就不說,要對社會世俗和規(guī)則敏感。他的困惑仍是當代的困惑。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