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型、實戰(zhàn)型的官員王勇能力非常全面。在未來的歲月中,他將勇敢迎接各種挑戰(zhàn),帶領國資委和中央企業(yè)再上新臺階
接過李榮融卸下的一副重擔,王勇注定不會輕松。2010年8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正式接過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的帥印,成為掌握20余萬億元資產的中央企業(yè)第二任“大老板”。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角色承載著巨大的國家使命,將他看成是一個捍衛(wèi)公眾利益的人物絕不為過,其承受的壓力和困難,超乎常人的想象。李榮融如此,王勇同樣如此。在國企行進的道路中,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們必須表現(xiàn)出強大的決心和勇氣。
重返國資舞臺
說起新主任王勇,國資系統(tǒng)的人并不陌生。他當年曾是李榮融的得力“副將”,亦是國資系統(tǒng)元老級的人物。一些媒體甚至用“回娘家”、“老熟人”回來接棒等醒目的標題,來形容王勇回歸國資舞臺。
七年前,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之初,王勇便擔任副主任、黨組成員,2005年3月,擔任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在此期間,他先后分管企干一局、企干二局、黨建工作局(黨委組織部)等部門的工作。
在同事眼里,王勇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領導風格嚴謹穩(wěn)健,處理問題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執(zhí)行能力極強。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面對干部人事改革這樣高難度的問題,他很有章法,以柔克剛,取得不小成效。
“在國務院國資委獲授權的‘管人、管事、管資產’三項職能中,對大型國有企業(yè)負責人最敏感的一項就是‘管人’?!币晃慌c他共事過的干部說,2005年,國資委首次組織25戶央企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高管,這在當時成為推進國企市場化選聘高管的重大突破,這項人事改革工作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就是王勇。
這為王勇在國資系統(tǒng)贏得威信,也為他的政治生涯加了分。在宣布王勇任職的國資委干部大會上,中組部副部長李建華表示:“王勇熟悉企業(yè),特別是中央企業(yè)情況,擔任國資委副主任期間在推進國有企業(yè)人事干部改革,加強中央企業(yè)領導班子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p>
無論是履職經歷、知識結構,還有年齡和性格,都為王勇承擔重任奠定了基礎。
王勇,今年55歲,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技術經濟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碩士學歷,研究員。工科出身的他,思維敏捷,性格沉穩(wěn),卻很平和。在他身邊工作過的人說,平日里,王勇待人和善,對下屬非常關心,很細膩,很親民。履新國資委主任后,他第一次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里是在8月27日,國資委組織召開的國有企業(yè)黨建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的成立大會上。由于被國務院臨時通知去開會,缺席了原定由他參加的成立大會。為此,他專門抽時間趕到會場,同代表們見面、合影,一一握手,并不斷合掌致歉。
和很多官員一樣,王勇也是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來的。早年,他曾在第七機械工業(yè)部某廠車間主管技術員,后來歷任車間副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廠政治部副主任,廠長助理、副總經濟師,副廠長,廠長、黨委副書記。
之后,王勇分別在兩家中央企業(yè)擔任過高管。1997年4月,任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政治部副主任;1998年4月,任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人事勞動教育局負責人。1999年6月,任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2000年,王勇進入政界,11月,他調任中央組織部企業(yè)干部辦公室主任。2001年4月,任中央組織部干部五局局長。2003年5月,任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2005年3月,任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2008年3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2008年9月,任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
從這些經歷來看,王勇是一個能力非常全面的人,是學者型和實戰(zhàn)型的官員。他擁有深厚的學識,熟稔國資監(jiān)管。他溫和鐵腕,決策果斷,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他對國資監(jiān)管和國有企業(yè)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國有企業(yè)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過程中經歷過的復雜、痛苦和不容易,必須采取“中國式”的改革。
風格平和穩(wěn)健
可以推測,王勇下一步的改革,仍將延續(xù)他一貫的穩(wěn)健風格。他也表示,上任后將保持國務院國資委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下半年的工作,年初在國資委的領導下,國資委黨委都做出了部署,明確了落實,做了周密的安排。我希望同志們繼續(xù)抓好落實,保持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確保圓滿完成今年中央交給我們的各項任務,為做好明年的工作,迎接‘十二五’新的發(fā)展,打下新的良好基礎。”王勇在就職演說上這樣說。
從微觀層面來看,當前國務院國資委工作中有三件最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繼續(xù)推動央企董事會建設。第二件事情,到今年底,中央企業(yè)戶數(shù)減少到80~100家。第三件事情,推動國有經濟的結構調整。
而眼前,最關緊的就是百家之約的時間將至,在今年剩下的四個月里,王勇將最終完成23家央企的順利重組,了卻李榮融卸任前的一樁心愿。這一切,似乎已沒有多少懸念,數(shù)字僅僅是一個象征,減下來之后的百家央企,能否真正實現(xiàn)“1+1>2”,發(fā)揮國有經濟的活力、影響力和帶動力,這是國資改革的最根本目的,也是王勇面臨的一個嚴峻而現(xiàn)實的問題。
另一個焦點,就是將規(guī)范的董事會建設工作再往前推一步,這項工作已經開始全面推行。不過,由于種種具體的問題,這項工作要取得全面成功依然任重道遠。從事多年干部管理工作的王勇,能否從中斡旋,游刃有余,令人期待。
此外,國有經濟結構調整難度也不小。不少領域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問題仍很突出,不僅是低水平重復建設,而且出現(xiàn)了高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同時,存在“逆優(yōu)化”現(xiàn)象。譬如,大中型鋼廠虧、小鋼廠贏利;大水泥吃不飽,小水泥過得好;有色金屬、建材行業(yè)也存在類似情況。
