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五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這五種技能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他們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聽力作為語言的五個技巧之一是極其重要的,一個人聽不到就不會說話。因此,幫助我們的學生提升英語聽力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旨在指出英語學習者面對的一些聽力問題,并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
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英語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聽力訓練成為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怎樣訓練聽力便成了值得討論的問題。在母語教學中從來沒有聽力課程和設置,因為母語的學習是學會說話,再學習漢字和寫字的。此外,學習母語有足夠的語言環(huán)境來了解和熟悉自己的語言,而學習英語一般是從書面語開始,然后再接觸口語。盡管目前的學習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接觸英語口語的機會還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們需要開設聽力課或安排聽力練習,增加學生接觸活的語言的機會,指導和幫助他們熟悉英語口語的形式,學會“聽”英語,達到用英語交際的目的。
一、英語聽力中的難點
在聽力訓練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聽力理解方面面臨著許多障礙,如語音、詞匯、語法、背景知識等障礙,而能否恰當?shù)剡\用聽力策略來指導課堂教學則是關系到聽力訓練成敗的關鍵。
首先,辨音能力較差。辨音能力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聽覺器官要能夠準確地接收到語音信號;二是頭腦中要有英文單詞音義對應模型的存貯;三是要能夠迅速地把聽到的信息與頭腦中的某些音義模型相聯(lián)系。辨音能力是聽力理解的基礎。應該說,聽力訓練過程中的語音障礙是辨音能力差的主要表現(xiàn)。因此,提高聽力必須過好語音關。在真實的英語會話中,有連讀、同化、重讀、弱讀、省音、加音、強式和弱式等語音現(xiàn)象。因此除了讀好單音和單詞之外,還必須注意正常語流中的音變現(xiàn)象,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其次,語法和邏輯知識認定能力較差。要正確理解所聽到的話語,僅有辨音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能聽懂句中的每一個單詞并不等于能聽懂整個句子。依靠語法和邏輯知識認定句中各個詞語間語法和邏輯關系的能力,在聽力理解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第三,認定各句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力不強。一段話中的一句話與其他各句之間都存在著某種特定的意義關聯(lián),都被連在一條潛在的邏輯脈絡上。只有認清這條脈絡,才能真正理解那些音似卻與上下文無關系的句子,也只有認清這條脈絡,才不至于誤解那些本身含義有歧義的句子。如“Please tell me if you need the book.”其中“if”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如果你需要這本書,請告訴我”,二是“請告訴我你是否需要這本書”。因此只有通過上下文了解對話中的人物特點才能真正領悟句子的真正含義。從一定意義上說,聽是比讀更為緊張的活動。因為說話者的話語瞬間即逝,所以聽話人在進行聽方面的內容時,必須記住前面聽過的內容,將前后內容融合在一起加以綜合分析與整理。第四,語言背景知識了解得不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聽力學習中也要善于靈活運用所學的英美文化知識。如果本身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即使聽清了原材料,也難以完全理解,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語音材料的理解,尤其是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由于理解的時間有限,這種影響會更加明顯。最容易理解錯誤的就數(shù)俚語、習語等,比如說“You’re really a pain in the neck.”如果不知道意思的同學就會因為理解成為是“脖子上的疼”而不明所以,而實際上是說這個人討厭的意思,所以,平時對西方文化知識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還有聽力中的語速問題、理解能力的問題、學生的詞匯量問題,甚至在聽力過程中的心理因素都影響著學生的聽力判斷。
二、相應的對策
那么,我們該采用什么對策來解決這些在聽力訓練中存在的障礙呢?結合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的各種訓練方法和形式,可以對提高聽力教學質量采用如下的對策。
第一,聽音專門訓練。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必須進行聽音訓練,但盲目的追求多聽,求量而不求質。一是材料的原聲(source voice)一定要豐富,要盡可能使學生熟悉各種人的音調,二是泛聽與精聽相結合,只有精泛并舉,才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第二,朗讀與口頭交際訓練。無論是一個單詞或是一句話,說對、說準和在頭腦中建立起正確的音義對應模型是聽懂的前提,朗讀和說話的訓練既可以矯正和強化頭腦中音義,又可以練習辨音,口頭交際由于實用性強,更有利于從中體驗語氣、語調等方面信息的內涵。第三,模擬聽速的閱讀訓練。模擬聽速閱讀實際上就是勻速閱讀,可分為朗讀和靜音式閱讀兩種形式,前者指朗讀或默讀,其特點是無論出不出聲,腦子里都要出現(xiàn)“伴音”,這種方法適用于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后者指腦子里不出現(xiàn)“伴音”的閱讀。無論采用哪種形式,操作原則都是一樣的,即不準回跳重復、不準停頓思考,必要時可用手指的勻速移動來確定速度。這種模擬聽速的閱讀訓練可讀中練聽,聽讀兼顧,是一種練習聽力的有效方法。第四,加強對英美文化的了解。教師應要求學生平時多加強對英美文化的了解,多閱讀一些有關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的書籍,從中可以了解有關歷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及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對西方文化的敏感度。其次,平時應該大量閱讀世界名著的簡單本和其他簡易讀物,培養(yǎng)對英語的感性認識,另外還可以通過看英語電影、電視節(jié)目直觀地獲取信息,這樣不僅學習了口語表達形式,同時也獲得了一些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識。
采用何種對策來解決這些在學生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選用策略的原則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能夠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tài),加上學生自主認真朗讀背誦,即豐富了自身詞匯量,又在聽力訓練中加強了自信心,那么無疑在每次聽力訓練中能獲取新的知識和新的感受,他們便會對聽力產生興趣,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時,聽力訓練才可能產生最好的教學效果,而好的效果又能使學生更加主動學習,也更能調動老師教的積極性!何樂而不為呢?
(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