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民眾對于雙方關系的未來并不悲觀。接受調查的中日國民中,認為中日關系未來會繼續(xù)惡化的人只占少數(shù),目方為20%,中方是27%。相較于日本,中國國民對未來中日關系的改善更樂觀,這個結論和前幾次調查一致。日本方面有七成左右的民眾認為兩國關系會維持現(xiàn)狀
迄今為止,《瞭望東方周刊》和《讀賣新聞》以兩國民眾為調查對象的大型同題調查已是第五次了。前四次的調查結果.幾乎見證了中日關系破冰迎春的整個航程:從2006年lO月安倍晉三“破冰之旅”,溫家寶總理2007年4月的“融冰之旅”,2007年年末福田康夫“迎春之旅”,到胡錦濤主席2008年5月的“暖春之旅”……
時間輪盤轉到了2010年秋天?!岸嗍轮铩睂戇M了今年中日關系的日歷。
中日兩國民眾對于彼此的看法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他們又如何看待兩國關系的前景,如何預期未來? 20lO年的中日同題輿論調查結果,在紛繁糾結的現(xiàn)實背景下,勾勒出中日兩國怎樣的鄰居關系?
此次調查于2010年10月下旬在中國、日本同時進行,調查對象是兩國20歲以上的公民。
日本《讀賣新聞》方面的有效樣本總量是1040人,調查范圍涵蓋日本全國。中方調查則由《瞭望東方周刊》委托零點調查公司,調查范圍和前幾次一樣,在全國十大城市進行,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哈爾濱、青島、長沙。中方調查有效樣本總量為1045個。
雙方均采用CATI電話定量調查方式。該調查方法所用的CAll系統(tǒng)主要由微型計算機和CARI軟件組成,可以進行隨機撥號。調查訪問采用訪員讀錄法,由訪員讀出問卷,受訪者回答,訪員同步在計算機中填寫問卷。
本次同題調查所設問題,除了繼續(xù)前四次調查中雙方認知、對兩國關系的現(xiàn)狀和前景的看法等內容之外,增加了諸如“如何看待中國企業(yè)收購日本企業(yè)”等新問題。
雙方互信四年最低,對兩國關系未來卻并不悲觀
“如何評價目前的中日關系”,日本方面接受調查者中,有九成選擇了“不好”和“不太好”,而2009年有近一半的日本人對當時的中日關系狀況給出了正面的評價。接受調查的中國公民中,亦有八成人對當下的中日關系給出負面評價,認為不好的人占81%,比2009年高出38個百分點。
調查結果還顯示,中日兩國國民彼此的信賴度下滑,達到2006年以來的最低點。
然而兩國民眾對于雙方關系的未來卻并不悲觀。接受調查的中日國民中,認為中日關系未來會繼續(xù)惡化的人只占少數(shù),日方為20%,中方是27%。相較于日本,中國國民對未來中日關系的改善更顯樂觀,這個結果和前幾次調查一致。日本方面有七成左右的民眾認為兩國關系會維持現(xiàn)狀。
近九成中國人認為未來更好,日本人樂觀者僅一成
“你如何看待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給日本經(jīng)濟帶來的影響”是連續(xù)三年都出現(xiàn)在調查問卷中的問題。
日本民眾中,認為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對其有正面影響的人同步增加,2009年比2008年增長了6個百分點,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有38%的日本人選擇了“正面影響大”,比上一年又增加了8個百分點。但今年選擇負面影響大的日本人有所增多,達到了49%。相比之下,中國調查者中有約l/3的人選擇了“正負面影響—樣大”。
在本次新增加的調查題目“如何看待中國企業(yè)收購日本企業(yè)”這一問題上,日本民眾中,有9%的人認為是“好事”,而不贊成的人達到81%。
在另一個本次調查新增的問題上,“你認為上海世博會有助于提升中國國家形象嗎”——大約—半的日本人認為“沒有”,而2009年的調查中則有一半的日本人認為北京奧運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形象。
與日方的調查結果截然相反,超過九成的中國人認為上海世博提升了中國形象。
迥異的看法還體現(xiàn)在對于自己未來生活的展望上。有87%,的中國人認為十年后自己的生活會比現(xiàn)在好,而日本人對于未來的預期相對悲觀,僅有一成左右的人覺得未來會更好。
“強大的經(jīng)濟”成為日本人對中國的重要印象之一
2007年3月本刊與《讀賣新聞》舉行的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的同題調查中,在日本單獨設立了一個題目,即“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什么時候可以追趕上日本”。那時大致有1/4的日本學生選擇了“5年之內”。2010年,也就是僅三年之后,這個預期已變?yōu)楝F(xiàn)實。
