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衍賓
作文在高考中幾乎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長期以來,寫作文對于學生來說是個老大難問題,有些學生一提筆就愁眉苦臉,腦子發(fā)空,覺得沒啥可寫。不少學生寫的作文,內(nèi)容貧乏空洞,廢話連篇。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很多,歸根到底是沒有解決作文“源”的問題,也就是說沒有讓學生深入生活。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關鍵在于學生要把寫作和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教師要引領學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作文素材。
一、布置日常寫作任務
(一)鼓勵學生觀察生活
教師要把引領學生深入生活作為作文教學的硬任務來抓,隨時教育學生深入生活,留心各種事物。為了不使學生深入生活流于形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寫觀察日記、隨筆等,定期檢查,評出最佳觀察日記或隨筆供大家欣賞。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麻雀”?!奥槿浮彪m小五臟俱全。觀察、解剖家庭這個“麻雀”,進而了解社會這個大家庭。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父母、兄弟姐妹的一舉一動,選取有意思的片段及時記錄下來。筆者有一名叫李小慶的學生,她通過對母親細心觀察,了解到母親勤儉和厚愛子女的性格特征,于是她以母親給自己買花頭巾為內(nèi)容,寫了一篇作文《母親的心》。這篇作文在第十二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榮獲全國二等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寫一份家譜,記載家庭的重大事件。
(二)預先布置作文題目
教師在正式寫作文的前幾天布置作文題目,并向?qū)W生簡要提出本次作文的寫作目的和寫作要求。這樣可以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做準備,對平時積累的材料進行篩選、組織,并能夠深入生活尋找作文素材。有一次,筆者預先布置了作文題“美與丑”,聞■同學在上學路上經(jīng)過集市時,看到兩個賣蘋果的個體戶對待顧客采取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于是,她細心觀察了這兩個個體戶的所作所為,回校后用對比的手法寫了一篇《美與丑》的作文,這篇作文后來獲得了全國中學生作品征文比賽佳作獎。
(三)對照課本中的作文訓練
新編語文課本每個單元后都安排了“作文訓練”?!白魑挠柧殹备鶕?jù)本單元教學要求設置,包括“作文范圍”“作文要求”“作文提示”“參考題目”等,為學生深入生活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范圍和具體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生活時,要注意結(jié)合課本中的作文訓練,減少訓練的盲目性。
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走訪周圍養(yǎng)雞、養(yǎng)鴨、養(yǎng)魚、栽種蔬菜、大棚黃瓜等專業(yè)戶,從中學習到養(yǎng)殖和種植的專業(yè)知識。走訪本地的英雄模范,向他們學習革命精神。定期為孤寡老人、殘疾人上門服務,體驗他們的特殊生活。利用寒假、暑假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diào)查,記錄家鄉(xiāng)的變化。組織夏令營活動,帶領學生游覽當?shù)氐拿麆俟袍E。前年暑假,筆者帶領學生到明月山游覽觀光,請導游講明月山的發(fā)展規(guī)劃,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
除了“走出去”,教師也可以采取“請進來”的方式,把本鎮(zhèn)的領導、先進人物、老干部、各種專業(yè)戶的代表、教師代表、學生家長代表請進學校,讓他們介紹本地的風士人情、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情況。要求學生在每一次活動中做到認真聽、詳細記,會后開展集中討論,并讓學生以文字的形式寫出心得體會。
三、組織學生參加作文競賽
青少年具有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競爭意識比較強。針對學生的這個特點,筆者經(jīng)常組織他們參加全國各地的各種作文競賽,調(diào)動學生深入生活和寫作的積極性。學生寫的作文有32篇被縣廣播站廣播,8篇被省以上報刊采用。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學生不可能通過幾天的訓練就能在正式的作文競賽中獲獎,功夫還需下在平時。要想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寫出比較好的作文,教師在平時就要通過各種形式強化學生的寫作練習和創(chuàng)作活動,比如組織文學社,定期舉辦作文競賽,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辦廣播、櫥窗和黑板報,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提高寫作水平。◆(作者單位:江西省萬載中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