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講解】
論據(jù)是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要使議論文論證深刻,需要充實的論據(jù)。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寫作部分“發(fā)展等級”中就有“論據(jù)充實”的要求。論據(jù)的選用反映出考生知識面的寬窄和思維方式的不同。有考生把“論據(jù)充實”理解為盡可能多地使用論據(jù),這種認識是有偏差的。論據(jù)充實與否不在于數(shù)量的多寡,而在于如何選擇和運用。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論據(jù)充實呢?
一、論據(jù)選擇
在議論文寫作過程中,選擇論據(jù)有兩個原則:一是去粗取精,選擇典型論據(jù);二是關注現(xiàn)實,選擇新穎論據(jù)?!皩幊怎r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庇脕碜C明觀點的論據(jù)有時是很多的,考生應選擇最具典型性、最有說服力的論據(jù)。常見考生用“聽說”“相傳”等這類詞引出論據(jù),這種方法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不適宜做論據(jù)使用。論據(jù)新穎是說材料具有時代感,如新事例、新人物、新思想、新理論、新觀念等,它能夠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受。使用論據(jù)要在“新”字上下工夫,這就需要考生平時養(yǎng)成關心生活、關注社會的習慣,多積累素材。如果選用的都是些陳芝麻爛谷子、老生常談的材料,難免會給人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感覺。論據(j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以一當十,才具有說服力。
二、論據(jù)剪輯
事實勝于雄辯。議論文寫作離不開事實論據(jù),而每則事實材料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它要求考生對材料進行合理剪輯,保留材料中與中心論點有關系的,精練表述而又突出要點,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理,論證觀點。如大家所熟悉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是論證“改革”的經(jīng)典例證。這則材料若用來證明“改革要沖破阻力”應側重“王公大臣們的極力反對”;用來證明“改革的意義”應側重趙國成為“七雄”中實力較強的一個;用來證明“改革的務實性”,則必須點明當時趙國士兵的服裝以及讓士兵輕裝上陣的效果。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是論據(jù)選用的豐富寶庫,以事件或人物為論據(jù),不在于向讀者展現(xiàn)事件過程或人物形象,而在于透過人物、事件彰顯事理。對論據(jù)不注意取舍,表述沒有重點,是議論文的大忌。
三、論據(jù)呈現(xiàn)
許多考生習慣于擺事實,講道理,其實論據(jù)呈現(xiàn)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像集中用例、假設方式就是很好的形式。如:“李素麗選擇了乘客,才會‘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王偉選擇了國家,把身影留在了永恒的藍天;汪洋選擇了黨性和群眾,‘勤政為民’成了他一生恪守的座右銘?!边@種集中用例、概括列舉的方式,既簡明扼要,節(jié)省筆墨,又組成排比,氣勢如虹,使得立論大氣磅礴,無懈可擊。再如:“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如果不是在充滿自信的基礎上,會有今天的成就嗎?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如果不是在充滿自信的基礎上,會有今天的驕傲嗎?中國女排如果不是在充滿自信的基礎上,會有今天橫掃勁敵的七連冠嗎?”本來是正面論據(jù),但作者用假設句式構成排比,從反面論證“自信”,增強了語勢,更能體現(xiàn)論證的說服力。
四、論據(jù)分析
擺事實只是論證的基本手段,講道理才是議論的最終目的。論據(jù)使用應注意事理分析,使論據(jù)與觀點密切結合起來。分析是聯(lián)系論點和論據(jù)的橋梁,是開掘論證深度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論據(jù)充實。如《說“勤”》,正面引述例證:“韋編三絕,孔子有了‘天下圣人’的美譽;池水盡黑,王羲之把書法藝術推上高峰而成為‘書圣’;鐵杵磨針,李白成為傲視古代詩壇的‘詩仙’?!笔吕頌椋骸肮沤裰型?,概莫能外,凡成就事業(yè)者,必是勤奮好學之人?!狈疵媪信e江郎才盡、方仲永現(xiàn)象,事理為:“之所以‘泯然眾人’,在于后來缺少‘勤’而失去‘源頭活水’,勤學將天分變?yōu)樘觳??!敝挥惺聦嵗C,而缺乏對論據(jù)的事理分析,不僅會割裂論據(jù)與觀點的關系,而且會給人堆砌之感。
【例文展示】
坦言失敗
□張曙光
泰戈爾說:“當你把所有的錯誤關在門外,真理也就被拒絕了?!笔∨c成功相伴而行,以成熟的心態(tài)坦然面對失敗,才可能最終到達光輝的頂峰。
“八佰伴”在一夜之間跌入低谷,72歲的和田一夫挺住災難性的打擊,和幾個年輕人開辦了一家網(wǎng)絡咨詢公司,如今生意又紅紅火火起來。和田一夫沒有因“八佰伴”的倒閉而喪失心中的信念,而是坦然面對,并充滿自信,樂觀積極地尋找新的起點,所以贏得了他人生中的又一片“艷陽天”。當記者問他怎么會在短時間內(nèi)東山再起時,他坦然回答:“因為失敗了,我也能笑出來!”“失敗了也能笑出來”,這是一種多么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正因為有了這種曠達的心胸,才使得和田一夫不被致命的失敗所壓垮,重新燃起希望的火星。
