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拓展訓練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和訓練方式。高校開展拓展訓練是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手段,既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完善高校實踐體驗式教育體系;針對高校拓展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提出了作者的觀點。
關鍵詞:高校;素質(zhì);拓展訓練;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3-0293-02
一、拓展訓練由來
拓展訓練(Outward-Bound)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英國。當時,許多英國艦艇在遭到德國潛艇襲擊后沉沒,大批水兵因此喪生,但總有少數(shù)人能在災難中幸存下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幸存者并不是體能最好的年輕人,而是年紀較大的,經(jīng)驗豐富的,求生意志最強的老水手。一些心理學家和軍事專家經(jīng)過研究得出結論:當災難來臨時,決定你生存與否的關鍵因素不是體能,而是心理素質(zhì)。戰(zhàn)后,這種具有獨特創(chuàng)意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訓練對象也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yè)人士等各群體,訓練目標也從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1]。
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許多大學生存在的以我為中心、過于自傲或自卑、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力差等問題,制約和影響了他們的就業(yè)和發(fā)展之路。素質(zhì)拓展訓練主要是針對心志、身體、品格三種基本素質(zhì),通過一系列充滿趣味與挑戰(zhàn)而又不乏人生智慧的活動,使學員從中體驗、反思、領悟,并激發(fā)、調(diào)整、提升人的潛能,使受訓者的人格素質(zhì)得到提升。
二、開展拓展訓練的優(yōu)勢
拓展培訓是體驗式培訓的一種,與傳統(tǒng)培訓不同。拓展訓練能給個人和集體帶來以下好處:(1)增強個人和團隊的自信心;(2)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與團結;(3)促進溝通與交流,提升人際交往的技巧;(4)鍛煉身體的靈活、協(xié)調(diào)性;(5)培養(yǎng)樂于與人相處共事的態(tài)度;(6)它還是一種面向問題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個人的決策意識、領導意識和對團隊內(nèi)成員的強弱項進行分析的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不時看到的信息能夠被記住的不超過30%,聽到的信息能夠被記住的不超過50%,而親身體驗的信息則可以被記住90%以上。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兩種不同的生活體驗:(1)考試結束后,我們已經(jīng)記住的學習內(nèi)容會逐漸忘卻,如果不再經(jīng)常復習,所學知識可能再也“回不來”了;(2)生活中,我們學會的游泳、騎自行車、駕駛汽車等技能,即使很長時間不接觸,仍然不會忘記。正是因為這些技能都是我們親身體驗而得到的,其他效果完全不一樣,從中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理解體驗式學習與傳統(tǒng)學習效果的不同。
三、高校開展拓展訓練現(xiàn)狀
(一)拓展訓練由學校的哪個部門實施不統(tǒng)一
高校開展拓展訓練安排的管理部門各不相同,大多院校由以下幾個部門在負責:(1)體育教學中安排,由體育教師負責培訓;(2)管理類院(系)負責管理和培訓;(3)基礎教學部門負責管理和培訓;(4)團委等學生管理部門進行管理與培訓。
(二)拓展訓練實施模式不統(tǒng)一
高校的拓展訓練實施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第一種模式:模仿野外拓展訓練公司的模式開展教學工作。硬件要求高,設備多,造價高,維護難度大,安全難以有效控制。許多高校并不愿意出資幾十萬來建設一個前景好、對學生教育非常有利的賠錢的項目。所以,很少有高校建立起像樣的拓展訓練基地。第二種模式:委托培訓公司對學生進行拓展訓練,由于培訓費用高,大多高校只能對學生管理部門人員和學生干部進行訓練,學生干部本身在學校內(nèi)的工作中,得到的綜合素質(zhì)鍛煉就多,再進行拓展訓練效果肯定非常好,而大多學生并沒有從中得到真正的好處。第三種模式:由學院的體育教師或其他教師對學生進行拓展訓練,由于大多的參加培訓的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沒有保障,訓練中的主題把握很難保證,所以,訓練過程中,項目五花八門,主題亂七八糟。甚至有的會偏離主導思想,起到反面作用。
(三)拓展訓練開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
高校開展拓展訓練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難主要有如下幾種:
1.場地無保障。沒有專屬培訓場地,在教學樓里進行拓展訓練會影響正常上課的班級;在室外,影響交通或影響室外上課(實習)的班級;拓展訓練形同虛設,味同雞肋,導致晴天坐在操場上,下雨躲在樓道里,熱天樹蔭下,冬天教室中無聲寫總結。
2.資金無保障。培訓教師按一般按普通授課或?qū)嶒炚n給課時,一周只有20學時左右,按超課時10元/節(jié)進行付費。對培訓教師沒有任何吸引力。訓練一般用品、器材費用沒有出處,更不用提先進的訓練裝備費用了。委托專業(yè)培訓機構的費用學校更是負擔不起。
3.師資無保障。得到正規(guī)訓練的培訓師因各種原因不愿意參與培訓,只好讓新進校的年輕教師來進行這項工作。新教師剛從大學畢業(yè),沒有教學經(jīng)驗,自己還是個“孩子”,對被培訓者的訓練效果可想而知。
