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主線交叉或者平行并行的創(chuàng)作手法是村上春樹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手法,《挪威的森林》就是這樣一部作品。但區(qū)別于村上其他作品的是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巧妙地創(chuàng)造了多個二重架構(gòu),解讀其中的二元結(jié)構(gòu)可以說是打開這部小說的一把鑰匙。
一、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的二元結(jié)構(gòu)
《挪威的森林》講述了一個關于青春的故事,故事的舞臺被設定在20個世紀60年代末期的日本,當時正值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等政治運動風起云涌之時,大學校園也集中爆發(fā)相當規(guī)模的學生運動。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戰(zhàn)前日本的社會價值體系受到?jīng)_擊、幾近瓦解,而新的價值體系尚未形成,整個日本社會處于相對混亂的歷史時期。之所以設定這樣的背景至少有兩個原因可以想見。其一,主人公與村上春樹本身的成長軌跡部分重合,作者對那一段歷史較為熟知;其二,混亂的社會背景加劇了青春的迷茫和困惑。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舞臺上,男主人公渡邊徹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接納外面的世界或者如何被外面的世界所接納,不知道該勇敢地面對還是無奈地退縮。這樣的他同時受到生氣勃勃、熱愛生命的綠子與具有自毀傾向的直子的吸引。直子和綠子,截然相反的兩個女孩兒,有人把她們比作張愛玲筆下的白玫瑰和紅玫瑰,一個恬靜嫻雅,一個聰慧奔放。表面上二者差異帶給讀者的閱讀感受之外,綠子和直子在作品中分別作為兩條主線,構(gòu)成了現(xiàn)實和非現(xiàn)實的兩個世界。作品中詳細地描寫了綠子的家庭狀況,村上春樹作品中常見盡量將主人公模糊化、邊緣化的描寫,以突出距離感,像這么詳盡的描寫在他的作品中并不多見。而之所以將綠子的情況交待得如此詳細周到,無非是為了凸顯綠子的現(xiàn)實性。綠子生活在當時混亂的社會現(xiàn)實中,她照料病重的父親、經(jīng)營有些寒酸的小林書店、和大學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直子相對于綠子則完全生活在封閉的、幾近與世隔絕的世界里。她生活的阿美寮本身就是一個深山老林中高墻環(huán)繞的所在,那里的人們有著與現(xiàn)實世界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能隨便外出,一旦出去就等于自己切斷回來的路,總之,阿美寮拒絕外面世界——現(xiàn)實的一切。主人公往來奔波于這樣的二重世界,與其說他在直子和綠子之間苦苦徘徊、難以抉擇,不如說他在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之間往來彷徨、不知所措。
二、“我”與“自我”的二元結(jié)構(gòu)
“我”與“自我”形成了另一個二元結(jié)構(gòu),這主要反映在男主人公渡邊徹身上。渡邊以“我”的方式在生活,潛意識里卻因為“自我”的存在苦惱不已?!拔摇弊≡趯W生寄宿院里,“自我”卻對那里莫名其妙的政治氛圍和沽名釣譽的寄宿生頗有微詞。對待室友“敢死隊”時,“我”沒有惡意地將他的事情當作笑料將給別人聽,在他生病時照顧他卻沒有得到他一句感謝的話語,為他一大早鬧人的廣播體操和他交涉……“我”的生活中,“敢死隊”只是一個并不十分招人喜歡的室友。而“自我”在“敢死隊”莫名消失后惆悵不已,對于“自我”而言,“敢死隊”認真的生活態(tài)度實在令人嘆服。和永澤的交往也同樣走不出“我”與“自我”的二重架構(gòu),永澤是“我”在寄宿院里唯一的朋友,“我”為他的個人魅力折服,經(jīng)常跟隨他出去找女孩子?!