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獨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漸增多,由于獨生子女的家庭與環(huán)境的優(yōu)越以及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不當,導致很多學生存在“驕”“嬌”二氣,他們普遍經不起挫折的打擊和勝利的掌聲,以至于影響以后人生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德育已成為當前學校教育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如何搞好德育滲透,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筆者對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已有了一定認識和思考,本文將結合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和教學實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和同人們共同探討。
一、體育教學進行德育的優(yōu)勢
體育活動中的很多活動都是在一定的規(guī)則、規(guī)定中進行的,具有嚴肅性、制約性、公正性的特征。它要求參加者必須嚴格遵守與服從規(guī)則,且人人平等。這對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講禮貌、重友誼、守信用、光明正大、熱愛集體、關心他人以及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等品質,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對于在運動中有畏難情緒的學生,體育教師只要積極地正面引導,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勝不驕、敗不餒,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精神;體育鍛煉運動大,一些體質較弱的學生常不愿參加,體育教師只有循循善誘,對學生耐心細致地進行思想教育,才能使他們樹立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體育教學大多在室外進行,使用教具面廣,在組織學生搬放、使用運動器材的過程中,能直觀而自然地進行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教育。體育與保健教學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教師可以通過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的創(chuàng)設,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就能在集體主義教育方面取得明顯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體育學科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因此,大家要充分認識到體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分量,改變光抓智育,忽視德育和體育的舊觀念。作為體育教師應想方設法從體育教學中發(fā)掘德育因素,因勢利導,培養(yǎng)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關心集體、朝氣蓬勃、勇敢頑強、艱苦奮斗等精神,進一步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程與教學的育人功能。
二、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和方法
1. 充分調動學生進行自我培養(yǎng)
體育教學同其他學科一樣,在教會學生每一個動作時,同樣包括感知、注意、記憶、興趣、思想、意志等心理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學習動機,激發(fā)求知欲,提高鍛煉的積極性。作為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科學有趣,多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加各項運動的訓練和競賽,同時鼓勵他們要有勇氣和膽量,敢于拼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既進行了體育鍛煉,又培養(yǎng)了良好思想品德的目的。
2. 教師教育和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
思想品德教育,教師灌輸是外因,學生自我教育是內因。在體育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必須把教師的灌輸同學生的自我教育結合起來。如果學生沒有客觀上的需求,離開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而進行灌輸,是收不到應有的效果的。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注意學生中存在的影響思想品德的心理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有兩種:一是不良習慣。學校體育是一個多因素系統(tǒng),體育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質量的高低,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既有內環(huán)境,也有外環(huán)境。如果這些因素中的某一方面偏離了教育的軌道,學生就會產生不良行為。久而久之,這種不良行為形成習慣,就很難克服了。所以,教師一旦發(fā)現不良苗頭,就要盡早克服,防止學生不良習慣的形成。要鼓勵學生積極配合,自覺改正,這樣,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奏效。二是錯誤認識。一些學生認為體育就是玩,何必費那么大的勁兒,這種認識也影響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對這類學生應多做思想工作,不斷提高其思想認識,把他們引導到正確軌道上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一個復雜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家認為:“興趣和愛好是活動的動力和興趣產生的基礎需要?!苯處熤挥性诮虒W中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經常、深入的誘導和灌輸,使學生明確各項鍛煉的目的和要求,才能調動學生自我培養(yǎng)的主動性、積極性,這樣才能把教師的灌輸和學生的自我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3. 針對不同思想表現進行形式多樣的教育
在體育活動中,學生表現出的思想行為常常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堅毅果斷、勇敢頑強,有的優(yōu)柔寡斷、謹小慎微;有的意志堅強、有耐心、韌性,有的缺乏耐性、韌性;有的有合作精神,有的獨斷專行;有的相互鼓勵,有的相互抱怨;有的不驕不躁,有的驕傲自滿。如果學校體育工作者,尤其是體育教師只管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和運動技能的提高,不去過問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來的種種思想行為,這既是對表現好的同學的一種漠視,又是對有錯誤思想學生的一種放縱。因此,體育教育工作者要針對學生不同的思想行為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形式多樣的教育,有時曉之以理,有時動之以情;有時普遍號召,有時個別談話;有時啟發(fā),有時批評;有時鼓勵,有時表揚;有時幾種方法綜合運用。實踐證明,針對不同的思想表現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4. 結合課堂常規(guī)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課堂常規(guī)教育是體育教學的要求,建立和貫徹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的過程也是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的教育過程。如在課的開始部分,我們常做一些隊列練習。在進行練習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要求:“大家做動作時要時刻想著集體,按照口令做到步調一致、精神抖擻。如果一個人的動作錯了,就會影響到整個班級的容貌、精神?!币驗橥ㄟ^這一要求,不僅能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尊章守紀的自覺性,而且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使學生做到動作整齊一致;同時既達到了體育課的要求,也使學生有一個嚴而有度的良好上課氛圍。
5. 結合學校的課余體育訓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學校的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成部分之一。學校組織的各種代表隊是由學校各類體育尖子組成的,做好這一部分學生的思想工作,對促進學校群體工作的開展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因為這些體育尖子在各自的班級中往往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的一舉一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班級中其他同學對體育的態(tài)度,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可以促進學校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為群體水平的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如田徑隊的幾個老運動員喜歡擺架子,欺侮小隊員,針對這類事情,可以給學生講國家優(yōu)秀田徑運動員的成才故事或看他們刻苦訓練、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錄像。這樣,能讓學生認識到友誼的珍貴,優(yōu)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集體的力量,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共同奮進、團結友愛的小集體,為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打下扎實的基礎。
當今世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政治的風云變幻,要求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不但要有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健康的體魄、過硬的技術本領,而且要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為祖國勇于獻身的進取精神。實踐證明,通過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理論與觀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遵守紀律、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尊重他人,誠實、公正、謙虛、有禮貌的高尚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自信心和拼搏進取的精神及頑強的意志品質;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豁達開朗的性格和不服輸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實施德育,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長期性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學工作者應從實際出發(fā),長期反復地把德育始終貫穿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適合現代化要求的身心健康、人格高尚、品學兼優(yōu)的復合型人才。
(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