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南非世界杯上,裁判的各種錯判漏判層出不窮,以至于常常聽到央視解說員這樣描述受害一方主教練的反應先是狂怒不已,然后無奈搖頭,繼而怒極反笑,最后則是 笑而不語。
這樣的心路歷程我們再熟悉不過,尤其是最后那個表情,充滿想像力的中國同民們甚至為它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Made In China的英文單詞 smilence。
我們常能見識到這一神鬼莫測的表情,比方說某報發(fā)表文章《被圈定的“黑老大”到底有多黑?》,有同友回日“笑而不語”,某專家談《民主的中國經(jīng)驗》,解析中國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權利超速”和“民主失敗”,一片鼓噪聲中,依舊能夠瞥見有同友打醬油飄過,作“笑而不語”狀。
本該憤怒,卻無怒氣,可能是以下幾種狀況??鬃诱f,“人不知而不慍,”這是因為他有超絕的自信和君子的雅量,鳳姐是“人皆知而不慍”,那分明是自我認知發(fā)生了極大的偏差,而“笑而不語”者之所以不慍,我猜想是因為他們自認為早就了解社會現(xiàn)實的真相,洞徹有限人生的無聊,看穿世俗權力的愚蠢。
與“鋼七連”的口號“不拋棄不放棄”正相反,“笑而不語”者的信條是“不糾結(jié)不糾纏”,這其中不僅有世事洞明的心照不宣,更有人情練選的隱忍不發(fā)。
伏爾泰曾說“真正的喜劇,是一個國家的愚蠢和弱點的生動寫照。”有學者認為伏爾泰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腦子里想的是暴力與天真常常結(jié)對出現(xiàn)。換言之,暴力和天真其實是互為前提、因果相生的暴力催生天真,天真進一步助長暴力。
如果這個說法沒錯,那么幾年前的“艷照門”無疑算得上是一場“真正的喜劇”,因為它至少為我們留下了兩條最生動的時代注解一個是“很黃很暴力”,一個是“好傻好天真”。試造句如下中國股市很黃很暴力,小散們好傻好天真,中國足球很黃很暴力,球迷們好傻好天真,中國樓市很黃很暴力,房奴們好傻好天真
不過“笑而不語”者一定會拒絕對號八座,在他們看來,雖然上位者很黃很暴力,自己卻不傻不天真。何止不傻不天真,簡直是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然而他們沒想過,歷史往往不會為每個人的功過得失仔細打分,而是一股腦地進行打包處理。當年趙高指鹿為馬、晉惠帝睜著一雙無辜的大眼睛說“何不食肉糜”的時候,左右的臣民何嘗不是心存鄙夷卻又笑而不語?時至今日,指鹿為馬已成千古笑談,笑話里的主角卻不是趙高,而是趙高身邊那些唯唯諾諾笑而不語的人。
從“躲貓貓”“喝開水”“系鞋帶”“睡覺死”一直到“發(fā)狂死”,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集千古笑談之大成的時代,每天都在生產(chǎn)各種比行為藝術還具挑釁意味的語錄和軼事。我懷疑,終有一日,后人會像嘲笑晉惠帝一樣嘲笑我們,因為我們的笑而不語。
我當然不是在鼓吹憤怒,自2009年以來接連發(fā)生的各種暴力事件已經(jīng)充分證明了憤怒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情憤怒雖然可以最大程度地被共享,卻不會因此造就一個共同體,而只能造就一個暴民團體,憤怒不僅會摧毀一切秩序,而且最終將吞噬每一孤獨個體的靈魂。
不過,恰如歌德所言,憤怒就“像腌鯡魚,是不可能一放多少年的”,在龐大森嚴的社會控制力量面前,憤怒、仇視這些應激性的情感終難持久,繼之而來的第二反應就是充滿無力感的沮喪、無奈和泄氣。
相比之下,“笑而不語”倒是一條自我救贖的路徑。至少從表面上看,“笑而不語”者們有足夠的理由感到自豪,因為他們不僅戰(zhàn)勝了怒氣,贏得了快樂,而且還在相視一笑的默契中體會出智商和情商的雙重優(yōu)越感。
我想到了羅素。他在評述晚期希臘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基督教出世精神的心理準備開始于希臘化的時期,并且是與城邦的衰頹相聯(lián)系著的?!币驗樵谝粋€政治理想崩潰的世界里,受苦受難的人民并不會關心“如何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好國家”,而是孜孜以求“怎樣才能獲得幸?!保⑶?,這幸福的實現(xiàn)通常不在現(xiàn)世,而在彼岸。
幸運的是,“笑而不語”這個中國話語制連出的表情尚未成為“中國表情”,否則13億中國人全都長著一張拈花微笑的臉,那還真是件很穿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