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說,它于1848年出版時,并未引起多大的注意,即便是書中的情節(jié)與人物所引起的巨大震撼也被認為是一種令人作嘔的恐怖,評論界的一些人斥之為一部駭人聽聞、荒謬絕倫、毫無意義的作品,小說充滿了陰森恐怖、病態(tài)心理和異教思想。作者因為《呼嘯山莊》而被戴上非常榮耀的桂冠是在她的作品發(fā)表近半個世紀之后,人們充分認識到了作者非凡的創(chuàng)作天才,這部巨著也被公認為英國文壇上獨一無二的奇書?!逗魢[山莊》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傾向,這種浪漫主義避開了現(xiàn)實主義的世俗、呆滯,放縱主觀想象,時而興高采烈,時而意氣消沉,沉湎于神秘而強大的激情和狂暴行為。這使這本書完全區(qū)別于當時的文學主流?!逗魢[山莊》無論在主題結(jié)構(gòu)上,還是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作品都表現(xiàn)出女作家超乎尋常的獨創(chuàng)性,特別是小說中兩個具有雙重沖突個性的人物——希斯克厲夫和凱瑟琳正是小說的魅力所在。
希斯克厲夫性格的雙重性
正如小說開頭所描寫的荒野之樹,它是扭曲變態(tài)的,卻是最不加修飾、自然生成的。希斯克厲夫的一切都是環(huán)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樹,努力地生存,抗拒著狂風暴雨,在變成了這樣的丑態(tài)之后,用丑惡對抗、報復(fù)這制造丑惡的嚴酷環(huán)境。而希斯克厲夫這個名字由“長滿薔草的荒原”和“陡崖”組成,由此可見,作者在塑造這個角色的時候,是糅合了很多自己的個人色彩進去的。希斯克厲夫,這個叛逆的孤兒闖入呼嘯山莊以后,那里的生活就再也不能平靜了。希斯克厲夫和呼嘯山莊仿佛是格格不入的兩個世界,所有的人都不能將他融入他們的生活,當然,所有的人也都不能理解他,于是,他的出走和重新回來后的報復(fù)就成了必然。這是一個可怕的、充滿了原始野性的復(fù)仇者:“兩頰灰黃,一半被黑胡子遮住;兩道眉毛低壓,兩眼深陷而且頗為特別。”伊莎貝拉被他吸引住了,但是婚后她看到的希斯克厲夫跟她想象中的不一樣。
呼嘯山莊對希斯克厲夫的孤立和排斥理所當然受到了更為有力的回應(yīng),他幾乎對所有人都充滿了敵視,他認為,艾德嘉·林頓是“田莊的窩囊廢”。他貶低艾德嘉對凱瑟琳的愛:“他80年的愛抵不上我一天的愛?!币约皠P瑟琳對艾德嘉的愛“對她來說,他還幾乎不如她的狗或馬親愛”。他同樣貶低小凱茜:“我急切地希望不要見到她。”希斯克厲夫為哈里頓的墮落而沾沾自喜,后來他告訴耐莉:“跟他那邪惡的父親比起來,我把他捏得更緊、壓得更低,因為他為自己的粗俗而驕傲。我教會他嘲笑獸性以外的東西,以為那是愚蠢、不中用的?!惫镱D身上其實隱含著一種價值觀:瘋狂的野性,而這也正是希斯克厲夫的天性本質(zhì)。對凱瑟琳·恩肖以外的呼嘯山莊的人來說,希斯克厲夫是一個外來者,只有凱瑟琳愛他,因為他們兩人天性相同:瘋狂而又任性。就像凱瑟琳告訴耐莉的那樣:“因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們的靈魂是由什么構(gòu)成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樣的?!碑斚K箍藚柗虬寻录畏Q為“羊羔”,“不值得一擊”時,他的價值觀取決于原始的野性,力量決定價值。他在心底里鄙視艾德嘉,在聽到凱瑟琳向耐莉坦白心聲的部分對話后,他離家出走,其目的就是要超過艾德嘉。但當他3年之后回來時,凱瑟琳已經(jīng)結(jié)婚,于是他為失去的愛而向艾德嘉、辛德雷復(fù)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復(fù)仇時采用的仍然是別人的價值尺度:身世、財富和社會地位。