面對重重壓力,王勇能否帶領央企挺直脊梁?目前,盡管外界對王勇未來的突破策略難以預測,但有理由相信,他將續(xù)寫國資監(jiān)管傳奇。事實將證明,他是一個在關鍵時刻能夠承擔重任、發(fā)揮舉足輕重作用的人。
說到這,不得不提王勇那段“救火隊員”的經歷。2008年9月,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突發(fā),國家質檢總局一下子被推倒了風口浪尖。就在這樣的壓力下,時任國務院副秘書長的王勇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質檢總局局長,迅速平息了這一事件的惡劣影響。
他對國資監(jiān)管和國有企業(yè)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國有企業(yè)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過程中經歷過的復雜、痛苦和不易,必須采取“中國式”的改革。
捍衛(wèi)公眾利益
在過去的兩年,王勇在老百姓心目中,樹立起一個捍衛(wèi)公眾利益的角色。他的親民形象,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將化解公眾對國有企業(yè)的誤解,譬如,國企壟斷、國進民退等。事實上,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yè)時刻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甚至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最近,由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引發(fā)的國企角色定位爭論再成焦點。有人相信,伴隨著王勇的繼任,有關國企改革之路怎么走的各種討論將持續(xù)下去,成為中國經濟改革大討論這一頭腦風暴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jù)熟悉王勇的人說,他能夠傾聽民意。在走馬上任國家質檢總局的第二天上午,他來到國家質檢總局大樓5層的信息中心辦公室,詳細詢問了投訴集中的問題。王勇對來自社會的聲音的重視顯然是因為此前的一件事:對于三鹿奶粉質量問題的舉報并沒有引起國家質檢總局的重視,甚至這條信息被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屏蔽。所以,王勇再三告誡工作人員,食品安全咨詢熱線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很有意義”,并要求工作人員“科學、耐心”地解答投訴問題,服務于民。
確保乳業(yè)安全拉開了王勇質檢生涯的開端,而后王勇的每一天都像是在戰(zhàn)斗。在接受中央臺專訪時,他說了一句感人至深的的話:“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
“五加二,白加黑,年節(jié)假日從來無休?!币晃毁|檢總局的官員這樣描述王勇當時的工作狀態(tài)。
在王勇主政不久后,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109號令,正式廢止《產品免于檢查管理辦法》。至此, 7年多前建立起來的免檢制度被廢止。對此,業(yè)內專家表示:“這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畢竟背后可能牽扯到諸多利益集團?!?/p>
外界評價,王勇不僅重塑起質監(jiān)部門的形象,而且恢復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重拾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信任。他直面公眾的坦誠和執(zhí)著,也將影響下一步國資委在公眾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
打造“名片”
當然,國務院國資委的最大的使命,就是讓央企成為國家的名片,打造30~5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年老店。它意味著承諾和責任,肩負起更多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在未來的歲月中,王勇能否將這一夢想變成現(xiàn)實?
說真的,王勇接手了一個不錯的攤子。2010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世界500強,中國的中央企業(yè)占據(jù)其中30席。其中,不少央企的排名位置大大前移,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大幅提升。
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大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央企無疑是正面作戰(zhàn)的主力軍。2004年至今,大型國企尤其是中央企業(yè)的迅速擴張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中海油、中石化、五礦、中鋁等央企的海外并購,中鋼、中國建材、中國化工、寶鋼等央企對地方企業(yè)的收購整合,規(guī)模之大、密集度之高讓世人側目。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金融危機也讓中央企業(yè)在國際市場歷練了一把。2009年央企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海外擴張,收購數(shù)量之多、速度之快超過以往任何年份。
這一切,都為王勇下一步打造央企“國際俱樂部”奠定了良好的機會。不過,未來的競爭格局必然是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的。豐田、松下、索尼等國際巨頭,在金融危機中受到巨大沖擊后將抓住危機再度崛起。
王勇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帶領中央企業(yè)去適應新的挑戰(zhàn),真正登上國際舞臺。
王勇簡歷
男,漢族,1955年生,遼寧蓋州人。
197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8月參加工作,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技術經濟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碩士學歷,研究員。
曾歷任生產建設兵團機務排長;第七機械工業(yè)部某廠車間主管技術員,車間副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廠政治部副主任,廠長助理、副總經濟師,副廠長,廠長、黨委副書記。
1997年4月,任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政治部副主任。1998年4月,任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人事勞動教育局負責人。1999年6月,任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2000年11月,任中央組織部企業(yè)干部辦公室主任。2001年4月任中央組織部干部五局局長。
2003年5月,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委員。2005年3月,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
2008年3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在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紀委委員。
2008年9月,任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中共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2010年8月,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