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覺消費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更重視“眼球經濟”的發(fā)展。受利益的驅使,大眾傳媒尋找到一條奪取眼球的新路徑——身體的展示,尤其是對女性的身體展示。文章以視覺消費時代為背景,分析媒介與身體的關系,并借鑒女性主義理論的分析方法,闡述當今大眾傳媒為何對女性的身體進行非客觀解讀,這種誤讀有何呈現,以及在男女兩性看與被看中隱藏的視覺權力如何將女性置于被動的地位。
關鍵詞:視覺消費 身體展示 非客觀解讀 女性主義 男權至上 男性凝視
視覺消費
隨著攝影、電影、電視等影像傳播媒介的發(fā)展,大眾媒介已經逐漸進入到視覺傳播時代。在這個視覺傳播盛行的時代,各式各樣的形象(包括人的身體),首先成為受眾消費的對象。受眾通過“看”這個行為來進行消費。這種視覺消費行為已不限于單純的對物品的占有,而是越來越傾向于物品的符號交換價值及其意義生產交往①。其次,這一極具符號性的消費品往往可以激發(fā)出受眾的欲望,并使其在購買產品時獲得欲望滿足的快感。在此,消費品本身的物質價值已不重要,其中隱藏的符號意義才是商品出售的重點。正如道格拉斯和伊舍伍德所指出的那樣:“消費的實質功能在于它有意義。我們要忘記消費的無理性,忘記物品好吃、穿起來漂亮、住起來舒服,忘記物品的實用性;反過來,我們要試著這樣想:物品值得思考;同時,我們要把物品視為體現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非語言媒介?!雹?/p>
身體展示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也是人類日益擺脫原始性,成為社會動物的過程。人類的身體在這一過程中已不再是簡單的動物的身體,而是進行社會交往的一種工具。身體成為承載社會意義和意識形態(tài)的工具,并受到這些意義的規(guī)范和壓制。社會通過某種權力機制或機構,如大眾媒介來制定規(guī)范,規(guī)定身體應該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呈現出一種政治性。
如今大眾媒介開始越來越多地展示身體的美,包括健康與外觀,尤其是外觀。雖然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階層的人對于美的標準不同,但處于社會上層,擁有地位和權力的人往往制定著美的標準。而借助于大眾媒介的視覺化傳播,如各種造星運動、選美比賽,這種美的標準傳遞迅速、廣泛并且形象化。受眾在媒介營造的氛圍中逐漸被其主流化,開始認同、接受這一標準,并遵循這一標準去認識身體、改造身體,也就是產生了格伯納所說的涵化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身體的展示與商品的出售聯系到一起,如各種整形廣告、化妝品廣告,追逐利益的本性使得大眾媒介對于展現身體樂此不疲,而受眾為了達到美的標準也不惜代價。由此視覺文化在權力的支配下對身體進行了再生產,并通過對身體的塑造來協調社會組織,傳遞文化,影響個人的行為方式。
這種在主導意識形態(tài)指導下進行的再生產,無疑會給處于弱勢的群體帶來更大的壓制,使得這些相對弱勢的“身體”不得不屈服于其下,甚至在遭到貶低、輕視以及邊緣化等非客觀化的處理中不僅無力抵抗,反而可能完全失去自我意識,這一狀況在對女性身體的表現上尤為突出。
大眾傳媒對女性身體非客觀化解讀的根源
首先是女性在性別、社會中的邊緣性。弗洛伊德對女性心理的界定,其核心在于“陽物妒羨”論。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女孩發(fā)現身上缺少男孩特有的陰莖,便產生了被閹割的感覺,由此導致她消極、受虐和自戀的心理傾向③。弗洛伊德認為,由于這種“陽物妒羨”,女性始終處于一種補充和寄生的地位?!爱斉园l(fā)現自己較男性缺少一樣東西而感到低下一等時,性的分別便產生了?!雹芡瑫r,他還把女性的羞愧與猜忌這兩種性格也歸納于陰莖妒忌。正是由于自身被閹割,女性才會產生一種絕望感,而對人的猜忌,尤其是對男人,也正是來源于這種妒忌。古今中外,大部分涉及男女性別的理論都與弗洛伊德的立場相同,將女性置于性別的邊緣化地位,使其成為一種被否定、被歧視的性別。
