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在山西省萬榮縣西效和村一片蘆筍地里,董振堂一家正忙著抓緊雨后良機中耕除草。記者夸他的筍田管理得好。董振堂笑著說:“要不是村委主任陳振清,咱這蘆筍田早就改種其他農(nóng)作物了。是他保住了全村蘆筍這一主導產(chǎn)業(yè)?!标愓袂迦挝餍Ш痛宕逦魅沃挥幸荒臧?,但4件實事都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西效和村位于裴莊鄉(xiāng)西北方黃河岸邊,全村380余戶,1800多口人,“沙田薄地窮攤子”是這個村的真實寫照。2008年12月第八屆村民委員會換屆時,村民們把在外經(jīng)商9年多的陳振清推上了當家人的位置。從此,這位憨厚樸實的中年漢子,便撲下身子貼錢為民辦實事、干好事。西效和村是裴莊鄉(xiāng)農(nóng)網(wǎng)整改最遲的一個村。陳振清上任后,為整改線路跑運城上縣城,籌資27萬元,拉回電桿、變壓器、鋁線等器材,奮戰(zhàn)3個月,使全村入戶率達98%以上。2009年,他籌資100多萬元,在黃河岸畔矗起1座建筑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兩層教學大樓。2009年冬季,陳振清又在學校對面建起了3畝大的集休閑、健身、娛樂為一體的文體廣場,并安裝10余套健身器材。
西效和村的蘆筍是該村的一項主導產(chǎn)業(yè),前2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筍價一跌再跌,筍賤傷農(nóng),許多村民紛紛毀筍改種其他農(nóng)作物。針對這個情況,陳振清與兩委一班人及時做群眾思想工作,分析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禁止毀筍,穩(wěn)定蘆筍面積。今年開春后,筍價復蘇,并且一路攀升。全村1500畝蘆筍,為村民創(chuàng)收200萬元以上,筍農(nóng)戶均收入達1萬余元,董振堂、鞏連生等種筍大戶收入達10萬多元。
面對村民們信任的目光,陳振清欣慰地說:“只辦了4件事就讓我與村民心貼心,今后我將發(fā)揮更多的才智,為村民辦成更多的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