中國經(jīng)濟的強勁表現(xiàn)給日本國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關于對方國家印象的調查題目中,日本方面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強大的經(jīng)濟”進入了“你對中國有何印象”的前三甲,但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軍事能力強大”,其次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
而中國人對日本的印象中,排在前三的分別是:“技術先進”、“經(jīng)濟發(fā)達”,以及“保護環(huán)境”,這和前幾次調查結果相差無幾。
如此印象在兩國民眾心中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合作預期。對于未來兩國將在哪些方面展開合作,日本方面的被調查者把同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合作放在首位,而中國方面則把“科學技術”當作是中日合作的優(yōu)先內容。
日本人認為經(jīng)濟關系上中國比美國更重要
2007年春季的中日調查結果顯示,兩國均有一半以上的受調查者認為美國對國際社會的影響較為消極。但無論是2009年還是2010年的調查結果都有一個相同之處:從政治方面考慮,中國民眾和日本民眾都把對美關系置于第一位。但認為中日關系重要的日本人也在增多,從2009年的18%,增加到27%。
從經(jīng)濟方面考慮,60%的中國人認為美國比日本更重要,比上年增加了8個百分點;而在這個問題上,日本方面,連續(xù)兩年的調查結果均認為中國更為重要,2009年的數(shù)字是46%,本次調查的數(shù)據(jù)為58%。
日本民眾對于與中國的政治合作期待體現(xiàn)在朝核問題解決上。對于“解決朝核問題,你希望中國發(fā)揮主導作用嗎”這一問題,2009年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0%的日本人選擇了“希望”和“非常希望”。今年仍有超過一半的日本受調查者表示,希望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繼續(xù)發(fā)揮主導作用。有74%的中國民眾也表達了同樣的期待。
日本受訪者認為歷史問題應優(yōu)先解決
知識產權問題、歷史問題、領土相關的主權問題等一直橫亙于中日兩國之間。這些問題中,哪些是兩國民眾心目中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呢?
2009年的調查中,在“進一步增進中日友好關系,兩國應該優(yōu)先解決以下哪—個問題”的選擇上,中日民眾均把‘認識歷史問題”放在了第一位。日方認為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次序依次是:共同開發(fā)東海油田、知識產權問題。
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中日民眾對于兩國應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認識接近,都集中在:釣魚島領土主權、歷史問題、共同開發(fā)東海和知識產權,不過排序略有不同,中方把釣魚島領土主權放在首位,而日方認為歷史問題最為首要。
最感興趣的旅游內容:自然風景、歷史遺跡、傳統(tǒng)藝術
在上海世博會上,日本館一直是很受中國人青睞的場館之一。從館標“微笑相連”的設計到館內遣唐使、鑒真東渡等一系列反映兩國源遠流長交往歷史的展示,都吸引著關注中日友好的中國游客。
而借世博契機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去日本旅游,也是日本館精彩展示的重要目標之一。
那么,到底兩國各有哪些方面是對方旅游者最感興趣的呢?
此次中日調查,專門設置了一個新題目一“如果去對方國家旅游,你會對那些內容感興趣?”對于日本人而言,從調查結果上看,中國的自然風景、歷史遺跡、傳統(tǒng)藝術等最富吸引力,分別排在他們最感興趣的前三位。
而日本最吸引中國游客的前三位同樣是:自然風景、歷史遺跡和傳統(tǒng)藝術。
然而,在是否愿意日本今后采取更開放的對華簽證政策上,有54%的日本人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