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的優(yōu)劣是學習成敗的關鍵,要想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必須掌握科學的、高效的學習方法。
高中生物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其中的知識并不深奧,但是往往有許多學生因為學習方法不當,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是入不了門。在此簡單地談一點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chuàng)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jù)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見的幾種。
1. 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guī)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成為一種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
2. 比較和歸類的方法
比較和歸類互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過比較,認識生物的異同點之后,才好進行歸類;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進行歸類,才好進行比較。因此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3. 系統(tǒng)化和具體化的方法
系統(tǒng)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的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tǒng)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tǒng)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采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制圖表等方法,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tǒng)地整理。
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于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xiàn)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4. 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為前提、相輔相成的,在學習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在抽象中加以概括,概括中加以抽象,以達到對知識正確、深入地掌握。
二、具體做法
1. 首先要培養(yǎng)起對生物的濃厚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反復地看書
其他的理科或許看書還起不到特大的作用,唯有生物,是一定要看課本的,包括大字、小字、注釋等,要反復看,畫上不同的重點,比如主干知識、第一遍看了沒記住的、第二遍看了沒記住的、做題時提到的等。并且生物是理科中和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的。
2. 作對比
比如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酶合成調節(jié)和酶活性調節(jié)、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等。
3. 注意總結
學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總結,比如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各種育種方法等。
4. 流程圖和背誦結合
學生上課認真聽講,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生物過程教師講得很細致,這時可結合課本,在腦中反復想動態(tài)的畫面和流程,比如有絲和減數(shù)分裂、有氧呼吸三個過程等。
5. 有效做題
對于選擇題,每個選項都要弄明白,不懂要立刻查書,做錯了要立刻翻書尋找依據(jù),還不懂就畫出來問教師。大題一定先自己思考和寫,再對答案,力求表述標準。做了很多題后要注意梳理,把有用的題做上記號,考前再看。
(吉安市永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