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認知
【文獻編碼】 doi:10.3969/j.issn.0450-
9889(B).2010.12.023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對語言技能與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及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具體的新內容標準。它的頒布與試行預示著我們應有新的教學理念,采取新的應對策略。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寫作目標的描述,寫作要求提高了很多,突出了組織語言、遣詞造句、規(guī)劃文章結構和思想情感的要求。然而,當前不少學生英語作文中仍然存在語法錯誤率高,結構單調重復,拼湊現(xiàn)象嚴重,內容缺乏邏輯性和連貫性,層次不清等問題。
如何克服這些問題,并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情感態(tài)度目標和學習策略目標,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就此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策略和認知策略為著眼點進行研究寫就此文,以求與同行探討。
一、 寫作教學中的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策略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情感態(tài)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情感態(tài)度作為一種內隱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是英語學習是否有成效的關鍵。因此 ,我們在寫作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策略:
1. 降低學生焦慮感,分級訓練。在寫作教學起始階段,要求學生連貫性地寫出十個句子顯然很難。教師在此階段應敢于創(chuàng)新,采用分級訓練、小容量、多重復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識記、運用并內化所學寫作知識的過程就會比較順利。分級訓練如練習武術逐步增加腿上所綁沙袋的重量以鍛煉腿力,只有循序提高,分解難度,才可以化難為易。
2. 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堂寫作教學。為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課改理念,寫作課堂設計需要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記”的局面,設法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請看下面這篇作文:請用“中秋節(jié)的等待”為題,用英語寫一篇短文,描述下圖的內容,并就此發(fā)表你的評論。要求:(1)文章必須包括描述和評論兩部分;(2)詞數(shù)為100左右。(2006,江西高考)
在指導學生寫這篇作文時,教師可用三個問題來激發(fā)學生自主討論:①How do you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②And how do the old couple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 the picture? ③What’s the artist’s main purpose of painting the picture?在小組討論中,好學生帶動中等生,而后又能給后進生提供幫助。經過討論后,大家得出了許多關于這個話題的感想及關鍵詞。在此過程中,后進生也不會感到束手無策,無話可寫。
3. 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言語或非言語形式給予學習者鼓勵,使其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對他們習作中的閃光之處要加以贊賞,以增強其自信心。如果學生的整篇習作都精彩漂亮,何不讓其把習作抄在黑板或打印出來給大家共賞?哪怕學生的習作中只有些許精彩片段,也可以在班上朗誦該片段,或把多個學生的精彩片段整理打印。作為一名教師,給予學生的賞識和關愛越多,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越高漲。
4. 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筆者對學生的習作打分曾經從一開始就很嚴格,往往以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來衡量。久而久之,發(fā)現(xiàn)班上不寫作文的同學越來越多,書面表達部分的平均分怎么也提高不上去。反思后才明白:學生在初嘗寫作時,千萬不要一棍子打死。應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打分過嚴會讓他們產生畏難情緒,嚴重戳傷他們的自信心。尤其是起始年級,不能對學困生的作文太苛刻。還有,對于學困生的習作不只是簡單批改,而是要耐心地輔導講解,使其形成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樹立較強的自信心。
5. 改變作文批改陳規(guī),創(chuàng)新作文批改模式。教師通常批改學生習作的方法是用紅筆打“×”。其用意是紅筆顯眼,可引起注意,但卻無形中在張揚錯誤,對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信心有不好的影響。國外外語教師認為學外語難免出錯,不應以錯為非。目前,有的教師打破常規(guī),對的用紅筆打“?菁”,錯的用鉛筆打“×”。這樣做的目的是揚長避短,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二、 寫作教學中的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作為學習策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影響學習者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對七級認知策略目標描述為:
① 借助聯(lián)想建立相關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② 利用推理和歸納等邏輯手段分析和解決問題;
③ 總結所接觸語言材料中的語言規(guī)律并加以應用;
④ 在學習中,善于抓住重點,做好筆記,并能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和歸納;
⑤ 在聽和讀的過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測詞義或推測段落大意;
⑥ 在學習中借助圖表等非語言信息進行理解或表達。
在寫作教學中,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指導學生實現(xiàn)以上認知策略目標:
1. 關注典型句型并加以應用。任何文章都由句子組成,句子又由詞組和句型構成。英語句型數(shù)量有限,典型的句型更有限。如果熟練掌握典型句型,再伴有好詞組和合適的時態(tài),一篇文章就能順利完成。因此,我們的寫作訓練要從關注典型句型入手,先幫助學生弄懂五種基本句型,能辨別分析所給的句子。而后,讓他們模仿造句。把句型學習與造句練習有機地貫穿始終。除造句練習外,還可以加入拆分復合句,合并簡單句的練習,從而實現(xiàn)夯實句型基礎知識的目的。
有些文章的主題句、承轉句和結論句搭配能力很強,基本上可以用于各種話題作文中,在寫作訓練中應多總結一些多功能的句型。例如:
① 開頭句型:it goes without saying...
Eg: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success is the product of hard work.
② 承轉句型:there is no denying...
Eg: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more and more plastics will come into use in our daily life.
③ 結論句型:last but not least,...