他的目標就是得到更高的地位——當然包括財富,同時使他的敵人墮落。最終,他擁有了呼嘯山莊和畫眉田莊,并使哈里頓墮落,他對待哈里頓就像當年辛德雷對待他一樣。他反抗恩肖和林頓家族的武器正是金錢和包辦婚姻。當辛德雷死去時,他把不幸的小哈里頓放到桌子上,帶著少有的興致咕噥道:“哦,我的好孩子,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要是讓同樣的狂風來刮扭這棵樹,它會不會跟另外一株一樣長得彎彎曲曲。”
從某種意義上說,希斯克厲夫比他的敵人更為殘酷,因為這是人性被扭曲之后所產(chǎn)生的一種變態(tài)的反射。但是希斯克厲夫性格的雙重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他自身所具有的強烈的愛和深切的恨之中。他愛凱瑟琳勝過他自己,但他卻又是一個殘酷、殘暴的人。對他來說,凱瑟琳比他自己都重要,也正是這種愛扭曲了他的一切,使他具有了一種可怕的世界觀,甚至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死不后悔:“至于說到反省我做過的不公正的事,我要說,我從來沒有做過什么不公正的事,也就沒有什么可反省的?!彼詾樗篮蟛贿M入地獄而是進入天堂同凱瑟琳相聚:“昨天晚上,我是踩在地獄的門檻上,今天,我可看到我的天堂了。”很明顯,他以為自己死后會進入天堂。對于一個意識到自己的罪惡卻又拒絕悔改的人來說,這真是一件怪事。由此可見,希斯克厲夫的性格是矛盾的、復(fù)雜的和雙重性的,在他的性格中既體現(xiàn)了善與惡的對立統(tǒng)一,又體現(xiàn)了美向丑的轉(zhuǎn)化。
凱瑟琳性格的雙重性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包括五個層次,即生理、安全、愛、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而每當一種需要得以滿足,另一種需要便會取而代之。對莊園小姐凱瑟琳來說,生理及安全需要早已得到滿足,而愛的需要也從希斯克厲夫和埃德加身上獲得了。于是,想要得到尊重的愿望就立刻產(chǎn)生了。她“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高度評價,獲得一定的名譽”。而在她眼中,要得到尊重就是要有錢、有地位。在從畫眉山莊回來時,“野丫頭”凱瑟琳被光鮮亮麗的生活和贊美之詞改造了,煥然一新的她穿得很漂亮,舉止也優(yōu)雅起來,這與衣衫凌亂、蓬頭垢面的希斯克厲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畫眉山莊她被資產(chǎn)階級的文明和上流社會的生活深深吸引住了。凱瑟琳的價值觀在這時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霸谝娮R了那般始終如一的禮儀之后,對粗魯?shù)男袨橐伯a(chǎn)生了羞恥感。”想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舉止,讓自己盡可能看起來斯文有禮,殊不知她那野性的性格已經(jīng)深入骨子里而無法清除。于是,只有扭曲自己的性格,在外人面前扮成一個舉止高雅的淑女,在呼嘯山莊才露出自己野性、不可馴服的一面。久而久之,這種不斷變臉的行為形成了她的雙重人格。