除了在生物學方面被否定之外,在社會生活中,女性同樣擺脫不了男權的牢籠。在中國的宗法體制中,女性喪失主體的現象在文化傳承上有其傳統(tǒng)性別規(guī)范的背景,如《易經》的陰陽觀,董仲舒的陽尊陰卑、天人合一的哲學觀,男女、君臣、父子、夫妻的主從身份在這種體制中開始被建構,女性被貶低在權力和欲望的最底層,是男性中心社會的依附者。在這樣的社會里,女性從一出生起就要學習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的道德倫理秩序。這種男女兩性主從定位的父權規(guī)范,讓女性終生無法逾越家庭,不能參與到社會中去。而在家庭中付出的勞動因為無法像社會化生產勞動一樣實現直接的經濟價值,使得婦女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和地位。現代社會婦女已經有權利選擇外出工作,但仍然有大量婦女放棄工作重新回到家庭、走向社會邊緣。這是因為女性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負擔威脅著其精神和身體健康。其次,由于長期的傳統(tǒng)熏陶,中國婦女重視家庭利益比重視自身利益更多,在家庭與社會之間選擇時也受到社會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使其在二者沖突時不得不放棄工作而回歸家庭。另外,女性不可避免的生育問題,也成為其走上工作崗位的障礙。凡此種種,將現代女性仍然置于社會的邊緣地帶。
其次是男權至上與視覺消費中男性隱形的審美暴力。從古至今,男性賞玩女性的目光都一直存在,對女性美的描摹也多從女性的肌膚、眉眼、手足等可供男性欣賞、把玩的人體美入手,女性成為男性看的對象。作為社會的主體,男性的審美趣味自然受到廣泛推崇。處于權力底層的女性,對此最大的反抗也莫過于迎合。男性靠著在社會中的權力與地位塑造著女性的人體美,其中中國古代婦女的裹小腳稱得上是女性被虐的極端,這種審美暴力給中國婦女造成了身體和心靈的重創(chuàng)。
進入視覺消費時代,男性的這種審美暴力轉為隱形的“看”,但并未消減。由于男性媒介從業(yè)者依然是行業(yè)的主宰,媒介產品消費者也以男性為主體,大眾媒介在呈現女性身體時,必然按照主流審美標準,即男性審美標準來勾畫,成為其審美暴力的幫兇。隨著消費主義的盛行,受眾越來越渴望能從大眾媒介中得到即時的快感,滿足物質與身體的欲望。在這種背景下,一種受到男性鼓勵的色欲化、玩物化的女性形象在大眾媒介上被廣泛傳播,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此,女性已經被大眾傳媒進行了非客觀化的解讀。
大眾傳媒對女性身體的非客觀化解讀
女性身體被呈現為不具思想、沒有能力的裝飾物。女性在性別和社會中的邊緣性,使其在媒介形象中也成為一個依附者、被貶低的對象。在電視劇里,女性要么被禁錮在家庭中,著裝簡單,身體柔弱,整日等待丈夫回家;要么是外表靚麗但智商低下的傻妞,在遭遇一個成功且有愛心的男人后才改變了一生。也有事業(yè)成功的女強人,但往往面色冷峻、不通人情,最終被表現為悍婦。在廣告里,女性也總是要依附于男性才能獲得幸福。如汽車廣告里常見的,作為一家之主的男人帶著全家駕車出游,作為配角的女性往往身材嬌小,并且小鳥依人般依附于男性,露出幸福的表情。廣告著重凸顯出男人的氣概和給人帶來的安全感,而將女性定位為成功男性的襯托者。在這幾類人物形象中,獨立自強的女強人無疑是最被社會排斥且得不到幸福的人物,而柔弱且安于奉獻、漂亮但沒有思想、嬌小又以男人為依靠的幾類女性才會受到肯定,能夠獲得幸福。也就是只有可以被男人操控、成為男人的裝飾物的女性身體,才受到主流文化的認同。
女性身體被呈現為性感尤物,女性美被片面化。作為被看的對象,女性的身體充斥在大量媒介產品中,且多被當做性感尤物來呈現。各種時尚類、娛樂類雜志的封面幾乎都是光彩奪目的女性身體,她們搔首弄姿、著裝性感;網絡上,美女圖片成為吸引網民點擊的誘餌;電視廣告中,女性的身體更成為商家展示產品的工具,如各種洗浴類產品廣告,女性光滑的肌膚、裸露的身體被展現在鏡頭中,更配以享受的表情和撫摸的動作,讓女性淪為色誘男性的罪魁禍首。而某些食品類廣告,也將食物的好口味與女性的好身材連接起來呈現,無疑給人造成消費這種食物就是消費女性曼妙身體的想象。女性的美在這兒被等同于性感,而全然不顧女性內在的氣質,使女性的身體徹底成為男人把玩和觀賞的對象。