Eg:Last but not least, we must thank our host for his hospitality.
2. 增加語言表達的多樣化與靈活性。高考書面表達評分標準“最高檔”要求:“應用了較多的語法結構或詞匯;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有少許錯誤,但為盡力使用較復雜結構或較高級詞匯所致;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币簿驼f,要想獲高分,就應在“正確”表達的基礎上實現(xiàn)語言表達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那么,怎樣增加語言表達的多樣化與靈活性呢?結合高考評分標準,以及對學生習作中的語句分析,筆者認為可以適當?shù)囟嘤靡恍┹^高級的詞匯或習語代替一些常見的單詞或詞語,以增加文采,豐富語句的表現(xiàn)力。為盡量避免過多重復使用某一單詞,必要時,應選擇使用其他恰當?shù)耐x詞來代替。如“l(fā)ike”可以用許多同義詞來代替:enjoy, prefer, be in favor of, be interested in等等。另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適當?shù)匕岩恍┏煞痔岬骄渥拥拈_頭,或者用一些倒裝句、強調句或感嘆句,為表達增添一點新意。
3. 善于歸納整理連接詞。連接詞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語義關系過渡的橋梁。有效使用語句間的連接成分,可使全文緊湊,層次清楚。文章因為有了連接詞,會變得更流暢,意思表達更準確。請看以下三個對比句。
例句1 :Tom saw a bird, The bird was wounded. He took the bird to the zoo. The workers in the zoo praised him. He arrived home late. He was happy.
例句2 :Tom saw a wounded bird, so he took the bird to the zoo. The workers in the zoo praised him. Though he arrived home late, he was happy.
例句3 :On the way home, Tom, our monitor, saw a wounded bird that seemed to be dying. Without the slightest hesitation, he took the bird to the zoo nearby as soon as possible. Having known what had happened, all the workers in the zoo praised Tom for his deep love for birds. Tom didn’t go home until the bird was saved and treated properly in the zoo. It was late when he arrived home, but he was happy indeed.
例句1表達顯得松散,意思不夠連貫。但如果我們適當?shù)靥砑雨P聯(lián)詞和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段,便可把這段話變得更加連貫;例句2的句子間承接就比例句1更自然、連貫,遠比單純的簡單句敘述更地道,貼切;例句3則更大膽地添加一些成分或關聯(lián)詞和過渡句,因而變成一段內容豐富的短文。
4. 借助各類作文模板,建立各類話題文庫。作文模板的核心是固定句型和連接詞,它的構成嚴謹、科學。學生只要牢記這些通用模板,便可通解百題,達到巧學活用的目的。作文模板的總體結構清晰明確,因而有效避免了學生因思路不明確而造成的作文層次不清,結構次序混亂的弊病。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建立各類作文文庫,進行仿寫練習。下面以圖表作文教學為例說明如何建立作文模板,以指導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仿寫練習:
(1) 圖表作文可以總結成以下寫作結構:
(2) 在進行圖表作文教學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總結出以下一些描述數(shù)據的表達句型:
——開頭句
Great changes have been taking place in ...(某方面) from...(時間) to...(時間).
In recent years, ...(某方面)has increased/ decreased greatly.
——過渡句
As we can see from the chart/ graph/ table/ diagram, we can find that...
From the table/chart/diagram/figure,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It is clear / apparent from the chart that...
——結束句
In a word, with the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of...will be ...
From the figures/ statistics above, we can conclude/ draw a conclusion that...
(3) 筆者在進行圖表作文仿寫訓練時,先展示2006年湖北高考卷這篇柱狀圖表作文。作文題如下:
受某英文報的委托,你最近對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做了一次調查。請根據以下信息,用英語為該報寫一篇100詞左右的短文。短文的標題及首句已為你寫好。
調查內容:在新聞、故事、科普、學習方法四種英文文章中,學生最喜歡哪一種
調查范圍:湖北省的10所中學
調查對象:高中生
調查人數(shù):1200
調查方式:訪談
調查結果:(見下圖)
Reading Interest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cent, a survey has been done to find out the reading interest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教師介紹寫作要領,師生共賞范文。接著,適時布置另一篇同類作文。作文題如下:
請根據下面的圖表寫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1. 圖示為1990年、1995年、2002年某校大學生使用計算機的情況,請描述其變化;
2. 請說明發(fā)生這些變化的原因(可從計算機的用途、價格或社會發(fā)展等方面加以說明);
3.你認為目前大學生在計算機使用中有什么困難或問題。
很明顯,通過模板介紹及循序漸進的仿寫練習,學生形成了一套結構清晰,脈絡分明的作文結構。這大大減輕了學生在作文結構安排、段落規(guī)劃上的應試壓力。而且,模板語言句式優(yōu)美,符合考試題型的需要。這樣,學生不必在語言的表達形式上煞費苦心。
英語寫作是一個體現(xiàn)綜合水平,尤其是展示表達能力的過程。只要教師能加強寫作基本功的訓練,并能開拓思維,采取創(chuàng)新式教學方式,持之以恒,使學生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這樣,在NMET書面表達題中就一定能獲取好成績。
(責編李美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