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的教材是靜態(tài)呈現(xiàn),而教學過程則是動態(tài)的實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采用循循善誘、分解問題、化整為零、觸類旁通等方法,使學生通過思考得出結論,這才是新課改所追求的目標。以往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只注重教師的講授與灌輸,教師是主體,學生只是一個聽眾,參與度太少,學習效率過低,這樣的結果是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目瞪口呆或是昏昏欲睡。而高中數學新課改則強調了“以人為本”,提高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率。通過自己對新課程理念的領悟與實踐,為使學生在課堂上大有所獲,筆者就課改下高中數學的教學策略談點體會。
一、設計靈活的教學目標
每節(jié)課都要依據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要求來設計三維目標??煞謱釉O標、分層推進,以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fā)展為宗旨。教學目標在體現(xiàn)層次性的同時,還要注重拓展性和靈活性,全面揭示課程的知識點,要活用教材和開發(fā)教材,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要突出重點,透析難點,抓住關鍵,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設計目標,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較大的課堂收獲。
二、啟發(fā)誘導的教學過程
教材是靜態(tài)呈現(xiàn),教學過程則是動態(tài)實踐。教學中,要運用因勢利導的啟發(fā)誘導法,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把教學內容的結論不直接告訴學生,而采用循循善誘、分解問題、化整為零、觸類旁通等方法,經過學生的思考得出結論??傊軜蜾伮?,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最終解決問題。
三、學生學習反應的慎重對待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光要講授知識,而且還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 當學生對教師的某些講解露出迷惑神情時,教師應該意識到自己是不是講太深了,或是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這時,就不應該再繼續(xù)往下講,而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及時調整教學,并針對學生所有反映的情況及時修補,而不能死扣教案,不管學情,只管進度。
四、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用手勢、比喻、修辭、謎語、故事等手段配合教師生動的語言,將課堂組織得生動有趣。要在情景中誘導,在趣味中激發(fā),使課堂成為民主、和諧、討論交流、生動化的交流學堂。同時,在課堂中力求開拓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健康個性,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五、“木桶效應”的把握
所謂“木桶效應”,是將若干片長短不一的木片箍成一只木桶,其盛水量不是取決于最長的一塊,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教師教學的目的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不是僅僅為了幾個尖子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尖子生的同時,更應及時、因地制宜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鼓勵學困生,使他們增強信心,克服學習上的不良習慣,消除失敗感,并建立“學習互助組”,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熱情主動地幫助和影響他們,從而使每位學生都有較均衡的收獲。
六、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課堂氣氛應具有和諧性、恰當性、積極性、全面性和生命性。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使學生學有所獲,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得到充分的肯定與理解。如采用多種方式“看學生”: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看學生主動學習的時間;看學生的參與方式;看學生的表達;看學生的參與效率等。
總之,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提高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維和學習品質的主陣地。教師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理念,及時調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反饋信息做好補救工作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即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將會使每位學生在課堂上大有所獲,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ò睬鹗懈呖佳a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