女性身體被肢解、物化。從古至今,男性就是對女性身體品頭論足的掌控者。作為“看”的一方,男性總是按照他們的標準來“設計”女性的身體,告訴她們應該怎么做。大眾媒介則將男性的審美標準傳播開來。在各種整容節(jié)目、減肥品廣告中,女性的身體被肢解為眼睛、鼻子、乳房、肚子、大腿等仿佛沒有生命的物品。廣告語則清楚地告訴女性受眾,要得到美、要吸引男人的目光就必須這樣改造自己。這種美的規(guī)范無疑是“看的人”制定出來的。各種選美比賽、模特比賽,穿著清涼的女性在T臺上走秀,旁邊的屏幕上顯示出來的是她們的體重、三圍數字,男性觀眾按照其審美標準來評判美女,而女性觀眾也毫無意識地以男性標準來審視女性。女性的身體在這些媒介產品中被肢解為各個器官,物化為男性的玩意兒。為了滿足男性的欲望,也同樣為了在社會中得到肯定,無數女性付出大量金錢去改造身體,也承受著各種痛苦。
以上是關于媒介對女性身體非客觀化解讀的幾點表現。面對這些表現,大部分女性都默然接受,甚至樂于成為男性凝視的對象。她們所屈服的也正是這里面存在的視覺權力,成為完全的被動者。
看與被看的權力關系
??抡J為,在人類的文明史中,眼睛是最重要的權力器官,實施著復雜的權力機能??词且环N主動選擇的行為,人類通過看來與外界交往。這種由看帶來的視覺權力存在于各處,正如商場里分布的監(jiān)控器,身處其中的消費者成為被看的一方,仿佛置身于一個透明的世界。而現代社會也設立了很多關于“看什么”和如何評價被看之物的規(guī)范。
在男女兩性的關系中,男性對女性的凝視正是一種充斥著權力的觀看方式。擁有權力的男性對“看”享受著特權,并設置了一系列被看之物的標準,淪為被看的女性則不斷將這種標準內化,以迎合男性的目光。在權力的威懾下,女性逐漸喪失自我。正如薩特所說,“當別人看著我的時候,我感到自己變成了一個被審查的對象”⑤。雖然女性也有權利成為看的一方,形成與男性之間的斗爭,但由于受長期的社會文化規(guī)范的影響,女性在建構自己的身份時,便將自己定位為男性的觀看者和自己的觀看者,日益束縛其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在這種權力關系下,男性得以操控女性的身體,并滿足自己的欲望,始終將女性置于被動的地位。而進入視覺傳播時代的大眾媒介,則將這種看與被看擴大化。男性的凝視范圍更廣,機會也更多。而且大量媒介內容中存在的對女性身體非客觀化解讀的現象,更加劇了這種視覺權力中的不平等。女性形象被片面地建構,導致兩性對女性的認識都逐漸走入誤區(qū),“看”的狂歡致使女性被牢牢地禁錮,成為這場視覺盛宴的犧牲品,無力抵抗。
在這個視覺傳播盛行的時代,男性一如既往地成為傳媒產品的主宰者,與大眾傳媒合力將女性置于邊緣位置。然而,生存于其間的女性卻無力抵抗或者對此毫無意識。這一現象的產生,除了來自長達幾千年的男權壓迫的社會根源外,還有女性自身的奴性所致。長期生活于其中的女性,面對這種非客觀解讀失去了自省意識。在“看”與“被看”的關系中,大眾傳媒本應承擔起社會瞭望者的責任,起到協調社會的作用,但卻為了經濟利益,成為致使兩性不和諧的幫兇,實應深入反思。
注 釋:
①陸揚:《文化研究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頁。
②羅鋼、王中忱編:《消費文化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頁。
③禹建湘:《徘徊在邊緣的女性主義敘事》,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頁。
④陸揚:《精神分析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頁。
⑤薩特著,陳宣良等譯:《存在與虛無》,《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346頁。
參考文獻:
1.吳志翔:《肆虐的狂歡——傳媒美學談》,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林幸謙:《荒野中的女體——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Ⅰ》,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凱特·米利特著,鐘良明譯:《性的政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4.??轮瑒⒈背?、楊遠嬰譯:《規(guī)訓與懲罰》,《三聯書店》,1999年版。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