童年時期的凱瑟琳,有著一些別的孩子所沒有的脾性,不太討人喜歡。老恩肖對她失去了耐性,欣德利與她之間有距離,約瑟夫稱她為魔鬼,丁奈莉受不了她的盛氣凌人。直到希斯克厲夫的出現(xiàn)才使孤獨的凱瑟琳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這種快樂的時光并沒有持續(xù)太久,在凱瑟琳選擇嫁給埃德加之后,希斯克厲夫在她的生命里消失了。對心靈的背叛讓凱瑟琳又重新回到了孤獨中,于是,她只能以更無禮、更傲慢的方式來宣泄心中的孤獨和苦悶。究其原因,這不是大病后留下的后遺癥,而是心靈極度空虛的表現(xiàn)。因為這種幸福不是她真正向往的幸福,這種生活帶給她的歡樂是有限的。無論她試著多努力地沉浸在丈夫帶給她的幸福之中,她的內(nèi)心世界卻始終是孤獨的,埃德加不可能到達她的靈魂深處,他倆不屬于同一世界,只有希斯克厲夫才是她的同一體。所以當希斯克厲夫再次出現(xiàn)在她的生命里時,她是如此高興,幾乎忘了周遭的一切,沉浸于只屬于他倆的世界。凱瑟琳的一生中,追逐得最熱烈的是愛。對愛的追求,貫穿于她一生的始終。她所追求的愛分為不同的兩種,一種是由于人的天性,另一種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前者表現(xiàn)在她對父親及希斯克厲夫的愛的追求,這種愛是毫無功利性的愛,是自然的接近。后者則表現(xiàn)在她對埃德加、林頓夫婦等人上,這種愛是有目的的。童年時期的凱瑟琳太頑皮,不討人喜歡,但她也希望得到父母和旁人的愛,這是人的天性??墒抢隙餍げ焕斫夂⒆觽兊耐?,不知道凱瑟琳的惡作劇和叛逆是為了激起他人的關(guān)注,盡管這種關(guān)注是指責。這種缺少愛的環(huán)境進一步激發(fā)了她狂野個性的發(fā)揮,形成了她專橫跋扈的性格,這種性格正是她心理變態(tài)的前奏。希斯克厲夫的到來滿足了凱瑟琳愛與被愛的需要。隨著年齡的增長,凱瑟琳與希斯克厲夫之間的友愛逐漸升溫轉(zhuǎn)化成愛情,他倆成了彼此心中最重要的人。然而,接觸到現(xiàn)實世界后的凱瑟琳變得虛榮起來,凱瑟琳渴望同時獲得希斯克厲夫與埃德加的愛。然而,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當埃德加堅持要讓她在兩者之間選其一時,她徹底崩潰了。她的心再也承受不了,只能以不正常的狀態(tài)來欺騙自己。凱瑟琳性格的雙重性就是凱瑟琳的悲劇,具有感人肺腑的悲劇魅力,展示出小說無與倫比的豐富內(nèi)涵。
艾米莉·勃朗特創(chuàng)作《呼嘯山莊》時,正是英國社會動蕩的時代。資本主義正迅速發(fā)展并越來越暴露出它內(nèi)在的缺陷,社會矛盾激化,社會現(xiàn)實復(fù)雜殘酷。小說中主人公性格的雙重性體現(xiàn)了當時英國社會矛盾的激化、社會現(xiàn)實的殘酷和復(fù)雜。人對現(xiàn)實幸福的渴望出于人的本性,然而社會現(xiàn)實使這些被壓抑的欲望畸形滋長,其惡果是使人性中那些健康的、積極的因素畸變?yōu)椴B(tài)的、消極的因素。希斯克厲夫和凱瑟琳正是這樣被資本主義社會所扭曲的靈魂,他們的雙重性格完全是當時社會摧殘的結(jié)果。
參考文獻:
1.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3年版。
2.張中載:《二十世紀英國文學小說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袁翠珍:《一個扭曲的靈魂——簡評〈呼嘯山莊〉的主人公希斯克厲夫》,《淮陰師專學報》,1992(2)。
4.劉再復(fù):《性格組合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
5.楊靜遠:《勃朗特姐妹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作者單位:衡水學院英語系)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