不跌跤,學不會走路;不能承受失敗,就不能迎來成功。失敗雖然會暫時令人沮喪,但能激發(fā)人們奮斗的決心。面對失敗,也許只需轉轉身,再稍加努力,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成功近在咫尺。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無論是誰,都會遇到坎坷與阻隔。陶行知先生有一條著名的人生哲理,就是將失敗倒過來說:有人說他“屢戰(zhàn)屢敗”,他將之更改為“屢敗屢戰(zhàn)”;有人形容他搞研究“十叩柴扉九不開”,他解釋是“九叩柴扉一扉開”。這種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樂觀精神,給了陶行知無窮的勇氣和自信,也使他成為了一代名家。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則小雞走迷宮的實驗。最初,小雞都是在死路里轉來轉去,偶爾會找到出口,逃出迷宮,而這通常需要花很長時間。但在重復多次以后,小雞在死路中瞎轉的次數(shù)和花費的時間逐漸減少。訓練到一定次數(shù)以后,一旦把小雞放入迷宮,它們會立即直奔出口,很快成功逃脫。小雞之所以能夠順利逃脫,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不斷嘗試,并在無數(shù)次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其實人生也是這樣,不可能有鋪設好的陽光大道在等著我們?nèi)プ?。只有在不斷嘗試中總結失敗的教訓,我們才能快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失敗是蝴蝶羽化中刺破繭殼的鋒利寶劍,失敗是鳳凰涅槃時化腐朽為神奇的熊熊烈火,而坦言失敗往往就是新成功的開始。
點評
文章圍繞“坦言失敗”展開論證,選用的和田一夫、陶行知、小雞走迷宮這些事例論據(jù)典型有力,論據(jù)表述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剪輯恰當,尤其在事例之后都有畫龍點睛的分析,強化了觀點,增強了說服力。全文一氣貫通,既擺事實又講道理,議論有理有據(jù),深刻鮮明,較好地論證了中心論點?!笆∈呛鸹写唐评O殼的鋒利寶劍,失敗是鳳凰涅槃時化腐朽為神奇的熊熊大火”,這樣的句子,是文章的亮點,令人耳目一新。
【拓展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2010年新春團拜會上,溫家寶總理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講話被譽為虎年開篇最強音。尊嚴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自愛自律。尊嚴并不局限于個體范圍內(nèi),尊嚴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梁;尊嚴不僅是個人價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國家的立身之本。
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以“尊嚴”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尊嚴是高尚的品格,是一種價值觀,一種自立奮斗的精神。無論是一個富貴的人,還是一個卑微的人,都具有同等的尊嚴。就本文題而言,寫議論文,可以具體論述不管身份貴賤、地位高低都要有“尊嚴”的重要性;也可以從生活中擷取自己熟悉的人或事,通過具體事件的敘述和人物展現(xiàn),揭示“尊嚴”的題旨;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選取失去“尊嚴”的人和事,從反面表現(xiàn)“尊嚴”的主題;還可以采用抒情的方式,抒寫自己對“尊嚴”的感受、思辨、心靈探索等。采用故事新編的方式,演繹“文天祥使北”“蘇武牧羊”等故事,也是很好的寫作方式。
相關素材:
1.“跪立”的尊嚴
2010年4月7日,俄羅斯總理普京和到訪的波蘭總理圖斯克,參加了“卡廷慘案”70周年紀念活動。身著深色西裝的普京表情嚴肅,并始終抿著嘴,一幅“深深遺憾”的樣子。在為卡廷紀念碑獻花時,普京雙手捧著一只內(nèi)燃白色蠟燭的深藍色玻璃缸,右膝跪地,漸漸低下身去,將玻璃缸輕輕地放在紀念碑的臺階下。正是這一下跪,代表“俄羅斯人民對卡廷慘案做了真心的反省”。
2.尊嚴是最好的慈善
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襲擊了紐約州,但紐約州立小學仍堅持上課。當人們指責學校讓小學生受苦時,校方這樣回答:“紐約不僅有富翁,也有赤貧家庭。后者既開不起暖氣,也供不起午餐,他們的孩子全靠學校的免費午餐來充饑。若是學校停課,窮人的孩子就得在家里受凍挨餓?!庇腥颂岢?,可以讓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待在家里,只讓那些窮苦孩子去享受學校里的暖氣和午餐。而校方的回答是:“我們不能讓那些窮苦的孩子感覺到他們在受救濟,因為救濟的最高準則就是要保護受助者的尊嚴?!?/p>
3.麻雀的精神
自從人類成為世界的主宰以來,幾乎馴服了所有的動物,卻沒有養(yǎng)活過一只麻雀。因為自人捉住麻雀的那一刻起,它就開始絕食。在麻雀的邏輯里,要么自由地生活,要么死去。有人說,麻雀是最有靈性的鳥兒。它雖然普通無奇,毫無艷麗之處,卻有著“堅強不屈”的性格,盡管你可以殺死它。所以被尊稱為鳥類“精神之王”的不是雄鷹,而是渺小的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