4.時間無保障。培訓教師有別的課要上時不能培訓;雨(雪)天無法培訓;熱天沒有條件培訓;早上不培訓,晚上不培訓。剩下的時間,每天只有四節(jié)課可得到學時,培訓教師也不一定盡全力培訓,僅憑教師的良心做這項工作,最終只能乞求所帶學生別出現(xiàn)差錯就萬事大吉了。
5.效果無保障。目前困擾很多拓展培訓機構、高校和受訓者的主要問題是拓展訓練效果轉(zhuǎn)化困難。如果從培訓評估層面來看拓展訓練的即時效應,可以通過課程結束的反應層面評估來實現(xiàn)。但對學習層面和行為層面的評估卻是無從做起;無法做到深層次培訓后續(xù)效應的評估。“拓展訓練課堂上激動,回到學習崗位上不動”是各種拓展訓練結果的真實寫照。正是因為拓展培訓效果保持時間短、不能馬上產(chǎn)生績效,所以拓展訓練培訓結束后,許多師生會認為不過如此,今后也不會再主動繼續(xù)參與這項活動。
四、高校做好學生素質(zhì)拓展訓練對策
如何更好地開展這項活動,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目的,是我們要著力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高校如何做好學生素質(zhì)拓展訓練,筆者認為可以采取如下對策:
1.領導重視,層層落實。高??捎煞止軐W生或分管教學工作的領導親自掛帥,協(xié)同教學、管理等部門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以便全面負責指導并開展全校的素質(zhì)拓展培訓。各院(系)可設立相應的分支機構負責該工作的開展,形成上下協(xié)調(diào)、內(nèi)外溝通、齊抓共管的組織形式,促進拓展訓練的開展。
2.合理選擇培訓項目。摒棄高危險的高空項目、水上項目、野外項目等不適合在高校開展的培訓項目,取而代之的是合理利用高校的運動場、體育館、教室、樹林、道路等設施,把信任背摔、過電網(wǎng)、成功之門等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等適合學生訓練的花費少、效果好的項目引入高校拓展訓練中來。
3.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zhì)的培訓教師隊伍。專業(yè)化的師資是拓展訓練能真正達到目的的保證。拓展訓練進入中國高校教學卻是近幾年的事情,對于新生事物,培訓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對有關拓展訓練的理論學習,培訓提高自身素質(zhì);另一方面要得到實踐鍛煉,遵循其應有的規(guī)律,采取進修方式,取得任職資格。同時應建立行業(yè)協(xié)會,加強交流、合作與互助[1]。
4.資金投入的保障。學校相關領導首先需要理解拓展訓練這種先進的教育觀念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和影響,使其成為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應適時引入拓展訓練,并適當增加經(jīng)費投入,主動引導項目在學校教育中的大力推廣。建立必要的拓展訓練場地,保證培訓教師的相關待遇,以確保該項目在高校的順利開展[2]。注重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的平衡來把握投入的力度。
5.訓練時間保證。高校安排拓展訓練計劃時,需要保證時間的連續(xù)性,一般情況下,最好安排連續(xù)的培訓時間,最短三天,最長不宜超過七天。培訓時,應該從早上起床后開始,直到晚上熄燈前結束;讓學生既要身體得到鍛煉,更主要的是要學生得到心理上的體驗。
6.拓展訓練的教材化與靈活機動相結合。將拓展訓練引人高校既符合現(xiàn)代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增強培訓課的實效性和趣味性,同時又可以豐富完善中國高職教育課程體系。但是將拓展訓練引入高校不能簡單地把商業(yè)化培訓的模式照搬過來,要根據(jù)學校的特點,把培訓資料進行“教材化”。對拓展訓練的內(nèi)容和方法做相應的調(diào)整和改進,以適應高校學生培養(yǎng)的特點[3]。但是,“教材化”非常容易變得一成不變而僵化,因此,教材化的同時,要考慮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形勢的變化,教育的模式和內(nèi)容的調(diào)整和更新問題。培訓計劃在教材的基礎上要能夠靈活地適應不同時期、不同學生群體的培訓需求。
7.制定相應訓練效果評價標準,科學衡量培訓效果。對于任何一種訓練,包括素質(zhì)拓展訓練,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使學生保持長期、持續(xù)激情的唯一辦法;拓展訓練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但是,培訓在人的一生中應該是持續(xù)不斷的一個過程,不可能通過一次培訓就能解決所有實際問題。
高校應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拓展訓練教學大綱,并設法建立起合理的訓練效果評估標準,使拓展訓練的成果有據(jù)可查;由于社會發(fā)展太快,各種新生事物不斷產(chǎn)生,拓展訓練的內(nèi)容也要求適應變化的要求,因此,必須結合本學校的特點,積極探索新的拓展項目和組織方式,體現(xiàn)其趣味性和多樣性。
五、 結束語
高校引進并堅持做好素質(zhì)拓展訓練,讓學生走向社會之前就能夠?qū)F隊合作有深層次的理解,有助于學生順利適應社會的需求,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高校開展素質(zhì)拓展訓練不僅有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行的。但如何進一步做好學生素質(zhì)拓展訓練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燕桐.拓展訓練在高校中開展的意義與可行性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0,(1).
[2]李忠俊,葛和平.當前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的發(fā)展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11).
[3]梁鳳保.學校拓展訓練課程的制約因素和對策分析[J].運動,2010,(6).[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