白晕摇辈⒉徽J可這個朋友,并且常常對此心生厭倦?!拔摇迸c“自我”的雙重結(jié)構(gòu)最突出地表現(xiàn)在戀愛問題上?!拔摇币恢币詾樽约荷類壑弊?,愿意與她攜手一生,為此“我”也盡可能努力地去愛直子?!拔摇迸阒弊釉跂|京街頭漫步,陪她共度二十歲的生日,盡可能地盡到一個戀人的本分。在直子突然不辭而別之后,“我”鍥而不舍地尋找、等待,得知她因病住進療養(yǎng)院時,“我”立即跋山涉水跑去看望她,全心地配合直子的治療,“我”告訴直子會永遠等她。對待綠子,“我”僅僅覺得她“有趣”,喜歡和她交往,僅僅當她是個默契的朋友。“自我”則完全不同,“自我”清楚知曉和直子之間的隔膜,察覺到“她希求的不是我的肩膀,而是某人的肩膀”并且時時為此感到不安,“自我”知道和直子之間的感情不是愛情。同時,“自我”義無反顧地愛上了活潑開朗的綠子。
“我”與“自我”的二重結(jié)構(gòu)是潛伏在《挪威的森林》中的另一條線索,男主人公因為“我”與“自我”的同時存在而困惑、苦惱,同時為故事的發(fā)展埋下了隱線。
三、過去與現(xiàn)在的二元結(jié)構(gòu)
“死并非生的對立,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好友木月的突然自殺讓男主人公渡邊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苦苦思索之后,他悟出這樣箴言般的一句話。“死”意味著消失,也意味著永恒,因此“死”在某種意義上成為過去與現(xiàn)在的媒介。木月死了,卻在直子和“我”心里永存;直子死了,但是不會在“我”的世界消失。對于“我”而言,木月已經(jīng)成為永恒的過去,而對于直子來說,木月卻作為現(xiàn)在存續(xù)。過去與現(xiàn)在,既是這部作品的一個命題,也為解讀這部作品提供了一個新的二元結(jié)構(gòu)。青春意味著長大的分水嶺,這是無法逆轉(zhuǎn)的自然規(guī)律,青春的困惑很大程度上也是來自于對這種自然規(guī)律的抗拒和無奈。不想長大、拒絕現(xiàn)在、拒絕社會是青春的本能,而死成為留住過去最好的途徑,所以《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樹描繪了那么多的死亡:好友木月丟下嫻雅的女友毫無征兆地突然自殺;直子在苦苦掙扎之后選擇隨木月而去;還有直子聰慧無比的的姐姐以及美麗賢淑的初美……他們用死亡留住了過去,放棄了現(xiàn)在。渡邊也一度徘徊在過去與現(xiàn)在的邊緣,好友木月的死讓他痛苦不已,由此他深深地嗅到了青春的死亡氣息。特別是當直子自殺身亡之后,他一度走到了死亡的邊緣,他渴望追尋直子和木月,死亡對于他來說有著特殊的魅力?!八馈币馕吨肋h留在過去,留在自己青春的夢里。
對于所有拒絕長大的年輕人來說,永遠留在過去將是他們最大的夢想?!杜餐纳帧防锏哪贻p人在過去和現(xiàn)在之間苦苦掙扎,對他們而言,出路只有兩條:要么拒絕,用死亡永遠留住過去;要么接受現(xiàn)在,在繽紛的世界中成長。木月、直子、初美以及直子的姐姐選擇了過去,綠子勇敢地選擇接受現(xiàn)在。渡邊在直子(過去)與綠子(現(xiàn)在)之間往來徘徊,對于他而言,最終地選擇勇敢而痛苦,他選擇了綠子,也就是說選擇了現(xiàn)在,或者說綠子給了他選擇現(xiàn)在的決心?!尔溙锏氖赝摺防锩嬗羞@樣一句話:“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就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yè)而卑賤地活著。”渡邊選擇現(xiàn)在亦即意味著選擇成長:“喂,木月,我已不再是同你在一起時的我,我已經(jīng)二十歲了!我必須為我繼續(xù)生存付出相應的代價!”過去與現(xiàn)在,既是青春的分水嶺,也是解讀這部小說的線索之一。
【參考文獻】
[1]村上春樹,ノルウェイの森[M].講談社,2006.
[2]雷世文.相約挪威的森林——相約村上春樹的世界[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蔡鳴雁,青島科技大學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